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20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是对喷丸机结构的改进,尤其是对喷丸室 结构、双层工作台、坐标运动结构、供风供丸循环装置的结构的改进, 是用于飞机结构件喷丸强化的设备,尤其是用于结构形状复杂、间距 过于狭窄处喷丸强化。
背景技术
目前的喷丸机均是普通直管式的喷嘴,喷嘴相对被喷 结构表面只能做平行移动,不适应结构形状复杂构件的喷丸,喷嘴不 能自由旋转以及喷嘴直径较大不适合结构件间距过于狭窄处以及内 孔壁的喷丸强化的需要,如果采用多机配合喷丸,因为没有独立的喷 丸室,会造成喷丸现场弹丸散射、弹丸中粉尘污染空气和地面,弹丸 混入杂质后不准使用,无法回收并易滑倒伤人,喷丸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结构形状复杂,构 件间距狭窄及内孔壁的喷丸强化的喷丸机;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通过 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喷丸机,包括喷丸室结构、工作台、电器控制 操纵台、除尘接口、坐标运动结构、供风供丸循环装置、弹丸提升机 构,工作台安装在喷丸室结构的导轨上,电器控制操纵台、除尘装置、 坐标运动结构、供风供丸循环装置、弹丸提升机构安装在喷丸室结构 上,其特征在于喷丸室结构由外壳、锥形壳体、壳体支架、弹丸回收 管、Y轴导轨、照明装置、观察窗、双开门组成,锥形壳体、弹丸回 收管与壳体支架安装成一体装在外壳内,Y轴导轨安装在外壳内锥形 壳体上面,照明装置、观察窗安装在外壳的一侧壁上,双开门安装在另一铡壁上,外壳上顶壁上制出通孔;工作台制成双层工作台是由Y 轴减速电机、支座、齿轮、齿条、Y轴移动滑块、Y轴工作台、X轴 减速电机、X轴承座、X轴丝杠、X轴丝母、X轴导轨、X轴导轨滑 块、X轴工作台、键箍、上支座、定位封胶导柱组成,Y轴减速电机 经支座安装在喷丸室结构的外壳上,齿轮安装在Y轴减速电机轴上, 齿条、Y轴移动滑块安装在Y轴工作台下面,将Y轴工作台安放在 Y轴导轨上,齿轮、齿条啮合,将X轴承座安装在Y轴工作台上, 将X轴丝母装在X轴丝杠上,将X轴丝杠安装在X轴承座上,将X 轴导轨滑块安放在X轴导轨上,将X轴导轨安装在Y轴工作台上, X轴减速电机经上支座安装在Y轴工作台上,并经键箍与X轴丝杠 连接,将定位封胶导柱安装在X轴工作台上;坐标运动结构由Y1轴 坐标结构、Z轴坐标结构、C轴坐标结构、密封滚筒、喷头结构组成; Yl轴坐标结构由Yl轴减速电机、轴承支架、键箍、电机支座、支 承护板、Yl轴丝杠、丝杠螺母、螺母支座、连接支承座、导轨、滑 动导块、导块支座、导轨固定支座组成,将支承护板两个安装在喷丸 室结构的外壳上,在一个支承护板内安装螺母支座,在另一个支座护 板内安装导块支座,将滑动导块安装在导轨上,将导轨经导轨固定支 座安装在支承护板内,滑动导块与导块支座配合,将丝杠螺母安装在 Yl轴丝杠上,将Yl轴丝杠经轴承支座、支座安装在支承护板上, 丝杠螺母与螺母支座配合,Yl轴减速电机经电机支座安装在支承护 板上,经键箍与Y1轴丝杠连接,丝杠螺母、导轨滑块分别安装在连 接支承座上;Z轴坐标结构由Z轴减速电机、电机机座、键箍、轴承支座、丝杠防尘支架、z轴底座、圆柱导轨、滑块、轴承、z轴丝杠、 z轴丝杠螺母、螺母连接板组成,z轴底座、丝杠防尘支架、轴承支
座构成框架安装在Y1轴坐标结构中的连接支承座上,Z轴丝杠、两 个圆柱导轨上、下端分别安装在Z轴底座、轴承支座上,滑块装在圆 柱导轨上,Z轴丝杠螺母装在Z轴丝杠上,Z轴丝杠螺母、滑块与螺
母连接板连接,轴承安装在z轴丝杠上并装在轴承支座、z轴底座上, z轴减速电机经电机支座与轴承支座连接,z轴减速电机经键箍与z
轴丝杠连接;C轴坐标结构由C轴减速电机、C轴电机机座、轴承、 键箍、升降杆、升降滑套、C轴电机连接板组成,升降滑套安装在Z 轴底座上,C轴电机连接板安装在Z轴坐标结构中的螺母连接板上, C轴电机支座装在C轴电机连接板上,轴承装在C轴电机机座上, 升降杆装在轴承、升降滑套中,C轴减速电机装在C轴电机机座上经 键箍与升降杆连接;密封滚筒由支架、胶板滑动槽、滚轴、运动胶板、 加强条、弹簧、胶板巻筒组成,将胶板滑动槽、支架分别装在Y1轴 坐标结构中的支承护板上,滚轴装在支架上,将弹簧装在滚轴上,将 胶板巻筒装在滚轴上,弹簧两端分别插装在滚轴与胶板巻筒上,加强 条装在运动胶板上,在运动胶板上制出通孔,将运动胶板缠绕在胶板 巻筒上;喷头结构由A轴减速电机、电机支座、电机轴、从动齿轮 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件壳体、B轴电机、B轴主动齿轮、 B轴从动齿轮、连接紧固螺母、带接头紧固螺母、轴承套、轴承、喷 嘴组成,将电机支座安装在C轴坐标结构中的升降杆上,将A轴减 速电机装在电机支座上并将电机轴插装在升降杆内,主动齿轮装在电机轴上,从动齿轮装在从动齿轮轴上,从动齿轮轴装在升降杆上,连
接件壳体固定在从动齿轮上,B轴电机装在连接件壳体内,B轴主动 齿轮装在B轴电机轴上,轴承套两端装轴承,轴承孔内装通管轴, 轴一端制有螺纹,并将轴承套装在连接件壳体内,壳体一端安装带接 头紧固螺母,通管轴轴制有螺纹一端安装B轴从动齿轮、连接紧固 螺母、喷嘴;供风供丸循环装置由弹丸储备箱、弹丸限流插板、法兰 连接件、溢料管、弹储箱上传感器、弹储箱下传感器、弹丸气动开关、 胶管、上压力罐、下压力罐、上压力罐限位传感器、弹丸上限位传感 器、弹丸下限位传感器、报警传感器、弹丸电子流量计量器、输送弹 丸高压胶管、供风高压胶管、上压力罐顶帽、下压力罐顶帽、上压力 罐电磁阀、下压力罐电磁阀、压力开关、电子压力调节器、供风电磁 阀、空气过滤器组成,在弹丸储备箱上端安装溢料管、弹储箱上传感 器,在弹丸储备箱下端安装弹储箱下传感器,弹丸储备箱底端安装法 兰连接件,弹丸限流插板安装在法兰连接件中,在法兰连接件下面安 装弹丸气动开关,内装胶管,弹丸气动开关出口与上压力罐连接,上 压力罐出口与下压力罐连接,上压力罐上安装上压力罐限位传感器, 下压力罐上部安装弹丸上限位传感器,在下压力罐下部安装弹丸下限 位传感器、报警传感器,下压力罐出口与弹丸电子流量计量器连接, 弹丸电子流量计量器出口与输送弹丸高压胶管、供风高压胶管连接, 上压力罐顶帽、下压力罐顶帽分别安装在弹丸气动开关、下压力罐出 口处经管路分别与上压力罐电磁阀、下压力罐电磁阀连接,上压力罐 电磁阀、下压力罐电磁阀与压力开关连接,压力开关经管路并与供风高压胶管分别与电子压力调节器连接,电子压力调节器分别与供风电 磁阀连接,供风电磁阀与空气过滤器连接,输送弹丸高压胶管与喷头 结构中的带接头紧固螺母连接,溢料管下端与喷丸室结构中的锥形壳 体连接。
本发明创造的优点由工作台台制成双层工作台,具有可移动的 Y轴和X轴,将被喷丸的构件安放在工作台上,可移到喷丸室内, 根据需要再作X轴方向移动,减少坐标运动结构的复杂程度;由在 坐标运动结构中采用了 Yl轴、Z轴、C轴结构,可以带动喷头结构 沿Y1轴方向移动,沿Z轴上、下移动,C轴旋转可带动喷头结构旋 转,A轴减速电机转动带动喷头结构沿从动齿轮轴转动,满足多角度 的需要,能适应结构形状复杂、构件间距狭窄处喷丸的需要,当更换 特殊喷嘴后,特殊喷嘴在B轴电机旋转带动下旋转,满足孔内壁表 面喷丸的需要;由于在坐标运动结构中安装了运动胶板,挡住了弹丸 散射,避免了弹丸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弹丸的损失,降低了喷丸的成 本,避免了人员的跌伤;供风供丸循环装置可使弹丸产生自动循环, 双压力自动转换,提供给喷嘴出口两种压力强度值,喷嘴自动完成喷 丸强化程序,提高了喷丸机制使用效率;


图l是喷丸机结构示意图2是图1中的坐标运动结构与喷头结构结构示意图3是图2的俯视图4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5是图1中的供风供丸循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A处(喷头结构)放大图; 图7是图6中的喷嘴转成垂直状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的B—B剖视图9是图1中的双层工作台(含喷丸室结构部分构件)结构示意
图10是图9A向(不含喷丸室结构部分构件)示意图; 图11是喷嘴中的普通喷嘴与连接紧固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喷嘴中的特殊喷嘴与连接紧固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用特殊喷嘴喷构件中耳片外立面表面的示意图; 图14是用特殊喷嘴喷构件中耳片侧壁表面的示意图; 图15、图16、图17是用特殊喷嘴喷结构间距狭窄的表面示意图; 图18示意喷完左边耳片内孔表面后喷嘴旋转至右边再喷右边耳 片内孔表面。
图1至图12中Ol.喷丸室结构02.双层工作台03.电器控制 操纵台 04.除尘接口 05.坐标运动结构 06.供风供丸循环装置 07.弹丸提升机构1.弹丸储备箱2.弹丸限流插板3.弹丸气动开 关4,Z轴减速电机5.C轴减速电机6.89.圆柱导轨7.升降杆8. Z轴丝杠9.丝杠防尘支架11. Yl轴丝杠12.胶板巻筒13.照 明装置14.操纵台支架16.外壳17.观察窗18.电机支座19. 特殊喷嘴20.喷头结构21.壳体支架22.弹丸回收管23.通管 轴24.锥形壳体25.Y轴导轨26.Y轴减速电机27.齿轮28.X轴导轨29.齿条30.X轴减速电机31.X轴承座32.X轴丝杠 33. X轴丝母34. Y轴移动滑块35. Y轴工作台36. X轴工作台 37.双开门 38.Yl轴减速电机39.105.轴承支座40.导轨41.丝 杠螺母 42.连接支承座 43.输送弹丸高压胶管 44.提丸料斗 45弹储箱下传感器46..弹储箱上传感器47.提升机减速电机48. 压力开关49.上压力罐50.下压力罐51.供风高压胶管52.报 警传感器53.弹丸电子流量计量器54.弹丸下限位传感器55. 弹丸上限位传感器56.下压力罐顶帽 57.下压力罐电磁阀 58. 上压力罐限位传感器59.上压力罐电磁阀60上压力罐顶帽61. 胶管62..法兰连接件63.64.供风电磁阀65.66.电子压力调节 器67.空气过滤器68. A轴减速电机69.主动齿轮70从动齿 轮71.电机轴72.从动齿轮轴73.连接件壳体74. B轴电机 75.轴承76.轴承套77. B轴主动齿轮78. B轴从动齿轮79. 连接紧固螺母80.带接头紧固螺母81.运动胶板82.支座83. 支承护板84.螺母支座85.上支座86.滑动导块87.支架螺栓 88. Z轴丝杠螺母卯.93.轴承91 .X轴导轨滑块92.滑块94. 键箍95.螺母连接板96.C轴电机连接板97.轴承98.升降滑 套99.齿轮固定螺丝100.弹簧101.胶板滑动槽102.加强条 103. C轴电机机座 104.导轨固定支座 106.滚轴 107.支架 108. Z轴底座 109.电机机座 IIO.固定螺栓 111.导块支座 112.113.116.键箍 114.溢料管 115.普通喷嘴 117.电机支座 118.轴承支座119.定位封胶导柱具体实现方式喷丸机,包括喷丸室结构、工作台、电器控制操 纵台、除尘接口、坐标运动结构、供风供丸循环装置、弹丸提升机构, 工作台安装在喷丸室结构的导轨上,电器控制操纵台、除尘装置、坐 标运动结构、供风供丸循环装置、弹丸提升机构安装在喷丸室结构上, 其特征在于喷丸室结构由外壳16、锥形壳体24、壳体支架21、弹丸 回收管22、 Y轴导轨25、照明装置13、观察窗17、双开门37组成, 锥形壳体、弹丸回收管与壳体支架安装成一体装在外壳内,Y轴导轨 安装在外壳内锥形壳体上面,照明装置、观察窗安装在外壳的一侧壁 上,双开门安装在另一铡壁上,外壳上顶壁上制出通孔。喷丸室结构 具备有自主收集弹丸功能,弹丸提升机构提升弹丸连续循环,工件送 入喷丸室后关上双开门,双开门下边与Y轴导轨接触,构成密封式 喷丸;工作台制成双层工作台是由Y轴减速电机26、支座82、齿轮 27、齿条29、 Y轴移动滑块34、 Y轴工作台35、 X轴减速电机30、 X轴承座31、 X轴丝杠32、 X轴丝母33、 X轴导轨28、 X轴导轨滑 块91、X轴工作台36、键箍94、上支座85、定位封胶导柱119组成, Y轴减速电机经支座安装在喷丸室结构的外壳上,齿轮安装在Y轴 减速电机轴上,齿条、Y轴移动滑块安装在Y轴工作台下面,将Y 轴工作台安放在Y轴导轨上,齿轮、齿条啮合,将X轴承座安装在 Y轴工作台上,将X轴丝母装在X轴丝杠上,将X轴丝杠安装在X 轴承座上,将X轴导轨滑块安放在X轴导轨上,将X轴导轨安装在 Y轴工作台上,X轴减速电机经上支座安装在Y轴工作台上,并经 键箍与X轴丝杠连接,将定位封胶导柱安装在X轴工作台上,X轴工作台、Y轴工作台制成方框格结构使弹丸漏出,防止堆积,Y轴运 送工件进入喷丸室,X轴补充顶部坐标不足;坐标运动结构由Y1轴 坐标结构、Z轴坐标结构、C轴坐标结构、密封滚筒、喷头结构组成; Yl轴坐标结构由Yl轴减速电机38、键箍116、轴承支座39、 105、 电机支座117、支承护板83、 Yl轴丝杠ll、丝杠螺母41、螺母支座 84、连接支承座42、导轨40、滑动导块86、导块支座111、导轨固 定支座104组成,将支承护板两个安装在喷丸室结构的外壳上,在一 个支承护板内安装螺母支座,在另一个支座护板内安装导块支座,将 滑动导块安装在导轨上,将导轨经导轨固定支座安装在支承护板内, 滑动导块与导块支座配合,将丝杠螺母安装在Yl轴丝杠上,将Yl 轴丝杠经轴承支座安装在支承护板上,丝杠螺母与螺母支座配合, Yl轴减速电机经电机支座安装在支承护板上,经键箍与Yl轴丝杠 连接,丝杠螺母、导轨滑块分别安装在连接支承座上。Yl轴乘载Z 轴和C轴沿Y1轴方向移动;Z轴坐标结构由Z轴减速电机4、电机 机座109、键箍112、轴承支座118、丝杠防尘支架9、 Z轴底座108、 圆柱导轨6、 89、滑块92、轴承卯、93、 Z轴丝杠8、 Z轴丝杠螺母 88、螺母连接板95组成,Z轴底座、丝杠防尘支架、轴承支座构成 框架安装在Yl轴坐标结构中的连接支承座上,用支架螺栓固定,Z 轴丝杠、两个圆柱导轨上、下端分别安装在Z轴底座、轴承支座上, 滑块装在圆柱导轨上,Z轴丝杠螺母装在Z轴丝杠上,Z轴丝杠螺母、 滑块与螺母连接板连接,轴承安装在Z轴丝杠上并装在轴承支座、Z 轴底座上,Z轴减速电机经电机支座与轴承支座连接,Z轴减速电机经键箍与Z轴丝杠连接;C轴坐标结构由C轴减速电机5、 C轴电机 机座103、轴承97、键箍113、升降杆7、升降滑套98、 C轴电机连 接板96组成,升降滑套安装在Z轴底座上,C轴电机连接板安装在 Z轴坐标结构中的螺母连接板上,用固定螺栓连接,C轴电机支座装 在C轴电机连接板上,轴承装在C轴轴承座上,升降杆装在轴承、 升降滑套中,C轴减速电机装在C轴电机机座上经键箍与升降杆连 接。Z轴带动C轴上升或下降,C轴转动带动喷嘴结构旋转;密封滚 筒由支架107、胶板滑动槽101、滚轴106、运动胶板81、加强条102、 弹簧100、胶板巻筒12组成,将胶板滑动槽、支架分别装在Yl轴坐 标结构中的支承护板上,滚轴装在支架上,将弹簧装在滚轴上,将胶 板巻筒装在滚轴上,弹簧两端分别插装在滚轴与胶板巻筒上,加强条 装在运动胶板上,在运动胶板上制出通 L,将运动胶板缠绕在胶板巻 筒上。密封滚筒能防止弹丸泄漏,防止弹丸对环境的污染,也避免了 人员滑倒;喷头结构由A轴减速电机68、电机支座18、电机轴71、 从动齿轮轴72、主动齿轮69、从动齿轮70、连接件壳体73、 B轴 电机74、 B轴主动齿轮77、 B轴从动齿轮78、齿轮固定螺丝99连 接紧固螺母79、带接头紧固螺母80、轴承套76、通管轴23轴承75、 特殊喷嘴19、普通喷嘴115组成,将电机支座安装在C轴坐标结构 中的升降杆上,将A轴减速电机装在电机支座上并将电机轴插装在 升降杆内,主动齿轮装在电机轴上,从动齿轮装在从动齿轮轴上,从 动齿轮轴装在升降杆上,连接件壳体固定在从动齿轮上,B轴电机装 在连接件壳体内,B轴主动齿轮装在B轴电机轴上,用螺丝固定,轴承套两端装轴承,轴承孔内装通管轴,轴一端制有螺纹,并将轴承套 装在连接件壳体内,壳体一端外留螺纹接口安装带接头紧固螺母,通
管轴制有螺纹一端安装B轴从动齿轮、连接紧固螺母、喷嘴。喷头 可独立转0至90度如图7所示,喷嘴还可以连续自转,普通喷嘴、 特殊喷嘴可以互换,提高和扩大了喷丸机的使用范围;供风供丸循环 装置由弹丸储备箱l、弹丸限流插板2、法兰连接件62、溢料管114、 弹储箱上传感器46、弹储箱下传感器45、弹丸气动开关3、胶管61、 上压力罐49、下压力罐50、上压力罐限位传感器58、弹丸上限位传 感器55、弹丸下限位传感器54、报警传感器52、弹丸电子流量计量 器53、输送弹丸高压胶管43、供风高压胶管51、上压力罐顶帽60、 下压力罐顶帽56、上压力罐电磁阀59、下压力罐电磁阀57、压力开 关48、电子压力调节器65、 66、供风电磁阀63、 64、空气过滤器67 组成,在弹丸储备箱上端安装溢料管、弹储箱上传感器、,在弹丸储备 箱下端安装弹储箱下传感器,弹丸储备箱底端安装法兰连接件,弹丸 限流插板安装在法兰连接件中,在法兰连接件下面安装弹丸气动开 关,内装胶管,弹丸气动开关出口与上压力罐连接,上压力罐出口与 下压力罐连接,上压力罐上安装上压力罐限位传感器,下压力罐上部 安装弹丸上限位传感器,在下压力罐下部安装弹丸下限位传感器、报 警传感器,下压力罐出口与弹丸电子流量计量器连接,弹丸电子流量 计量器出口与输送弹丸高压胶管、供风高压胶管连接,上压力罐顶帽、 下压力罐顶帽分别安装在弹丸气动开关、下压力罐出口处经管路分别 与上压力罐电磁阀、下压力罐电磁阀连接,上压力罐电磁阀、下压力罐电磁阀与压力开关连接,压力开关经管路并与供风高压胶管分别与 电子压力调节器连接,电子压力调节器分别与供风电磁阀、压力表连 接,供风电磁阀与空气过滤器连接,输送弹丸高压胶管与喷头结构中 的带接头紧固螺母连接,溢料管下端与喷丸室结构中的锥形壳体连 接。供风供丸循环装置自动循环程序下压力罐无弹丸时报警传感器 自动报警,当弹丸界面低于弹丸下限位传感器时,下压力罐电磁阀自 动关闭,下压力罐顶帽自动降落,弹丸流进下压力罐,弹丸界面达到 弹丸上限位传感器时,下压力罐电磁阀自动打开,下压力罐顶帽上升, 罐口封死,上压力罐电磁阀自动关闭,上压力罐中的上压力罐顶帽自 动降落,弹丸流进,弹丸界面达到上压力罐限位传感器时,上压力罐 电磁阀打开,上压力罐顶帽上升,罐口封死,同时弹丸气动开关关闭。 当上压力罐电磁阀被关闭同时,弹丸气动开关同时开启,弹丸储备箱 中的弹丸进入上压力罐,弹丸界面达到上压力罐限位传感器时,上压 力罐电磁阀开起,上压力罐顶帽上升,罐口封死,弹丸气动开关关闭。 进入下一次循环。当弹丸储备箱中的弹丸界面低于弹储箱下传感器 时,弹丸提升机构开使运行,弹丸界面达到弹储箱上传感器时,弹丸 提升机构停止运行。调整弹丸限流插板或调整弹丸提升机构中的电机 转数,使弹丸提升机构与弹丸储备箱中的弹丸流量同步连续运行,多 余弹丸从弹丸储备箱中从溢料管流进喷丸室结构中的锥形壳体内,进 入下一次循环。上述程序均由所输入电器控制操纵台中的程序指导完 成。供风供丸循环装置可使弹丸产生自动循环,双压力自动转换,提 供给喷嘴出口两种压力强度值,喷嘴自动完成喷丸强化程序,较大幅度的扩大了强化之范围,提高了喷丸机的使用效率。
除尘接口安装在喷丸室外结构中的外壳顶部上。弹丸提升机构 包括提升机减速电机和提丸料斗,弹丸提升机构下部与喷丸室结构中 的弹丸回收管连接,上部与供风供丸循环装置中的弹丸储备箱连接。 电器控制操纵台经操纵台支架安装在喷丸室结构中的外壳上。喷嘴工 作时需要大量的弹丸由输送弹丸高压胶管连续供给,调整弹丸电子流 量计量器,喷嘴出口得到稳定的弹丸流量,在稳定的压力下可获得稳 定的标准弧高值。
喷丸机工作程序例如喷工件耳片内孔表面,如图18所示 校合程序后,启动喷丸机电源,外接除尘器工作,排除粉尘,照明灯 点亮,弹丸提升机构开始循环,双层工作台开始沿Y轴移动输送工 件自动进入喷丸室结构内,校合喷嘴起始点位置,模拟试验运行过程, 各方位自动进入进给状态。合格后关闭双开门,在密封工作状态下对 工件的两侧耳片内孔用校合后的参数进行喷丸,启动程序自动按钮, 此时安装的特殊喷嘴沿B轴自动连续旋转,不断喷射弹丸,由Y1轴 减速电机带动Z轴、C轴组合坐标沿Y1轴移动,喷嘴进入工件左侧 耳片内孔进行喷丸,喷丸结束后喷嘴自动退出左侧内孔,喷嘴退回 到起始点,重新调整方位。在旋转范围0—270度的C轴减速电机旋 转带动下,将喷嘴方位转换180度,喷嘴沿Y1轴移动,再对工件右 侧耳片内孔进行喷丸,结束后,喷嘴退回起始点,沿Z轴升起,打开 双开门,启动Y轴减速电机,双层工作台带动工件移出喷丸室结构。 例如喷工件耳片侧面,如图14所示,校合后,双层工作台重新进入喷丸室结构,喷嘴进入起始点,z轴带动c轴进入起始点,能转动
0^90度的A轴减速电机将喷头结构转成90度,成垂直方位,由X 轴减速电机带动双层工作台横向进给,Z轴减速电机依次上升或下降 同时执行对耳片侧面喷丸进给。该侧面喷完后,再从新由下而上,由 Yl轴减速电机带动,进入两个耳片中间缝隙执行双面喷丸进给。沿 X轴执行前后方位喷丸进给,沿Z轴执行上下喷丸进给,完成该面喷 丸后,Yl轴减速电机带动Z、 C轴进入耳片左侧,由下而上执行上 述喷丸进给动作,完成侧面喷丸工作。喷嘴退出喷丸区,重新调整喷 嘴方位,如图13所示,由下至上在沿Yl轴纵向方位执行左右立面 进给,沿Y1轴每完成一次进给,沿Z轴依次完成对立面喷丸动作, 同时在耳片顶部沿X轴依次进给,完成耳片顶部弧形过渡。再由相 对面底部开始,沿Y1轴执行左右进给,沿Z轴依次上升,弧形过渡, 沿X轴完成喷丸进给。Z轴自动上升退出喷丸区,重新调整喷嘴方位, 沿C轴平转90度,进入如图16所示耳片夹缝中间底部,喷平面部 位,由X轴执行喷丸进给,喷完后上升退出喷丸区,结束该工件左 侧局部的喷丸过程。沿C轴转180度,进入右端耳片侧面喷丸方位, 依次完成该工件右端的喷丸过程,工件全部喷丸结束X轴自动回到 起始点,升起,打开双开门,启动Y轴按钮,双层工作台自动退出 喷丸室结构。
权利要求
1. 喷丸机,包括喷丸室结构、工作台、电器控制操纵台、除尘接口、坐标运动结构、供风供丸循环装置、弹丸提升机构,工作台安装在喷丸室结构的导轨上,电器控制操纵台、除尘装置、坐标运动结构、供风供丸循环装置、弹丸提升机构安装在喷丸室结构上,其特征在于喷丸室结构由外壳、锥形壳体、壳体支架、弹丸回收管、Y轴导轨、照明装置、观察窗、双开门组成,锥形壳体、弹丸回收管与壳体支架安装成一体装在外壳内,Y轴导轨安装在外壳内锥形壳体上面,照明装置、观察窗安装在外壳的一侧壁上,双开门安装在另一铡壁上,外壳上顶壁上制出通孔;工作台制成双层工作台是由Y轴减速电机、支座、齿轮、齿条、Y轴移动滑块、Y轴工作台、X轴减速电机、X轴承座、X轴丝杠、X轴丝母、X轴导轨、X轴导轨滑块、X轴工作台、键箍、上支座、定位封胶导柱组成,Y轴减速电机经支座安装在喷丸室结构的外壳上,齿轮安装在Y轴减速电机轴上,齿条、Y轴移动滑块安装在Y轴工作台下面,将Y轴工作台安放在Y轴导轨上,齿轮、齿条啮合,将X轴承座安装在Y轴工作台上,将X轴丝母装在X轴丝杠上,将X轴丝杠安装在X轴承座上,将X轴导轨滑块安放在X轴导轨上,将X轴导轨安装在Y轴工作台上,X轴减速电机经上支座安装在Y轴工作台上,并经键箍与X轴丝杠连接,将定位封胶导柱安装在X轴工作台上;坐标运动结构由Y1轴坐标结构、Z轴坐标结构、C轴坐标结构、密封滚筒、喷头结构组成;Y1轴坐标结构由Y1轴减速电机、键箍、轴承支座、电机支座、支承护板、Y1轴丝杠、丝杠螺母、螺母支座、连接支承座、导轨、滑动导块、导块支座、导轨固定支座组成,将支承护板两个安装在喷丸室结构的外壳上,在一个支承护板内安装螺母支座,在另一个支座护板内安装导块支座,将滑动导块安装在导轨上,将导轨经导轨固定支座安装在支承护板内,滑动导块与导块支座配合,将丝杠螺母安装在Y1轴丝杠上,将Y1轴丝杠经轴承支座安装在支承护板上,丝杠螺母与螺母支座配合,Y1轴减速电机经电机支座安装在支承护板上,经键箍与Y1轴丝杠连接,丝杠螺母、导轨滑块分别安装在连接支承座上;Z轴坐标结构由Z轴减速电机、电机机座、键箍、轴承支座、丝杠防尘支架、Z轴底座、圆柱导轨、滑块、轴承、Z轴丝杠、Z轴丝杠螺母、螺母连接板组成,Z轴底座、丝杠防尘支架、轴承支座构成框架安装在Y1轴坐标结构中的连接支承座上,Z轴丝杠、两个圆柱导轨上、下端分别安装在Z轴底座、轴承支座上,滑块装在圆柱导轨上,Z轴丝杠螺母装在Z轴丝杠上,Z轴丝杠螺母、滑块与螺母连接板连接,轴承安装在Z轴丝杠上并装在轴承支座、Z轴底座上,Z轴减速电机经电机支座与轴承支座连接,Z轴减速电机经键箍与Z轴丝杠连接;C轴坐标结构由C轴减速电机、C轴电机机座、轴承、键箍、升降杆、升降滑套、C轴电机连接板组成,升降滑套安装在Z轴底座上,C轴电机连接板安装在Z轴坐标结构中的螺母连接板上,C轴电机支座装在C轴电机连接板上,轴承装在C轴电机机座上,升降杆装在轴承、升降滑套中,C轴减速电机装在C轴电机机座上经键箍与升降杆连接;密封滚筒由支架、胶板滑动槽、滚轴、运动胶板、加强条、弹簧、胶板卷筒组成,将胶板滑动槽、支架分别装在Y1轴坐标结构中的支承护板上,滚轴装在支架上,将弹簧装在滚轴上,将胶板卷筒装在滚轴上,弹簧两端分别插装在滚轴与胶板卷筒上,加强条装在运动胶板上,在运动胶板上制出通孔,将运动胶板缠绕在胶板卷筒上;喷头结构由A轴减速电机、电机支座、电机轴、从动齿轮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件壳体、B轴电机、B轴主动齿轮、B轴从动齿轮、连接紧固螺母、带接头紧固螺母、轴承套、轴承、喷嘴组成,将电机支座安装在C轴坐标结构中的升降杆上,将A轴减速电机装在电机支座上并将电机轴插装在升降杆内,主动齿轮装在电机轴上,从动齿轮装在从动齿轮轴上,从动齿轮轴装在升降杆上,连接件壳体固定在从动齿轮上,B轴电机装在连接件壳体内,B轴主动齿轮装在B轴电机轴上,轴承套两端装轴承,轴承孔内装通管轴,轴一端制有螺纹,并将轴承套装在连接件壳体内,壳体一端安装带接头紧固螺母,通管轴有螺纹一端安装B轴从动齿轮、连接紧固螺母、喷嘴;供风供丸循环装置由弹丸储备箱、弹丸限流插板、法兰连接件、溢料管、弹储箱上传感器、弹储箱下传感器、弹丸气动开关、胶管、上压力罐、下压力罐、上压力罐限位传感器、弹丸上限位传感器、弹丸下限位传感器、报警传感器、弹丸电子流量计量器、输送弹丸高压胶管、供风高压胶管、上压力罐顶帽、下压力罐顶帽、上压力罐电磁阀、下压力罐电磁阀、压力开关、电子压力调节器、供风电磁阀、空气过滤器组成,在弹丸储备箱上端安装溢料管、弹储箱上传感器,在弹丸储备箱下端安装弹储箱下传感器,弹丸储备箱底端安装法兰连接件,弹丸限流插板安装在法兰连接件中,在法兰连接件下面安装弹丸气动开关,内装胶管,弹丸气动开关出口与上压力罐连接,上压力罐出口与下压力罐连接,上压力罐上安装上压力罐限位传感器,下压力罐上部安装弹丸上限位传感器,在下压力罐下部安装弹丸下限位传感器、报警传感器,下压力罐出口与弹丸电子流量计量器连接,弹丸电子流量计量器出口与输送弹丸高压胶管、供风高压胶管连接,上压力罐顶帽、下压力罐顶帽分别安装在弹丸气动开关、下压力罐出口处经管路分别与上压力罐电磁阀、下压力罐电磁阀连接,上压力罐电磁阀、下压力罐电磁阀与压力开关连接,压力开关经管路并与供风高压胶管分别与电子压力调节器连接,电子压力调节器分别与供风电磁阀连接,供风电磁阀与空气过滤器连接,输送弹丸高压胶管与喷头结构中的带接头紧固螺母连接,溢料管下端与喷丸室结构中的锥形壳体连接。
全文摘要
喷丸机,工作台安装在喷丸室结构的导轨上,电器控制操纵台、除尘装置、坐标运动结构、供风供丸循环装置、弹丸提升机构安装在喷丸室结构上,工作台制成双层工作台,由Y轴工作台与X轴工作台上下安装,坐标运动结构由Y1轴、Z轴、C轴、喷头结构及密封滚筒构成,Y1轴结构装密封滚筒及Z轴结构,Z轴结构装C轴结构,C轴下端装喷头结构,喷头结构由A、B轴结构组成,供风供丸循环装置主要由弹丸储备箱、弹丸限流插板上、下传感器、弹丸气动开关、上、下压力罐、报警传感器、弹丸电子流量计量器、上、下压力罐顶帽、上、下压力罐电磁阀、电子压力调节器、供风电磁阀组成;优点在密封状态下喷丸,适应结构形状复杂,构件间距狭窄及内孔壁喷丸。
文档编号B24C3/02GK101288946SQ200810011680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4日
发明者姜文敏 申请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