一种进出水管的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07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进出水管的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进出水管的保护管, 特别是铜冷却壁进出水管的保护管。
背景技术
目前,高炉使用的铜冷却壁,在进出水管根部设置的保护短管,其一
端是直接点焊在壁体上,其直径约为DN150mm,其长度以铜冷却壁安装好后 保护短管的另一端距离炉壳内壁10mm为标准。该保护短管是不能伸到炉壳 之外。
在铜冷却壁安装时,炉壳与保护短管之间的lOmm间隙是釆用泡沫塑料 垫板或者橡胶垫圈等材料来填充。但这些材料容易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因 炉壳外焊接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如波纹管)时出现烧损,从而使该间隙 出现空洞。由于安装完铜冷却壁后,还需要在冷却壁和炉壳之间实施压灌 耐火材料,因此,这些空洞会造成耐火材料直接进入炉壳外安装的密封装 置(如波纹管)内,从而造成铜冷却壁的进出水管在密封箱内不能活动, 同时也使得波纹管吸收位移的性能失效。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会直接造成 铜冷却壁的进出水管因炉内温度波动产生的位移不能被波纹管吸收,其结 果是使铜冷却壁的进出水管与壁体焊接部位出现应力疲劳、发生断裂。这 种情况已经在我国个别高炉上发生,并危及该高炉的安全和长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状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冷却壁进出水管的保
护管,以消除上述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铜冷却壁进出水管 的安装上。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进出水管和安装波纹管的 短管组成,安装波纹管的短管焊接在进出水管上,进出水管焊接在铜冷却 壁的壁体上,在进出水管和安装波纹管的短管外设置保护钢管。在保护管 与铜冷却壁壁体之间采用连续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所安装的保护钢管同铜冷却壁的进出水管一起伸出炉壳外,在安装进 出水管的密封装置之前,可在炉壳外采用一个金属密封圈将炉壳的开孔完 全密封,该密封圈的内圈与保护钢管焊接,外圈与炉壳焊接。其后,再安 装进出水管的密封装置。这样确保了后续压灌耐火材料时,密封箱内不会 被耐火材料填充,以使炉壳外安装的波纹管能够起到有效的吸收位移的作 用。


附图l为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l为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附图中件l为进出水管,件2为安装波纹管的短管,件3为保护管, 件4为金属环,件5为短管,件6为铜冷却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l、 2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
一种铜冷却壁进出水管的保护管,由进出水管1和安装波纹管的短管2 组成,安装波纹管的短管2焊接在进出水管1上,进出水管l焊接在铜冷
却壁6的壁体上,在进出水管1和安装波纹管的短管2外设置保护钢管3。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所设置的保护钢管3 —端焊接在安装波纹 管的短管2上,另一端焊接一个金属环4,金属环4的外圈与短管5的一端 焊接,短管5的另一端直接焊接在铜冷却壁6的壁体上。保护短管5与铜 冷却壁6壁体之间采用连续焊接。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设置的保护钢管3—端经过扩口,直接焊 接在铜冷却壁6的壁体上,保护钢管3的另一端焊接在安装波纹管的短管2 上。保护钢管3与铜冷却壁6壁体之间采用连续焊接。
进出水管l可以是直管,也可以一端是带扩口的。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管在铜冷却壁安装时,给实施高炉内、外隔绝提供 条件,从而防止高炉灌浆可能造成的耐火材料进入波纹管的情况出现,以 使炉壳外安装的波纹管能够起到有效的吸收位移的作用。可广泛用于铜冷 却壁进出水管的安装上。
权利要求1.一种进出水管的保护管,由进出水管(1)和安装波纹管的短管(2)组成,其特征在于安装波纹管的短管(2)焊接在进出水管(1)上,进出水管(1)焊接在铜冷却壁(6)的壁体上,在进出水管(1)和安装波纹管的短管(2)外设置保护钢管(3)。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进出水管的保护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设 置的保护钢管(3) —端焊接在安装波纹管的短管(2)上,另一端焊接一 个金属环(4),金属环(4)的外圈与短管(5)的一端焊接,短管(5)的 另一端直接焊接在铜冷却壁(6)的壁体上。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进出水管的保护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设 置的保护钢管(3) —端经过扩口,直接焊接在铜冷却壁(6)的壁体上, 保护钢管(3)的另一端焊接在安装波纹管的短管(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进出水管的保护管,特别是铜冷却壁进出水管的保护管。本实用新型由进出水管和安装波纹管的短管组成,安装波纹管的短管焊接在进出水管上,进出水管焊接在铜冷却壁的壁体上,在进出水管和安装波纹管的短管外设置保护钢管。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管在铜冷却壁安装时,给实施高炉内、外隔绝提供条件,从而防止高炉灌浆可能造成的耐火材料进入波纹管的情况出现,以使炉壳外安装的波纹管能够起到有效的吸收位移的作用。可广泛用于铜冷却壁进出水管的安装上。
文档编号C21B7/10GK201065409SQ200720124368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0日
发明者张昭贵, 熊放鸣, 王建同, 凯 罗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