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33958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及其加工方法,该铜合金适应于制造仪器、仪表、医疗器械、日用品和通讯等领域的精密零件,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代エ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高强高弹性铜合金材料应用范围日益广泛,需求量持续增加。高強度高弹性铜合金材料具有強度高、弾性好、耐疲劳、弾性滞后小、耐腐蚀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宇航、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行业中,用于制造各种弹性簧片、电触点、防爆工具等。在计算机、高档家用电器、防爆エ具、化工、煤炭等行业中也有其巨大的潜在市场。
目前,对于高端器件上,一般都采用铍青铜合金。但铍青铜具有天然的缺点,即铍对人体有害。对于中端的弹性电子元件的应用,锌白铜是ー种不错的选择。锌白铜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性、延展性、耐蚀性、耐疲劳性、高弾性和力学性能,广泛用于制造在潮湿和腐蚀介质中工作的结构件、弾性元件、精密仪器、通讯エ业、液晶体震荡元件外壳、晶体管壳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种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的制备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在现有BZnl5-20、BZnl8-18和BZnl8_26等铜合金的基础上,对合金的性能进行改进,通过添加Co和其他微量元素及采用合理的加工方法,使锌白铜的性能得到有效地提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ー种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包括Nil3% 18%,Zn 15% 20%,Col 2%,Ag、Sn、Cr、P和Zr中的至少ー种,Ag、Sn、Cr、P和/或Zr的总量为0. 01% 1%,即总量应满足0. 01% ^ Ag+Sn+Cr+P+Zr彡1%,其余为Cu,所述铜合金制品中的成分需要满足(a) 15% く Ni+Co く 20% ; (b) 6. 5 彡 Ni/Co く 15。所述铜合金中还包含选自Ag、Sn、Cr、P和Zr中的至少ー种微合金化附带元素,其重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AgO. 01% 0. 1%,SnO. 1% 1%,CrO. 1% 1%,PO. 01% 0. 5%,ZrO. I 1%0Ag、Sn、Cr、P和/或Zr的总量优选满足0. 01%彡Ag+Sn+Cr+P+Zr彡0. 5%,所述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中杂质含量< 0. 5%。所添加元素的作用镍镍是锌白铜中的主要元素之一,添加镍元素能显著提高合金強度、耐蚀性、硬度、电阻和热电性,并降低合金电阻率温度系数。但镍属于稀缺的战略物资,价格比较昂贵。本发明中,镍的控制在13% 18%之间。锌锌也是锌白铜的主要元素之一,锌起到固溶強化的作用,提高强度和硬度。限定锌的含量范围,是为了更合理地保证合金的配比。钴、(镍+钴)及(镍/钴)比在锌白铜中添加钴元素能进ー步提高合金的強度、硬度和电导率。镍、钴都属于稀缺物质,故(镍+钴)总量应控制在15% ^ Ni+Co ^ 20%。(镍/钴)比对合金的強度及电导率影响较大,当(镍/钴)比大于15时,电导率明显下降,合金強度也处于ー个较低的水平;(镍/钴)比小于6. 5吋,电导率处于平衡,但合金的強度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镍/钴)比处于6. 5 15之间时,合金具有较好的电导率和強度。银、锡、铬、磷、锆本发明的特点之ー是添加ー些微量元素(总量不高于1%)来提闻合金的性能。添加锡、憐等兀素能提闻合金的铸造质量,增加合金的流动性,提闻合金的加工性能。添加银能提高合金的抗应カ松弛能力。添加铬、锆元素能提高合金的強度和电导率。添加磷元素还能细化合金的晶粒。各微量元素的添加优选方案为AgO. 01% 0. 1%,SnO. 1% 1%,CrO. 1% 1%,PO. 01% 0. 5%, ZrO. I 1%,总量应满足
0.01% く Ag+Sn+Cr+P+Zr く 1%。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方法參考现有锌白铜加工方法,用水平连铸エ艺进行拉铸。包括以下エ艺流程a.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投料、熔炼及拉铸,b.铣面,c.冷粗轧,d.第一次中间退火,e.切边,f.冷中轧,g.第二次中间退火,h.冷精轧,i.成品退火,j.分条、包装入库。步骤a中,所述投料的具体顺序为先加入铜(Cu),熔化后,加入镍(Ni),然后加入钴(Co),钴(Co)要用铜箔包裹入炉,其次加入CuAg中间合金、CuCr中间合金、CuP中间合金、CuZr中间合金和/或锡。出炉前加入锌(Zn)元素,搅拌,静置5_10min,铸造。步骤a中,所述熔炼的温度为1150 1300°C,所述拉铸的温度控制在1100 1200 0C,带材出ロ温度控制在320 376 °C。步骤b中,所述合金(带材)上、下表面各统1mm,左、右面各统1mm。步骤c中,合金冷粗轧的总加工率为60 80%。步骤d中,所述的第一次中间退火的温度为600 850°C,时间为I 5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步骤e中,为合金带材两边分别切边5 10mm。步骤f中,所述冷中轧的总加工率为60 80%。步骤g中,所述的第二次中间退火的温度为600 850°C,时间为I 5h。 步骤h中,所述冷精轧的总加工率为40 60%。步骤i中,所述成品退火的温度为300 450°C,时间为I 5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本发明的优点在干与其他弹性铜合金相比,本发明的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无论在強度、导电性还是弹性、耐腐蚀、可加工性能方面都是非常优良的。并且,该合金材料的制备过程比较简单,エ艺流程短,能耗低,解决了熔炼铸造过程中的极易吸气从而导致铸锭内部存在大量的气孔的问题和铸锭在压カ加工过程中易开裂而不利于后续加工处理的问题,成材率高等。实现在中高端应用领域对铍青铜材料的合理替代,以解决该类材料的应用急需和降低生产能耗。本发明的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的抗拉强度0 b可达到790 850MPa,塑性延伸率S为4 15%,电导率为12 25%IACS,耐腐蚀性好。该铜合金具有高弾性、高強度、高疲劳性、耐热性好,同时兼备了较好的导电性的优点。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制造仪器、仪表、医疗器械、日用品和通讯等领域的精密零件等场合。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中所述的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エ艺流程a.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投料、熔炼及拉铸,b.铣面,c.冷粗轧,d.第一次中间退火,e.切边,f.冷中轧,g.第二次中间退火,h.冷精轧,i.成品退火,j.分条、包装入库。其中,具体的投料顺序为投料的具体顺序为先加入铜(Cu),熔化后,加入镍(Ni),然后加入钴(Co),钴(Co)要用铜箔包裹入炉,其次加入CuAg中间合金、CuCr中间合金、CuP中间合金、CuZr中间合金和/或锡。出炉前加入锌(Zn)元素,搅拌,静置5_10min,铸造。熔炼的温度为1150 1300°C,拉铸的温度控制在1100 1200°C,带材出口温度控制在320 376°C;冷粗轧的总加工率控制在60 80% ;第一次和第二次中间退火的温度为600 850°C,时间为I 5h。冷中轧的总加工率控制在60 80% ;冷精轧的总加工率控制在40 60% ;成品退火的温度为300 450°C,时间为I 5h。 实施例I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锌、纯锡和铜-银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I。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后加入钴(用铜箔包覆)、纯锡、铜-银中间合金,倒入保温炉时加入Zn,熔炼的温度为125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拉铸,拉铸温度为1180°C,带材出口温度为350 °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左右各铣1mm)。3.冷粗轧对合金进行冷初轧,轧制的加工率为75%。4.第一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80°C,保温时间为
2.5h,随炉冷却。5.切边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切边处理,两边各切5mm。6.冷中轧将退火切边后的带材进行冷中轧,轧制的加工率为80%。7.第二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50°C,保温时间为2h,随炉冷却。8.冷精轧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冷精轧,轧制的加工率为40%。9.成品退火将轧到规定厚度的带材进行成品退火,温度为380°C,保温时间为3h,随炉冷却。10.分条、包装入库将成品按照客户要求尺寸进行分条,包装入库。经过以上熔炼、铣面、冷粗轧、中间退火、切边、冷中轧、中间退火、冷精轧、成品退火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I。实施例2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钴、锌、铜-银中间合金和铜-铬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2。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后加入钴(用铜箔包覆)、铜-铬中间合金、铜-银中间合金,倒入保温炉时加入Zn,熔炼的温度为128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拉铸,拉铸温度为1170°C,带材出口温度为330°C。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左右各铣1mm)。3.冷粗轧对合金进行冷初轧,轧制的加工率为78%。4.第一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50°C,保温时间为3h,随炉冷却。5.切边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切边处理,两边各切6mm。6.冷中轧将退火切边后的带材进行冷中轧,轧制的加工率为75%。7.第二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50°C,保温时间为2h,随炉冷却。8.冷精轧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冷精轧,轧制的加工率为45%。9.成品退火将轧到规定厚度的带材进行成品退火,温度为360°C,保温时间为2. 5h,随炉冷却。10.分条、包装入库将成品按照客户要求尺寸进行分条,包装入库。经过以上熔炼、铣面、冷粗轧、中间退火、切边、冷中轧、中间退火、冷精轧、成品退火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2。实施例3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钴、纯锡、锌、铜-磷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3。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后加入钴(用铜箔包覆)、纯锡、铜-磷中间合金,倒入保温炉时加入Zn,熔炼的温度为129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拉铸,拉铸温度为1160°C,带材出口温度为365 °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左右各铣1mm)。3.冷粗轧对合金进行冷初轧,轧制的加工率为70%。4.第一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90°C,保温时间为
2.5h,随炉冷却。5.切边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切边处理,两边各切5_。6.冷中轧将退火切边后的带材进行冷中轧,轧制的加工率为80%。7.第二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40°C,保温时间为3h,随炉冷却。8.冷精轧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冷精轧,轧制的加工率为50%。9.成品退火将轧到规定厚度的带材进行成品退火,温度为350°C,保温时间为
3.5h,随炉冷却。10.分条、包装入库将成品按照客户要求尺寸进行分条,包装入库。经过以上熔炼、铣面、冷粗轧、中间退火、切边、冷中轧、中间退火、冷精轧、成品退火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3。实施例4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钴粉、锌、铜-铬中间合金和铜-锆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4。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后加入钴(用铜箔包覆)、纯锡、铜-铬中间合金、铜-锆中间合金,倒入保温炉时加入Zn,熔炼的温度为123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拉铸,拉铸温度为1185°C,带材出口温度为370°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左右各铣1mm)。3.冷粗轧对合金进行冷初轧,轧制的加工率为70%。·4.第一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40°C,保温时间为2. 5h,随炉冷却。5.切边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切边处理,两边各切6_。6.冷中轧将退火切边后的带材进行冷中轧,轧制的加工率为80%。7.第二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60°C,保温时间为
2.5h,随炉冷却。8.冷精轧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冷精轧,轧制的加工率为50%。9.成品退火将轧到规定厚度的带材进行成品退火,温度为360°C,保温时间为
3.5h,随炉冷却。10.分条、包装入库将成品按照客户要求尺寸进行分条,包装入库。经过以上熔炼、铣面、冷粗轧、中间退火、切边、冷中轧、中间退火、冷精轧、成品退火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4。实施例5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钴粉、锌、纯锡、铜-铬中间合金和铜-磷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5。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后加入钴(用铜箔包覆)、纯锡、铜-铬中间合金、铜-磷中间合金,倒入保温炉时加入Zn,熔炼的温度为130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拉铸,拉铸温度为1175°C,带材出口温度为365で。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左右各铣1mm)。3.冷粗轧对合金进行冷初轧,轧制的加工率为76%。4.第一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70°C,保温时间为3h,随炉冷却。5.切边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切边处理,两边各切5mm。6.冷中轧将退火切边后的带材进行冷中轧,轧制的加工率为80%。7.第二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50°C,保温时间为2h,随炉冷却。
8.冷精轧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冷精轧,轧制的加工率为45%。9.成品退火将轧到规定厚度的带材进行成品退火,温度为360°C,保温时间为3h,随炉冷却。10.分条、包装入库将成品按照客户要求尺寸进行分条,包装入库。经过以上熔炼、铣面、冷粗轧、中间退火、切边、冷中轧、中间退火、冷精轧、成品退火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5。实施例6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钴、锌、铜-银中间合金、铜-铬中间合金和铜-磷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6。
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后加入钴(用铜箔包覆)、铜-银中间合金、铜-铬中间合金和铜-磷中间合金,倒入保温炉时加入Zn,熔炼的温度为128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拉铸,拉铸温度为1170°C,带材出口温度为370°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_,左右各铣1_)。3.冷粗轧对合金进行冷初轧,轧制的加工率为80%。4.第一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90°C,保温时间为2. 5h,随炉冷却。5.切边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切边处理,两边各切6mm。6.冷中轧将退火切边后的带材进行冷中轧,轧制的加工率为78%。7.第二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40°C,保温时间为3h,随炉冷却。8.冷精轧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冷精轧,轧制的加工率为47%。9.成品退火将轧到规定厚度的带材进行成品退火,温度为355°C,保温时间为3h,随炉冷却。10.分条、包装入库将成品按照客户要求尺寸进行分条,包装入库。经过以上熔炼、铣面、冷粗轧、中间退火、切边、冷中轧、中间退火、冷精轧、成品退火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6。实施例7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钴、锌、纯锡、铜-铬中间合金、铜-磷中间合金和铜-错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7。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后加入钴(用铜箔包覆)、纯锡、铜-铬中间合金、铜-磷中间合金和铜-锆中间合金,倒入保温炉时加入Zn,熔炼的温度为129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拉铸,拉铸温度为1176 °C,带材出口温度为360°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左右各铣1mm)。3.冷粗轧对合金进行冷初轧,轧制的加工率为74%。4.第一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700°C,保温时间为2. 5h,随炉冷却。5.切边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切边处理,两边各切6_。6.冷中轧将退火切边后的带材进行冷中轧,轧制的加工率为80%。7.第二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30°C,保温时间为3h,随炉冷却。8.冷精轧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冷精轧,轧制的加工率为45%。9.成品退火将轧到规定厚度的带材进行成品退火,温度为360°C,保温时间为2. 5h,随炉冷却。10.分条、包装入库将成品按照客户要求尺寸进行分条,包装入库。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冷粗轧、中间退火、切边、冷中轧、中间退火、冷精轧、成品退火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7。实施例8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钴、锌、纯锡、铜-银中间合金、铜-铬中间合金和铜-锆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8。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后加入钴(用铜箔包覆)、纯锡、铜-银中间合金、铜-铬中间合金和铜-锆中间合金,倒入保温炉时加入Zn,熔炼的温度为129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拉铸,拉铸温度为1188 °C,带材出口温度为376で。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左右各铣1mm)。3.冷粗轧对合金进行冷初轧,轧制的加工率为79%。4.第一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700°C,保温时间为3h,随炉冷却。5.切边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切边处理,两边各切5mm。6.冷中轧将退火切边后的带材进行冷中轧,轧制的加工率为75%。7.第二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30°C,保温时间为3h,随炉冷却。8.冷精轧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冷精轧,轧制的加工率为50%。9.成品退火将轧到规定厚度的带材进行成品退火,温度为350°C,保温时间为2. 5h,随炉冷却。10.分条、包装入库将成品按照客户要求尺寸进行分条,包装入库。经过以上熔炼、铣面、冷粗轧、中间退火、切边、冷中轧、中间退火、冷精轧、成品退火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8。实施例9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钴粉、锌、纯锡、铜-银中间合金、铜-铬中间合金和铜-磷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9。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后加入钴(用铜箔包覆)、纯锡、铜-银中间合金、铜-铬中间合金和铜-磷中间合金,倒入保温炉时加入Zn,熔炼的温度为120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拉铸,拉铸温度为1178 °C,带材出口温度为366で。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左右各铣1mm)。3.冷粗轧对合金进行冷初轧,轧制的加工率为80%。4.第一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80°C,保温时间为3h,随炉冷却。5.切边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切边处理,两边各切5mm。
6.冷中轧将退火切边后的带材进行冷中轧,轧制的加工率为75%。7.第二次中间退火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温度为640°C,保温时间为3h,随炉冷却。8.冷精轧将退火后的带材进行冷精轧,轧制的加工率为46%。9.成品退火将轧到规定厚度的带材进行成品退火,温度为360°C,保温时间为2. 5h,随炉冷却。10.分条、包装入库将成品按照客户要求尺寸进行分条,包装入库。经过以上熔炼、铣面、冷粗轧、中间退火、切边、冷中轧、中间退火、冷精轧、成品退火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9。表I、实施例1-9的合金成分配方(wt%)注“一”标记为未添加合金量。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其包括Nil3% 18%,Zn 15% 20%, Col 2%, Ag、Sn、Cr、P 和 Zr 中的至少一种,Ag、Sn、Cr、P 和 / 或 Zr 的总量为 0. 01% 1%,其余为 Cu,其中,(a) 15% ( Ni+Co ( 20% ; (b)6. 5 ( Ni/Co ( 1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其特征在于Ag、Sn、Cr、P和/或Zr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AgO. 01% 0. 1%,SnO. 1% 1%,CrO. 1% 1%,PO. 01% 0. 5%, ZrO. I 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其特征在于Ag、Sn、Cr、P和/或Zr的总量为0. 019T0. 5%,所述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中杂质含量彡0. 5%。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投料、熔炼及拉铸,b.铣面,c.冷粗轧,d.第一次中间退火,e.切边,f.冷中轧,g.第二次中间退火,h.冷精轧,i.成品退火,j.分条、包装入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料为先加入Cu,熔化后,加入Ni,然后加入Co,Co用铜箔包裹入炉,其次加入CuAg中间合金、CuCr中间合金、CuP中间合金、CuZr中间合金和/或锡,出炉前加入Z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的温度为1150 1300°C,所述拉铸的温度为1100 1200°C,带材出口温度为320 376°C。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铣面为合金上、下表面各统1mm,左、右面各统Imm ;所述切边为合金带材两边分别切边5 10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粗轧的总加工率为60 80%,所述冷中轧的总加工率为60 80%,所述冷精轧的总加工率为40 60%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次中间退火和第二次中间退火的温度为600 850°C,时间为I 5h。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退火的温度为300 450°C,时间为I 5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及其加工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该合金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Ni13%~18%,Zn15%~20%,Co1~2%,Ag、Sn、Cr、P和Zr中的至少一种,Ag、Sn、Cr、P和/或Zr的总量为0.01%~1%,其余为Cu,其中,(a)15%≤Ni+Co≤20%;(b)6.5≤Ni/Co≤15。采用水平连铸工艺进行拉铸加工。本发明铜合金的抗拉强度σb为790~850MPa,塑性延伸率δ为4~15%,电导率为为12~25%IACS,耐腐蚀性好,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制造仪器、仪表、医疗器械、日用品和通讯等领域的精密零件等场合。
文档编号C22F1/08GK102758100SQ20121024917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史久华, 杨群央, 王建立, 肖翔鹏, 苑和锋, 马万军, 马吉苗, 黄国杰 申请人: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