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延伸率冷轧tri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62051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延伸率冷轧tri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汽车用钢制造领域,涉及ー种抗拉強度大于780MPa,延伸率大于24%的低成本高延伸率冷轧TRI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环保、安全、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用钢向着高強度和高延伸率的方向发展。780MPa级以上的冷轧高强度汽车用钢,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先进高强钢,成为各国学者和钢铁企业的研究重点。专利CN1782116A介绍了ー种高强度汽车用钢——双相钢,其组织结构为铁素体+马氏体,该钢种具有低屈服強度、高抗拉强度、低屈強比、快速加工硬化等优点,不足之处在 于起延伸率在15 24%之间,限制该钢种在汽车零件上的应用范围。专利CN101353761A介绍了ー种常规的C_Al_Mn系TRIP钢,其抗拉强度大于780MPa,不足之处在于A1含量过高,导致连铸困难,难以实现稳定批量生产。同时会导致连铸坯夹杂多,冷轧板表面质量差,难以满足汽车厂对汽车用冷轧板的需求。专利CN101429590A介绍了ー种高锰的TWIP钢,其优点在于高强度和高延伸率,能够满足大多数汽车零件关于强度和延伸率的要求,不足之处在于Μη含量过高,导致生产成本高,连铸和轧制困难,难以大批量エ业应用。专利CN102304664介绍了ー种中锰的TRIP钢,其特点在于Μη的含量在5 10%之间,优点在于该钢种具有良好的強度和延伸率,不足之处在于Μη含量高,生产成本高,连铸和轧制困难,难以实现稳定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抗拉强度彡780MPa,延伸率彡24%的高延伸率的冷轧TRIP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1)ー种高延伸率冷轧TRIP钢板,其特征在于TRIP钢板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 0. 15% 0. 25%、Si 0. 4% 1. 5%、Mn :0. 5% 2· 5%、P :0. 04% 0. 10%、S :彡 0. 02%、Al 0. 02% 0. 5%、N 0. 01%、Nb :0 0· 5%, V :0 0· 5%, Ti :0 0· 5%、Cr :0 2%、Mo :0 1%,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显微组织中铁素体以面积率计为1(Γ80%,残余奥氏体以面积率计为3 20%,马氏体以面积率计为(Γ20%,以及剩余部分为贝氏体。(2) ー种高延伸率冷轧TRIP钢板的制备方法,其过程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其特征在于(a)轧制热轧加热温度1100 1250°C,保温时间为彡2h,开轧温度为彡1100°C,终轧温度850 950°C,卷取温度< 720°C ;热轧板厚度为2 4mm ;冷轧累积压下量40;(b)连续退火退火温度为700 Ac3+50°C,保温时间为30 360s,冷却速率为10 150°C /s,时效温度为300 600°C,时效时间为30 1200s,冷却速率为5 100°C /s,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高延伸率冷轧TRIP钢板。
下面将对本发明化学成分的限定进行说明C:用于钢的強化以及提高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重要元素,是生产TRIP钢不可或缺的元素。为了得到抗拉强度大于780MPa的TRIP钢,C含量在0.15%以上是必要的。同吋,如果C含量过多,容易导致成形性能和焊接性能下降,因此0. 25%是其上限。Si :是对提高TRIP钢的强度和延伸率有利的元素。Si元素的添加可以抑制渗碳体的析出,同时起到固溶強化的作用。因此Si元素的下限为0.4%。然而,如果Si元素含量过高将导致TRIP钢的表面质量、涂镀性能和焊接性能的下降,因此上限确定为1. 5%。Μη :是对提高TRIP钢的强度和保持奥氏体稳定性有利的元素。在低于0. 5%吋,強度不能够满足要求。在超过2. 5%时,将导致加工性能的恶化,因此上限为2. 5%,下限为0. 5%。P :是对提高TRIP钢的强度和保持奥氏体稳定性有利的元素。在低于0. 04%吋,强 度不能够满足要求。在超过0. 10%时,将导致P元素在晶界上的偏析进而恶化其加工性能,因此上限为0. 10%,下限为0. 04%。S :以Μη等硫化物系夹杂物形式残留,因此是有害元素。特别是钢板的強度越高,影响越大,在抗拉强度大于780MPa时,其含量必须控制在0. 02%以下。A1 是钢中必须的脱氧元素,当A1元素含量低于0.02%时,起不到脱氧效果,当A1含量高于0. 5%时,将导致氧化铝等夹杂物増加,影响产品的加工性能和表面质量。N :超过0. 01%时,将导致钢板的时效性和加工性能变差,因此其上限为0. 01%。Nb :主要作用是细化晶粒和析出強化的作用,同时改善焊接性能。Nb含量过高会导致钢板的加工性能变差。因此其上限为0. 5%。V :主要起到析出強化和改善焊接性能的作用。V含量过高会导致钢板的加工性能变差。因此其上限为0.5%。Ti :主要作用是细化晶粒和析出強化的作用,同时改善焊接性能。Ti含量过高导致钢板的加工性能变差。因此其上限为0. 5%。Cr :主要起到提高钢板強度和淬透性的作用。Cr含量过高会导致钢板塑性变差,因此其上限为2%。Mo :主要起到提高钢板強度和淬透性的作用,促进钢板中形成贝氏体组织。Mo含量过高,会导致钢板成本上升和加工性能下降。因此其上限为1%。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1)冶炼、连鋳工序;(2)轧制エ序(包括热轧和冷轧);
(3)连续退火エ序。为了获得本发明的钢板,适当地控制连续退火エ序尤其重要。(1)冶炼、连铸エ序冶炼、连鋳工序未被特别限定,采用通常的方法生产出满足成分要求的钢水,经连铸机得到连铸坯。(2)轧制エ序轧制エ序对于得到本发明高延伸率TRIP钢板很重要,其エ艺要求为连铸坯加热温度1100 1250°C,保温时间为彡2h,开轧温度为彡1100°C,终轧温度850 950°C,卷取温度< 720°C,最終得到热轧板厚度为2 4mm。热轧结束后进行酸洗和冷轧,其中对酸洗エ序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达到去除钢板表面氧化物,满足冷轧过程对表面要求就可以了。冷轧エ序要求冷轧压下率在40% 80%之间,压下率超过80%会导致冷轧困难,压下率低于40%会降低钢板的性能。(3)连续退火エ序退火温度对于得到本发明高强度钢板尤为重要,当温度低于700°C时,不能进行充分的再结晶,难以得到具有良好性能的钢板。当温度超过860°C时,奥氏体晶粒粗大化,难以得到所要的组织。保温时间过短将导致渗碳体无法溶解,过长将导致晶粒粗大。冷却速率,当冷却速率低于10°C /s吋,钢板中会出现珠光体,降低钢板的性能。当冷却速率大于150°C /s时,会导致钢板板形不好,生产成本上升,并且速率太快,导致无法形成铁素体组织。时效温度,如果低于300°C,将形成大量的马氏体,无法得到本发明的钢板。如果高 于600°C,将导致形成珠光体,降低钢板的強度和延伸率。时效时间,如果低于0. 5分钟,无法形成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如果时间超过20分钟,则反应已经完成,不会起到提高钢板性能的效果。因此本发明钢板连续退火的优选エ艺为退火温度为700 Ac3+50°C,保温时间为:0. 5 6分钟,冷却速率为10 150°C /s,时效温度为300 600°C,时效时间为0. 5 20分钟,冷却速率为5 100°C /s,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高延伸率冷轧TRIP钢钢板。通过成分设计和エ艺优化,本发明在抗拉强度大于780MPa的前提下,使得冷轧TRIP钢的延伸率高于24%,并且具有低成本,易于生产,能够实现稳定批量供货的优点。


图1 :实施例2金相组织照片,铁素体、贝氏体、奥氏体和马氏体;图2 实施例2透射电镜薄膜照片,铁素体组织;图3 实施例2透射电镜薄膜照片,贝氏体组织;图4 :实施例2透射电镜薄膜照片,铁素体和奥氏体组织;图5 :实施例2透射电镜薄膜照片,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表1化学成分(wt%)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延伸率冷轧TRIP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O.15% O. 25%、Si :0. 4% I. 5%、Mn :0. 5% 2. 5%、P :0. 04% O. 10%、S ^ O. 02%、Al O.02% O. 5%、K0. 01%、Nb :0 0· 5%, V :0 0· 5%, Ti :0 0· 5%、Cr :0 2%、Mo :0 1%,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显微组织中铁素体以面积率计为109Γ80%,残余奥氏体以面积率计为3°/Γ20%,马氏体以面积率计为(Γ20%,以及剩余部分为贝氏体。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强塑积TRIP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其特征在于热轧加热温度1100 1250°C,保温时间为彡2h,开轧温度为彡1100°C,终轧温度850 950°C,卷取温度< 720°C ;热轧板厚度为2 4mm ;冷轧累积压下量40% 80% ;退火温度为700 Ac3+50°C,保温时间为30 360s,冷却速率为10 150°C/s,时效温度为300 600°C,时效时间为30 1200s,冷却速率为5 IOO0C /s,冷却至室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延伸率冷轧TRIP钢板, C0.15%~0.25%、Si0.4%~1.5%、Mn0.5%~2.5%、P0.04%~0.10%、S≤0.02%、Al0.02%~0.5%、N≤0.01%、Nb0~0.5%,V0~0.5%,Ti0~0.5%、Cr0~2%、Mo0~1%,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显微组织中铁素体以面积率计为10~80%,残余奥氏体以面积率计为3~20%,马氏体以面积率计为0~20%,以及剩余部分为贝氏体热轧加热温度1100~1250℃,保温时间为≥2h,开轧温度为≥1100℃,终轧温度850~950℃,卷取温度<720℃;热轧板厚度为2~4mm;冷轧累积压下量40%~80%;退火温度为700~Ac3+50℃,保温时间为30~360s,冷却速率为10~150℃/s,时效温度为300~600℃,时效时间为30~1200s,冷却速率为5~100℃/s,冷却至室温。
文档编号C21D8/02GK102952996SQ20121040863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4日
发明者郭金宇, 刘仁东, 王旭, 王科强, 徐荣杰, 林利, 徐鑫, 吕冬, 孙建伦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