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843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合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以良好的耐蚀性,耐高温性,高强韧性,外观精美以及优良的加工成型性等特点,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壳体产品等方面。手机壳体主要采用不锈钢冷轧薄带。按照生产工艺,不锈钢冷轧薄带可分为下述三类1.传统方法传统的不锈钢带的生产工艺是由连铸、热轧和冷轧工序完成。一半般传统的连铸工艺中铸坯的厚度是200mm。不锈钢的热轧生产工艺有连续式热轧带钢轧机和现代炉卷轧机两种。这两种生产工艺在粗轧机以前是相同的。钢坯的断面尺寸多为 (180-200mm)* (1050-2550) mm。钢坯在步进梁式加热炉加热。出炉钢坯经过高压水除磷后在带有立辊的四辊可逆式粗轧机进行5 7道次往复轧制,轧制到30-50mm,送入精轧机组或炉卷轧机,轧制到成品厚度,完成带钢的热轧生产过程。不锈钢冷轧带钢的生产工艺是主要是在热轧带钢连续退火酸洗机组上进行软化和去除氧化铁皮处理。然后进行冷轧,冷轧后的带钢在冷轧带钢连续退火酸洗机组进行再结晶软化退火和酸洗;成品冷轧带钢经平整机组改善板形,经纵切(钢卷交货)或横切(单张板交货)机组,完成冷轧带钢的生产。2.薄板坯连铸连轧方法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连铸的铸坯是 (50 90mm),由于铸坯薄,热轧机组不需要粗轧机(若坯厚50mm),或只需要1台粗轧机轧制一个道次(坯厚70 90mm)。而传统工艺中粗轧机要反复轧几个道次才能将铸坯减薄至需要的规格。另外传统工艺中铸坯要经过冷却后加热再进粗轧机,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重铸坯不经冷却直接轧制,因此热轧机组前的加热炉只需要补温。因此该工艺比上述传统工艺大大缩短了流程,降低了能耗。节省了能源。3.薄带连铸技术该生产工艺的主要特点就是钢水通过一对内部具有循环冷却作用的结晶辊,经过凝固和轻微轧制后直接浇注出1 5mm厚的铸带,铸带经过一道次在线热轧(或无热轧)可以直接生产出热轧卷,因此薄带连铸连轧工艺可以大大简化生产工艺、 缩短生产周期、明显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与传统工艺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相比,薄带连铸的主要特点是凝固速度快,快速凝固后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对薄带连铸连轧的后续冷轧和热处理轧制的工艺和流程有与传统工艺或薄板坯工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薄带连铸技术成为近年来各国冶金行业研究开发的热点。在薄带连铸生产中,由于结晶辊的激冷作用,合金也在远离热力学平衡的条件下凝固,这种非平衡凝固使本来是奥氏体单相的不锈钢成分出现了 S铁素体。这是薄带连铸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问题之一。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铁素体将使热加工时裂纹倾向加剧,同时还导致耐点蚀性下降。常用的减少铁素体量的方法是提高M/Cr当量比,这样就要增加 Ni的量,使成本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减少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铁素体含量是奥氏体不锈钢薄带连铸工艺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所述不锈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下列组份C 0. 06-0. 08%, Cr 14. 5-16. 5%, Ni 11. 0-13. 0%, Mn 1. 4-1. 8%, Si 0. 3-1. 0%, Mo 0. 5-0. 8 %, W 0. 3-0. 6 %, Ti 0. 2-0. 6 %, Sn 0. 05-0. 08 % ;Al 0. 010-0. 060 %, N 0. 05-0. 20%, P ^ 0. 03%, S ^ 0. 005%, 0 ^ 0. 0050% ;余量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上述成分冶炼,并连铸形成3-5mm铸带,卷取;2)对铸带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980-1030°C,固溶时间15-20min ;3)然后进行酸洗,再进行冷轧,冷轧的压下率25-35% ;4)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920-950°C,退火时间为10-15min,再一次冷轧,重复该步骤4) 一到两次,直至轧至成品厚度0. 4-0. 6mm ;5)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920-950°C,退火时间为3-8min,再酸洗、 平整、纵切成成品卷。本发明的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上述成分基于下述理由设计通过添加适量的Mo、W和Ti来稳定碳化化物,使其不析出,从而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抛光性能。通过添加适量的Sn元素来抑制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的析出。通过添加微量的Al并控制氧含量来减少夹杂物。氮和碳是强奥氏体形成元素,增加碳氮含量不仅可以降低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铁素体含量,增加奥氏体不锈钢的稳定性,还可以固溶奥氏体相中来提高强度和硬度。但过量的碳和氮元素的增加又会使碳氮化物析出,从而影响材料的抛光性。本发明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对不锈钢的合金设计,特别是添加Mo、W、Ti、Sn、Al五种合金元素, 解决了抑制碳化物析出、铁素体析出和减少夹杂物的作用,从而提高薄带的综合性能。2.采用薄带连铸工艺,使得连铸直接形成的带坯的厚度达到3_5mm,省略了热轧相关工艺,流程短,节省成本,同时针对所设计的合金成分,优化了固溶、冷轧和退火的工艺参数,使得铁素体含量仅为0. 15-0. 20%,有利地保证了所述不锈钢薄带达到预计性能指标。3.本发明的不锈钢薄带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680_700MPa,延伸率 50-55% 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一种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所述不锈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下列组份C 0. 06%,Cr 16. 5%, Ni 11. 0%,Μη 1. 8%, Si 0. 3%, Mo 0. 8%, W 0. 3%, Ti 0. 6%, Sn 0. 05% ;Al 0. 060%, N 0. 05%, P 彡 0. 03%, S 彡 0. 005%, 0 彡 0. 0050% ;余量为 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上述成分冶炼,并连铸形成3mm铸带,卷取;2)对铸带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980°C,固溶时间20min ;3)然后进行酸洗,再进行冷轧,冷轧的压下率25% ;4)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920°C,退火时间为15min,再一次冷轧,重复该步骤4) 一到两次,直至轧至成品厚度0. 4-0. 6mm ;5)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920°C,退火时间为8min,再酸洗、平整、纵切成成品卷。实施例二一种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所述不锈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下列组份C 0.08%,Cr 14. 5%,Ni 13. 0%,Μη 1.4%,Si 1.0%,Mo 0. 5%, W 0. 6%, Ti 0.2%, Sn 0. 08% ;Al 0. 010%, N 0. 20%, P 彡 0. 03%, S 彡 0. 005%, 0 彡 0. 0050% ;余量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上述成分冶炼,并连铸形成5mm铸带,卷取;2)对铸带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1030°C,固溶时间15min ;3)然后进行酸洗,再进行冷轧,冷轧的压下率35% ;4)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950°C,退火时间为lOmin,再一次冷轧,重复该步骤4) 一到两次,直至轧至成品厚度0. 4-0. 6mm ;5)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950°C,退火时间为3min,再酸洗、平整、纵切成成品卷。实施例三一种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所述不锈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下列组份C 0.07%,Cr 15. 5%, Ni 12%, Mn 1. 6%, Si 0. 7%, Mo 0. 65%, W 0. 45%, Ti 0. 4%, Sn 0. 065% ;Al 0. 04%, N 0. 15%, P 彡 0. 03%, S 彡 0. 005%, O 彡 0. 0050% ;余量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上述成分冶炼,并连铸形成4mm铸带,卷取;2)对铸带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1000°C,固溶时间18min ;3)然后进行酸洗,再进行冷轧,冷轧的压下率30% ;4)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935°C,退火时间为12min,再一次冷轧,重复该步骤4) 一到两次,直至轧至成品厚度0. 4-0. 6mm ;5)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935°C,退火时间为5min,再酸洗、平整、纵切成成品卷。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 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下列组份C 0. 06-0. 08 %, Cr 14. 5-16. 5 %, Ni 11. 0-13. 0 %, Mn 1.4-1.8%, Si 0.3-1.0 %, Mo 0.5-0.8 %, W 0.3-0.6 %, Ti 0.2-0.6 %, Sn 0.05-0.08 % ;Al 0. 010-0. 060%, N 0. 05-0. 20%, P^O. 03%, S^O. 005%, 0^ 0. 0050% ;余量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上述成分冶炼,并连铸形成3-5mm铸带,卷取;2)对铸带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980-1030°C,固溶时间15-20min;3)然后进行酸洗,再进行冷轧,冷轧的压下率25-35%;4)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920-950°C,退火时间为10-15min,再一次冷轧,重复该步骤4) 一到两次,直至轧至成品厚度0. 4-0. 6mm ;5)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920-950°C,退火时间为3-8min,再酸洗、平整、 纵切成成品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下列组份C 0. 07%, Cr 15. 5%, Ni 12%, Mn 1.6%,Si 0.7%, Mo 0. 65%, W 0. 45%, Ti 0. 4%, Sn 0. 065 % ;Al 0. 04%, N 0. 15%, P ^ 0. 03%, S ^ 0.005%,0 ^ 0. 0050% ;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上述成分冶炼,并连铸形成4mm铸带,卷取;2)对铸带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1000°C,固溶时间18min;3)然后进行酸洗,再进行冷轧,冷轧的压下率30%;4)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935°C,退火时间为12min,再一次冷轧,重复该步骤4) 一到两次,直至轧至成品厚度0. 4-0. 6mm ;5)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935°C,退火时间为5min,再酸洗、平整、纵切成成品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壳体用不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不锈钢的合金设计,特别是添加Mo、W、Ti、Sn、Al五种合金元素,解决了抑制碳化物析出、铁素体析出和减少夹杂物的作用。采用薄带连铸工艺,使得连铸直接形成的带坯的厚度达到3-5mm,省略了热轧相关工艺,流程短,节省成本,同时针对所设计的合金成分,优化了固溶、冷轧和退火的工艺参数,使得铁素体含量仅为0.15-0.20%,有利地保证了所述不锈钢薄带达到预计性能指标。本发明的不锈钢薄带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680-700MPa,延伸率50-55%。
文档编号C22C38/50GK102352470SQ201110341939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濮晓芳 申请人:永鑫精密材料(无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