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线双齿高炉开铁口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53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共线双齿高炉开铁口钻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冶金高炉为打开高炉铁口与钻机相配套使用的共线双齿高炉开铁口钻头。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为打开冶金高炉铁口而设计或制造的高炉开铁口钻头种类很多,如ZL20052005^15. 2 “高炉开铁口钻头”、ZL200620049872. 8 “一种长效冶金高炉开铁口钻头”及ZL200820211156.4 “自冷式高炉出铁口钻头”等,它们以不同的结构与形状特征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总的不足是①制造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②风口易被堵塞,导致使用寿命短;③更换频繁,影响现场作业,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加工成本、制造工艺简单、风口不易被堵塞及提高使用寿命的共线双齿高炉开铁口钻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共线双齿高炉开铁口钻头,在钻体顶端的第一径向线位置上装配有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与第一径向线成α 角的第二径向线于钻体上加工有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在第一排屑槽上加工有与钻体内径连通的前通风口,在第二排屑槽上加工有与钻体内腔连通的后通风口。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共线双齿高炉开铁口钻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效果在于①加工工艺简单易行。先在钻体的上端面加工的槽口上装入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后,在它们之间固连一挡风板,可防止两刀片纵向位移,防止通风口被堵死;②通风能力强,钻头通风良好,提高了钻头的使用寿命;③加工周期短,节约了加工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共线双齿高炉开铁口钻头的正向局部剖视示意图, 亦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A向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在钻体5的顶端的第一径向线上装配(如焊接)有第一刀片1和第二刀片2,所述第一刀片1和第二刀片2用硬质合金制作。与第一径向线成α角的第二径向线于钻体5上加工有第一排屑槽3和第二排屑槽3Α,在第一排屑槽3上加工有与钻体
35内腔连通的前通风口 4,在第二排屑槽3A上加工有与钻体内腔连通的后通风口 4A,进入钻体5内腔的压缩空气可以在前通风口 4和后通风口 4A通流,对钻体5和第一刀片1和第二刀片2起冷却作用,在钻头打开铁口时所排出的铁口残渣可从第一排屑槽3和第二排屑槽 3A中排出。其中第一刀片1和第二刀片2的上端侧向形状为尖形(如图3所示),它们的尖头易于削开高炉出铁口中的残存物(铁渣等)。所述第一径向线同第二径向线之间的夹角α可取α彡90°。 实施时,将所述的一种共线双齿高炉出铁口钻头装到开铁口的钻杆上即可对高炉铁口实施开口作业,操作方便,有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共线双齿高炉开铁口钻头,其特征在于在钻体(5)顶端的第一径向线位置上装配有第一刀片⑴和第二刀片(2),与第一径向线成α角的第二径向线于钻体(5)上加工有第一排屑槽(3)和第二排屑槽(3Α),在第一排屑槽(3)上加工有与钻体(5)内腔连通的前通风口 (4),在第二排屑槽(3Α)上加工有与钻体(5)内腔连通的后通风口(4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线双齿高炉开铁口钻头,其特征在于第一径向线与第二径向线的夹角α≤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线双齿高炉开铁口钻头,其特征在于第一刀片(1) 和第二刀片(2)的上端形状为尖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线双齿高炉开铁口钻头,在钻体顶端的第一径向线位置上装配有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与第一径向线成α角的第二径向线于钻体上加工有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在第一排屑槽上加工有与钻体内腔连通的前通风口,在第二排屑槽上加工有与钻体内腔连通的后通风口。这种共线双齿高炉开铁口钻头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加工程序简单易行,节省了加工成本,由于排屑不堵塞通风口,通风效果好,提高了钻头使用寿命,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C21B7/12GK201942695SQ20112002145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
发明者戴光荣 申请人:娄底市佳华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