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铸钢用钢包围砖的砌筑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498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续铸钢用钢包围砖的砌筑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炼钢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连续铸钢用钢包围砖的砌筑工艺。
背景技术
钢包是转炉出钢承接钢水的关键容器,钢包底部围砖由于需承受钢水较强的搅拌力和冲刷力,同钢包其他部位相比较,工作环境恶劣。钢包围砖主要用于保护钢包工作层下渣线部位,防止其侵蚀严重,造成钢包提前下线影响生产;并能有效保护底工作层与壁工作层的接触面,防止该部位钻钢,起到保护钢包包底的作用。钢包围砖的砌筑工艺一般都采用钢包围砖平砌几层,围砖弧口与弧尾对接的湿砌方式。由于围砖现行砌筑方式的制约,围砖的使用寿命较短,且为确保品种钢的产品质量,围砖及底工作层取消用刚玉自流浇注料垫底,导致围砖的平均使用寿命只有十几次,无法与钢包小修同步,较大的影响了钢包的周转及耐材用量,制约了钢厂品种钢产能发挥,提高了吨钢成本。由于围砖上部及周围没有垫底料的挤压,钢包在RH精炼过程中,受到真空管抽吸循环钢水抽力作用,会将钢包底部的围砖吸出,造成包底没有围砖,容易产生钢包底部漏钢事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危及连铸正常生产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连续铸钢用钢包围砖的砌筑工艺,该工艺可以提高围砖寿命,缩短砌筑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并且钢包在经过RH精炼时围砖不掉,满足现场生产的需要。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续铸钢用钢包围砖的砌筑工艺,它采用围砖立式沿壁砖按干砌的方式砌筑,围砖的横截面为梯形;底砖与围砖间填充刚玉自流料使底砖的高低砖间铺平,壁砖与围砖的间隙也填充刚玉自流料至围砖高度;所述沿壁砖干砌的围砖为一层。所述干砌完成后需要养生4小时后在开始烘烤。本发明围砖之间不用半凝固的耐火泥料连接,采用干砌方式,最大限度缩小了围砖与壁砖、底砖间的间隙,围砖固定效果很好,不容易掉出。并且,刚玉自流料的填充使围砖固定更好,更加不易掉出。同时,采用横截面为梯形的围砖,可以使围砖与小修同步,提高围砖寿命。另外,沿壁砖干砌的围砖由原来的三层改为一层,既可以达到强度,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砌筑时间。


图1为现有技术的围砖砖型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钢包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钢包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围砖砖型示意图5为本发明的围砖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钢包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钢包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1.围砖、2.壁砖、3.底砖、4.刚玉自流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现有的围砖采用围砖弧口和弧尾对接的湿砌方式砌筑,并且围砖沿壁砖2铺砌三层。如图4-7所示,本发明的围砖1横截面为梯形,围砖1采用立式沿壁砖2的干砌方式砌筑一层。这样不仅能够起到保护钢包的作用,而且降低劳动强度,节省砌筑时间。采用围砖1立式干式砌筑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减小围砖间、围砖与底砖间、围砖与壁砖间的间隙,使围砖不易掉落。并且,围砖ι与底砖3的高低砖之间填充刚玉自流料4至底砖3的高砖高度。另外,围砖1另一侧与壁砖2的缝隙间也填充了刚玉自流料4至围砖高度。这样可以保护底工作层与壁工作层的接触面,防止钻钢、漏钢。本发明效果好,改造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连续铸钢用钢包围砖的砌筑工艺,它采用围砖立式沿壁砖按干砌的方式砌筑, 围砖的横截面为梯形;底砖与围砖间填充刚玉自流料使底砖的高低砖间铺平,壁砖与围砖的间隙也填充刚玉自流料至围砖高度;所述沿壁砖干砌的围砖为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续铸钢用钢包围砖的砌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砌完成后需要养生4小时后在开始烘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铸钢用钢包围砖的砌筑工艺,它采用围砖立式沿壁砖按干砌的方式砌筑,围砖的横截面为梯形;底砖与围砖间填充刚玉自流料使底砖的高低砖间铺平,壁砖与围砖的间隙也填充刚玉自流料至围砖高度;所述沿壁砖干砌的围砖为一层。本发明围砖之间不用半凝固的耐火泥料连接,采用干砌方式,最大限度缩小了围砖与壁砖、底砖间的间隙,围砖固定效果很好,不容易掉出。并且,刚玉自流料的填充使围砖固定更好,更加不易掉出。同时,采用横截面为梯形的围砖,可以使围砖与小修同步,提高围砖寿命。另外,沿壁砖干砌的围砖由原来的三层改为一层,既可以达到强度,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砌筑时间。
文档编号B22D41/00GK102500752SQ20111035427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于海双, 白静, 罗伟文, 赵忠福, 陈勇均, 陈迪庆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