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34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包括蚀刻槽以及与蚀刻槽连通的废液储存罐,所述废液储存罐连接有中心两级系统,中心两级系统连接有再生液调节罐,再生液调节罐连接有再生液储存罐,再生液储存罐和蚀刻槽连通,蚀刻槽和废液储存罐之间、废液储存罐和中心两级系统之间、中心两级系统和再生液调节罐之间、再生液调节罐和再生液储存罐之间、再生液储存罐和蚀刻槽之间均设置有水泵,水泵同时连接有PLC控制系统,蚀刻槽、中心两级系统以及再生液调节罐同时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该回收系统原理简便,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对铜的回收效率高,二次利用微蚀液,节约了成本,减少生产线换缸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工厂环保压力,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专利说明】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回收系统,尤其是涉及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用于处理(PCB)印制电路板厂所排放的微蚀废液。
【背景技术】
[0002]印制电路板(PCB)加工的典型工艺采用“图形电镀法”。即先在板外层需保留的铜箔部分上(是电路的图形部分)预镀一层铅锡抗蚀层,然后用化学方式将其余的铜箔腐蚀掉,称为蚀刻。PCB蚀刻分为碱性和酸性两种,一为盐酸双氧水体系(酸性);二为氯化铵氨水体系(碱性)。碱性蚀刻液主要适用于图形电镀金属抗蚀层,如镀覆金、镍、锡铅合金,锡镍合金及锡的印制板的蚀刻,其特点为蚀刻速率快,侧蚀小,溶铜能力高,蚀刻速率容易控制,印制电路板生产过程中,蚀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艺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蚀刻液,因此也是一个产生严重污染源的工序。传统的治理办法是:由环保部门指定有资质的公司回收,采用简单的办法,将其中所含的铜加工成硫酸铜,然后略加处理排放。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每千升碱性蚀刻液中除含铜外,还有240公斤以上的氯化铵、30公斤左右的液氨等化学物质),并且废液没有得到真正的根治,因此形成了污染源的转移。
[0003]微蚀液经蚀刻后铜离子含量增加,过氧化物浓度降低,失去蚀刻能力。此类微蚀废液相对于蚀刻废液含铜量低(微蚀废液含铜量为15_35g/L,蚀刻废液含铜量为150g/L),回收利用价值小,没有专门的公司回收,有的小型PCB企业将其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较大的PCB企业将其纳入废水系统, 采用传统的方法如中和法、置换法,处置后直接排放,但这类方法会消耗大量的酸碱等化工原料,往往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对铜的回收利用不完全,浪费了大量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金属铜,且PCB企业在换缸时严重影响生产进度,浪费人力和物力,这都不符合资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产业政策。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的原理简便,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对铜的回收效率高,循环利用了微蚀液,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生产线换缸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让企业从根本上做到清洁生产无污染,降低工厂环保压力,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000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包括蚀刻槽以及与蚀刻槽连通的废液储存te,所述废液储存te连接有中心两级系统,中心两级系统连接有再生液调节罐,所述再生液调节罐连接有再生液储存罐,再生液储存罐和蚀刻槽连通,所述蚀刻槽和废液储存罐之间、废液储存罐和中心两级系统之间、中心两级系统和再生液调节罐之间、再生液调节罐和再生液储存罐之间、再生液储存罐和蚀刻槽之间均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同时连接有PLC控制系统,且蚀刻槽、中心两级系统以及再生液调节罐同时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包括水泵一、水泵二、水泵三、水泵四以及水泵五,且水泵一、水泵二、水泵三、水泵四以及水泵五同时与PLC控制系统连接,水泵一设置在蚀刻槽和废液储存罐之间,且分别与蚀刻槽和废液储存罐连通;水泵二设置在废液储存罐和中心两级系统之间,且分别与废液储存罐和中心两级系统连通;水泵三设置在中心两级系统和再生液调节罐之间,且分别与中心两级系统和再生液调节罐连通;水泵四设置在再生液调节罐和再生液储存罐之间,且分别与再生液调节罐和再生液储存罐连通;水泵五设置在再生液储存罐和蚀刻槽之间,且分别与再生液储存罐和蚀刻槽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一分别与蚀刻槽的底端和废液储存罐的顶端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二分别与废液储存罐的底端和中心两级系统的顶端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三分别与中心两级系统的底端和再生液调节罐的顶端连接。
[0010]进一步 地,所述水泵四分别与再生液调节罐的底端和再生液储存罐的顶端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五分别与再生液储存罐的底端和蚀刻槽的底端连接。
[001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回收系统的原理简便,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对铜的回收效率高,循环利用了微蚀液,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生产线换缸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让企业从根本上做到清洁生产无污染,降低工厂环保压力,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0014]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 一蚀刻槽;2—水泵一 ;3—废液储存;4—水泵二 ;5 —中心两级系统;6—水泵二 ;7—再生液调节;8 —PLC控制系统;9一水泵四;10—再生液储存罐;11一7jC泵五;12—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0016]实施例:
如图1所示,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包括蚀刻槽I以及与蚀刻槽I连通的废液储存罐3,所述废液储存罐3连接有中心两级系统5,中心两级系统5连接有再生液调节罐7,所述再生液调节罐7连接有再生液储存罐10,再生液储存罐10和蚀刻槽I连通,所述蚀刻槽I和废液储存罐3之间、废液储存罐3和中心两级系统5之间、中心两级系统5和再生液调节罐7之间、再生液调节罐7和再生液储存罐10之间、再生液储存罐10和蚀刻槽I之间均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同时连接有PLC控制系统8,且蚀刻槽1、中心两级系统5以及再生液调节罐7同时与PLC控制系统8连接。利用PLC控制,反应时间快,控制更简便。
[0017]所述水泵包括水泵一 2、水泵二 4、水泵三6、水泵四9以及水泵五11,且水泵一 2、水泵二 4、水泵三6、水泵四9以及水泵五11同时与PLC控制系统8连接,水泵一 2设置在蚀刻槽I和废液储存罐3之间,且分别与蚀刻槽I和废液储存罐3连通;水泵二 4设置在废液储存罐3和中心两级系统5之间,且分别与废液储存罐3和中心两级系统5连通;水泵三6设置在中心两级系统5和再生液调节罐7之间,且分别与中心两级系统5和再生液调节罐7连通;水泵四9设置在再生液调节罐7和再生液储存罐10之间,且分别与再生液调节罐7和再生液储存罐10连通;水泵五11设置在再生液储存罐10和蚀刻槽I之间,且分别与再生液储存罐10和蚀刻槽I连通。
[0018]所述水泵一 2分别与蚀刻槽I的底端和废液储存罐3的顶端连接;所述水泵二 4分别与废液储存罐3的底端和中心两级系统5的顶端连接;所述水泵三6分别与中心两级系统5的底端和再生液调节罐7的顶端连接。设置在设备的顶部是方便在添加时压力的干扰,设置在底部是利用重力的作用能够将设备中的液体完全放出。
[0019]所述水泵四9分别与再生液调节罐7的底端和再生液储存罐10的顶端连接。方便将再生液调节罐7内调节好的再生液抽取到再生液储存罐10中进行储存,再生液调节罐7上设置有药剂罐,向电解后的微蚀刻液中添加损耗药剂后,调整到合适的浓度和含量,到达生产需要的蚀刻液浓度。
[0020]所述水泵五11分别与再生液储存罐10的底端和蚀刻槽I的底端连接。方便将再生液储存罐10中的再生液抽取到蚀刻槽I中。
[0021]工作原理:工厂蚀刻槽I中生产的微蚀废通过液水泵一 2连接的管道输送到废液储存罐3储存,储存的废液达到一定的体积后,通过水泵二 4抽取到中心两级系统5中进行电解,废液中的铜离子通过电解沉淀后排出中心两级系统5,中心两级系统5中得到的处理液通过水泵三6抽取到再生液调节罐7中进行加药调节,达到微蚀液的浓度后的再生液再利用水泵四9抽取到再生液储存罐10中储存,根据蚀刻槽I内部溶液的体积利用水泵五11抽取,使得系统的生产能够持续,运行过程都是在PLC控制系统8的控制下完成的。
[0022]每产一顿铜耗电小于4000度,耗电量低于传统的电解方式,节约了生产成本,该系统每月处理微蚀废液的能力为10吨至50吨,效率高。
[0023]采取上述方式,就`能较好地实现本发明。
【权利要求】
1.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蚀刻槽(I)以及与蚀刻槽(I)连通的废液储存iiS(3),所述废液储存iil(3)连接有中心两级系统(5),中心两级系统(5)连接有再生液调节罐(7),所述再生液调节罐(7)连接有再生液储存罐(10),再生液储存罐(10)和蚀刻槽(1)连通,所述蚀刻槽(I)和废液储存罐(3)之间、废液储存罐(3)和中心两级系统(5)之间、中心两级系统(5 )和再生液调节罐(7 )之间、再生液调节罐(7 )和再生液储存罐(10 )之间、再生液储存罐(10)和蚀刻槽(I)之间均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同时连接有PLC控制系统(8 ),且蚀刻槽(I)、中心两级系统(5 )以及再生液调节罐(7 )同时与PLC控制系统(8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包括水泵一(2)、水泵二(4)、水泵三(6)、水泵四(9)以及水泵五(11),且水泵一(2)、水泵二(4)、水泵三(6 )、水泵四(9 )以及水泵五(11)同时与PLC控制系统(8 )连接,水泵一(2 )设置在蚀刻槽(I)和废液储存罐(3 )之间,且分别与蚀刻槽(I)和废液储存罐(3 )连通;水泵二( 4 )设置在废液储存罐(3 )和中心两级系统(5 )之间,且分别与废液储存罐(3 )和中心两级系统(5 )连通;水泵三(6)设置在中心两级系统(5)和再生液调节罐(7)之间,且分别与中心两级系统(5)和再生液调节罐(7)连通;水泵四(9)设置在再生液调节罐(7)和再生液储存罐(10)之间,且分别与再生液调节罐(7)和再生液储存罐(10)连通;水泵五(11)设置在再生液储存罐(10 )和蚀刻槽(I)之间,且分别与再生液储存罐(10 )和蚀刻槽(I)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一(2)分别与蚀刻槽(I)的底端和废液储存罐(3)的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 求2所述的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二(4)分别与废液储存te(3)的底端和中心两级系统(5)的顶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三(6)分别与中心两级系统(5)的底端和再生液调节罐(7)的顶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四(9)分别与再生液调节罐(7)的底端和再生液储存罐(10)的顶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蚀废液再生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五(11)分别与再生液储存罐(10)的底端和蚀刻槽(I)的底端连接。
【文档编号】C23F1/46GK103628068SQ201210304503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
【发明者】韦建敏, 赵兴文, 张小波, 张晓蓓 申请人:成都虹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