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283阅读:3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铜鼓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铜鼓模具。
背景技术
铜鼓是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民间的重乐器,以青铜为主配其他金属铸造 而成,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壮乡广西是我国主要的铜鼓之乡。民间 铸造铜鼓的模具,通常是用木头、石膏、泥巴做成,致使铸造铜鼓的工艺复杂, 铸造精度、光洁度不髙,散热效果差,铸造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而且不能重 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鼓模具,它不仅结构简单,铸 造精度髙,光洁度髙,模具冷却快,生产效率高,而且可重复使用。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铜鼓模具,包括底座、外简套、 鼓身模、内简套、鼓面模和模盖,圆盘底座纵向截面呈"凸"型,圆简状内简 套竖直安装连接在圆盘底座的中央,其筒身比鼓身模低,上端封口,鼓身模竖 直安装在以内简套为中心的"凸"型圆盘底座的凸台上,由至少两块扇形鼓身 模块对接围成,圆简状外简套竖直套接在"凸"型圆盘底座的凸肩上,其简身 比鼓身模髙,由至少两块扇形外模块连接围成,每一扇形外模块扇边径向设置 连接有隔板,模盖呈翻盖式,活动式连接在与底座相连的支架上,并与外简套 上端口相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简套套壁上开设有散热孔,以便在浇铸时能快速排气 冷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简套的扇形外模块上设置有连接扣,以便各扇形外模 块能够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盖中央由连接条连接成网状结构,以便型砂能够牢靠 粘合在模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操作使用容易方便。
2、 铸造精度及表面光洁度高。
3、 铸造生产效率髙。由于实用新型的内简套套壁上开设有散热孔,所以在 浇铸时能快速冷却,浇铸时间大为缩短。
4、 由于模具的各部件都可以用金属材料制成,所以实用新型的模具能够重 复使用。
附田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该铜鼓模具,包括金属底座l、外简套2、鼓身模5、内简套8、 鼓面模9和模盖12,圆盘底座l纵向截面呈"凸"型,架设在其底部的支架14 上,其中央开设有一通孔,是浇铸时的散热出口,圆简状的内筒套8竖直安装 连接在圆盘底座1的中央,其筒身比鼓身模5低,上端封口且开设有一通孔, 便于手握操作,内简套套壁上均匀分布开设有散热孔10,浇铸时能通过散热孔 快速散热冷却,鼓身模5竖直安装在以内筒套8为中心的"凸"型圆盘底座1 的凸台上,由两块完全一样的扇形鼓身模块6对接围成,这样冲砂后非常容易 拆开,圆简状的外筒套2竖直套接在"凸"型圆盘底座l的凸肩上,其筒身比 鼓身模5髙,由四块完全一样的扇形外模块7连接围成,每一扇形外模块7扇 边径向设置连接有隔板ll,以便冲砂时分隔,每一扇形外模块7上设置有相互 连接的螺栓连接扣4,便于拼装和拆卸,每一扇形外模块7外壁上还设置安装有 把手3,用于搬动和安装,模盖12呈翻盖式,活页式连接在与底座相连的支架 14上,并与外简套2上端口相配接,其中央由连接条连接成网状结构,便于冲 砂时型砂能够牢靠粘合在模盖12上,模盖12的外壁上还设置安装有把手13, 便于翻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铜鼓模具浇铸铜鼓的工作原理如图l所示,将底座l以 及连接底座1和模盖12的支架14平放在地面上,然后将内简套8竖直安装连接在
圆盘底座l的中央,由两块鼓身模块6对接围成的鼓身模5竖直安装在以内筒套8 为中心的"凸,,型圆盘底座l的凸台上,然后将四块扇形外模块7连接围成的外 简套2竖直套接在"凸"型圆盘底座l的凸肩上,并用螺栓连接扣4将各扇形外模 块7连接安装好,往鼓身模5内、外由内筒套8和外简套2围成的空隙冲填型砂, 当型砂冲填满至鼓身模5端口,将鼓面模9正对平放在鼓身模5端口,盖上模盖12,
并往模盖12内冲填型砂,在冲填型砂时,在四个方位预留有浇铸孔,浇铸孔经 模盖12、外简套2与鼓身模5围成的型砂到鼓身模5上端侧壁。型砂全部冲好后, 翻起模盖12,拆开外简套2,取出鼓面模9和鼓身模5,填补好外简套2上型砂内 壁、模盖12底面型砂,并在模盖12底面型砂、外筒套2型砂内壁上压制各种铜鼓 花紋图案,并再次安装上外简套2及模盖12,从模盖12上的浇铸孔同时往内注入 铜水,直到注满为止。待浇铸冷却后,翻起模盖12,拆开外简套2,即可取出浇 铸好的铜鼓,完成一次铜鼓浇铸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铜鼓模具,包括底座(1)、外筒套(2)、鼓身模(5)、内筒套(8)、鼓面模(9)和模盖(12),其特征在于圆盘底座(1)纵向截面呈“凸”型,圆筒状的内筒套(8)竖直安装连接在圆盘底座(1)的中央,其筒身比鼓身模(5)低,上端封口,鼓身模(5)竖直安装在以内筒套(8)为中心的“凸”型圆盘底座(1)的凸台上,由至少两块扇形鼓身模块(6)对接围成,圆筒状的外筒套(2)竖直套接在“凸”型圆盘底座(1)的凸肩上,其筒身比鼓身模(5)高,由至少两块扇形外模块(7)连接围成,每一扇形外模块(7)扇边径向设置连接有隔板(11),模盖(12)呈翻盖式,活动式连接在与底座(1)相连的支架(14)上,并与外筒套(2)上端口相配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鼓模具,其特征在于内简套(8)套壁上开设 有散热孔(10)。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铜鼓模具,其特征在于外简套的扇形外模块(7) 上设置有连接扣(4)。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铜鼓模具,其特征在于模盖(12)中央由连接条 连接成网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鼓模具,包括底座、外筒套、鼓身模、内筒套、鼓面模和模盖,圆盘底座纵向截面呈“凸”型,圆筒状内筒套竖直安装连接在圆盘底座的中央,其筒高比鼓身模稍低,上端封口,鼓身模竖直安装在以内筒套为中心的“凸”型圆盘底座的凸台上,由至少两块扇形鼓身模块对接围成,圆筒状外筒套竖直套接在“凸”型圆盘底座的凸肩上,其筒高比鼓身模稍高,由至少两块扇形外模块连接围成,每一扇形外模块扇边径向设置连接有隔板,模盖呈翻盖式,活动式连接在与底座相连的支架上,并与外筒套上端口相配。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铸造精度高,光洁度高,模具冷却快,生产效率高,而且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B22C9/24GK201064818SQ20072015346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9日
发明者韦启初, 韦启参 申请人:韦启初;韦启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