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三大件烧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672阅读:9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铸三大件烧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碳质(复合锆碳质)连铸三大件烧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三大件是连铸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具有保护浇注、控制钢流、促进 夹杂物上浮、保证结晶器流场、改善铸坯质量等重要作用。烧成工艺是连铸 三大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烧成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变形、 氧化、材料结合差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断裂。
现有的连铸三大件烧成装置是把在整个窑体均布烧嘴,罐底火道与罐侧 火道是连通的,并在烧成罐中加入焦碳将产品埋实。这种烧成方法缺点是能 源消耗量大,为保证窑内烧成气氛,大量热量被直接排空,同时窑内温度控 制难度大,窑内各关键测温点温度不能很准确的保持一致,罐内罐外温差大, 烧成废品率高,操作难度大,装出窑效率低、对保持产品的稳定性相当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在烧成罐中加入焦碳将产品埋 实且能较好控制烧成温度的连铸三大件的烧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烧成装置,包括墙体、烧成罐、火道、PLC控制系统的烧嘴、 测温装置、排烟装置。放置在墙体7内的四个烧成罐4与墙体7的底部形成 罐底火道3,烧成罐4之间的空隙形成罐侧火道8,罐底火道3和罐侧火道8 不连通,开口方向与罐侧火道8热循环方向一致;在墙体7前后两面正对罐 底火道3的位置各有一个罐底烧嘴1、 6,左右两侧面各有四个垂直方向均布 的罐侧烧嘴2、5,罐底火道烧嘴1、6比罐侧烧嘴2、5的最下面一个低为0. 5m 1.5m。在每个烧成罐4的顶部中心位置均开有一个的排烟孔,可根据不同产 品调节开口大小,开口大小在100平方腿2 200 mm2,在墙体7的顶部中心 位置设有与换热器连通的排烟装置。在罐侧火道8下侧开有罐底排烟口,开
3口方向与窑侧火道热循环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烧成装置改变了传统烧成装置的烧嘴和罐体火道的设计,无 需在烧成罐中加入焦碳将产品埋实,装置内的温控采用目前较先进的脉冲式 温控模式,产品装填方式的转换与此种温控模式相配合,装置内各关键测温
点的温度误差保持在2"c以内,罐内罐外温差控制在icrc以内,采用此装置
烧成,基本无废品,产品性能非常稳定,基本消除了烧成工序废品率高,操 作难度大,装出效率低、产品稳定性差等不利因素。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烧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烧成装置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烧成装置的具体操作方式为
① 将连铸三大件产品按一定规则放入全密封的金属烧成罐4中。
② 将罐上盖盖好,并用填料密封好。 (D根据不同产品将罐体排烟孔打开至适合的开度。
④ 调整好罐底火道3。
⑤ 调整好罐侧火道8。
⑥ 预设好PLC需要运行的温控曲线,根据温控曲线预设好PLC脉冲周期、 排烟参数等。
⑦ 启动烧成系统,密封烧成装置。
⑧ 脉冲装置根据PLC指令运行,确保窑内的温度按预设好的曲线运行, 整个烧成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⑨ 排烟装置根据PLC预设的参数运行,确保窑内压力控制准确平稳。
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三大件烧成装置,包括墙体、烧成罐、火道、PLC控制系统的烧嘴、测温装置、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置在墙体(7)内的四个烧成罐(4)与墙体(7)的底部形成罐底火道(3),烧成罐(4)之间的空隙形成罐侧火道(8),罐底火道(3)和罐侧火道(8)不连通;在墙体(7)前后两面正对罐底火道(3)的位置各有一个罐底烧嘴(1)、(6),左右两侧面各有四个垂直方向均布的罐侧烧嘴(2)、(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三大件烧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罐底 火道(3)开口方向与罐侧火道(8)热循环方向一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三大件烧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 烧成罐(4)的顶部中心位置均开有一个可调的排烟孔,开口大小为lt)0nim2 200咖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三大#烧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罐底 火道烧嘴(1)、 (6)比罐侧烧嘴(2)、 (5)的最下面一个低为0. 5m 1. 5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三大件烧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罐 侧火道(8)下侧开有罐底排烟口;开口方向与窑侧火道热循环方向一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三大件烧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墙 体(7)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与换热器连通的排烟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碳质(复合锆碳质)连铸三大件烧成装置。现有的连铸三大件烧成装置是把在整个窑体均布烧嘴,罐底火道与罐侧火道是连通的,并在烧成罐中加入焦碳将产品埋实,其缺点是能源消耗量大、不易保持保持产品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烧成装置,包括墙体、烧成罐、火道、PLC控制系统的烧嘴、测温装置、排烟装置。放置在墙体内的四个烧成罐与墙体的底部形成罐底火道,烧成罐之间的空隙形成罐侧火道,罐底火道和罐侧火道不连通;在墙体前后两面正对罐底火道的位置各有一个罐底烧嘴,左右两侧面各有四个垂直方向均布的罐侧烧嘴。采用此种烧成装置烧成,无需在烧成罐中加入焦碳将产品埋实,能源消耗量小,温度控制容易,产品废品率低。
文档编号B22D11/14GK201346613SQ20092014280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9日
发明者围 周, 夏发业, 彭程林 申请人:马鞍山市益江高温陶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