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退炉出口氮气密封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25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退炉出口氮气密封管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连退炉出口氮气密封管路。
背景技术
冷轧硅钢厂的连续退火机组分为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和强制冷却段,由于 连退炉内温度高,故要求炉内密封性好,目前。一般采用在连退炉的出口设置氮气密封 室的方法,防止空气进入连退炉内造成带钢在高温条件下氧化。炉内的压力是出口压力 大于入口压力,炉内气体由出口向入口逐渐流动和燃烧,最终由出口排烟风机把废气排 入大气中。而出口密封氮气喷吹管路仅设置在带钢正上方和正下方,带钢边部和炉体边 部之间没有喷吹装置,这样在炉压出口高于入口和密封辊存在转动间隙的情况下,炉体 边部很容易出现低压的空间漩涡,导致空气被卷入炉内,造成带钢被高温氧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的连 退炉出口氮气密封管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退炉出口氮气密封管路,包括进气主管、密封氮气主管、氮气喷吹支管 和边部喷气管,进气主管与密封氮气主管连接,密封氮气主管沿其长度方向上排列设置 有氮气喷吹支管;氮气喷吹支管一端与密封氮气主管连通,一端与连退炉炉体内部空间 相通;密封氮气主管两端分别设有边部喷气管;边部喷气管一端与氮气主管连通,一端 与连退炉炉体内部空间相通。所述的氮气喷吹支管分别与密封氮气主管和连退炉炉体垂直连接。所述的边部喷气管分别与密封氮气主管和连退炉炉体垂直连接。所述的边部喷气管与炉体侧壁之间的距离L为30 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退火炉炉体边部设有边部喷气管,避免炉体边部出现低压空间, 抑制空气进入高温炉内,防止带钢被高温氧化,从而减少了废品量,提高了企业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连退炉出口氮气密封管路,如图1所示,包括进气主管1、密封氮气主管 2、氮气喷吹支管3和边部喷气管4,进气主管1与密封氮气主管2连接,密封氮气主管2 沿其长度方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氮气喷吹支管3 ;氮气喷吹支管3 —端与密封氮气主管2 连通,一端与连退炉炉体5内部空间相通;氮气喷吹支管3分别与密封氮气主管2和连退炉炉体5垂直连接。密封氮气主管2两端分别设有边部喷气管4 ;边部喷气管4 一端与 氮气主管连通,一端与连退炉炉体5内部空间相通。边部喷气管4分别与密封氮气主管 2和连退炉炉体5垂直连接。边部喷气管4与炉体5侧壁之间的距离L为30 50mm。
权利要求1.一种连退炉出口氮气密封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主管、密封氮气主管、氮 气喷吹支管和边部喷气管,进气主管与密封氮气主管连接,密封氮气主管沿其长度方向 上排列设置有氮气喷吹支管;氮气喷吹支管一端与密封氮气主管连通,一端与连退炉炉 体内部空间相通;密封氮气主管两端分别设有边部喷气管;边部喷气管一端与氮气主管 连通,一端与连退炉炉体内部空间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退炉出口氮气密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气喷 吹支管分别与密封氮气主管和连退炉炉体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退炉出口氮气密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部喷 气管分别与密封氮气主管和连退炉炉体垂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连退炉出口氮气密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 部喷气管与炉体侧壁之间的距离L为30 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退炉出口氮气密封管路,包括进气主管、密封氮气主管、氮气喷吹支管和边部喷气管,进气主管与密封氮气主管连接,密封氮气主管沿其长度方向上排列设置有氮气喷吹支管;氮气喷吹支管一端与密封氮气主管连通,一端与连退炉炉体内部空间相通;密封氮气主管两端分别设有边部喷气管;边部喷气管一端与氮气主管连通,一端与连退炉炉体内部空间相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有效的抑制了高温炉内的空气进入量,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企业效益。
文档编号C21D9/56GK201793668SQ2010205344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9日
发明者李坚, 杨俊林, 陈德金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