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由于工业生产对砂带的使用大量增加,最原始的抛光设备都是通过人工对抛光轮和砂带进行更换,费时费力效率也很低,且在啮合回收砂带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砂带断裂,导致机床不能正常的工作,必须在停机的情况下对新砂带进行更换和回收旧砂带,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目前抛光机床结构陈旧而且复杂的原因,必须研究一种同步高效的回收装置,以保证机床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运行新砂带和回收旧砂带,确保机床的正常工作,近而实现机床的自动化运行,节省工时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带状物回收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包括动力源部分、同步带轮和偏心轮机构部分、砂带安装部分、抛光部分、齿条非圆齿轮啮合部分、非圆齿轮配合部分、齿轮啮合部分、滑动块滑动部分、单向转动轮转动部分、压紧机构部分、悬架机构部分;其中,动力源部分与同步带轮连接,同步带轮与偏心轮机构部分连接,偏心轮机构部分与齿条非圆齿轮啮合部分连接,同时同步带轮连接定位盘,带动加工轴旋转;在抛光部分一侧设置有砂带安装部分,非圆齿轮配合部分与齿条非圆齿轮啮合部 分连接,齿轮啮合部分与非圆齿轮配合部分连接,滑动块滑动部分与非圆齿轮配合部分连接,单向转动轮转动部分与压紧机构部分连接,且与滑动块滑动部分接触;压紧机构部分与悬架机构部分连接;动力源部分提供动力带动同步带轮和偏心轮机构部分转动,进而带动抛光部分和砂带安装部分开始工作,并通过齿条非圆齿轮啮合部分、非圆齿轮配合部分、齿轮啮合部分及滑动块滑动部分之间的配合,高效完成带状物的整个回收过程和传动过程,压紧机构部分实现回收后恢复至原点,结构简单,纯机械化适应于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本发明中,动力源部分包括动力源总成、电机、输出轴、同步带轮、定位盘,其中,电机固定在机床机身上,并通过输出轴带动同步带轮和定位盘将动力分别传给偏心轮和加工轴;同步带轮安装于输出轴,定位盘与加工轴的法兰定位,驱动加工轴转动。本发明中,同步带轮和偏心轮机构部分包括同步带、偏心轮机构架、螺钉、固定板、偏心同步带轮、轴承、定位销、偏心轮、偏心轴、偏心连接销,其中,同步带与偏心同步带轮啮合传动,偏心轮与偏心同步带轮通过偏心轴连接,且在偏心轮上方安装有偏心连接销,偏心轴贯穿轴承,并通过定位销固定于偏心轮机构架,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偏心轮机构架;偏心同步带轮将动力传递给偏心轮,偏心轮转动推动齿条来回运动;偏心同步带轮一端与偏心轴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通过定位销钉过盈连接,其中心孔安装在深沟球轴承上;保证在转动的过程不会相对运动,安装便捷可靠。本发明中,新砂带安装部分包括新砂带安装总成、悬架块、悬架、锁紧滑动块、锁紧螺钉、轴固定架、轴II1、新砂带,其中,悬架块、悬架分别安装在抛光机构另一端的两侧,悬架块底部安装有轴固定架,悬架上设有锁紧滑动块,锁紧滑动块与轴固定架连接,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锁紧滑动块;两个轴固定架之间安装有轴III,轴固定架内安装有轴承,轴III与轴承间隙配合,悬架块侧安装的轴承固定,悬架侧安装的轴承采用轴向移动方式脱开,新砂带安装在两个轴固定架之间,且沿轴III旋转。本发明中,轴固定架采用不锈钢钢板制成,悬架块、悬架、锁紧滑动块采用防锈材料制成,避免新砂带安装部分在使用过程中生锈,进而影响抛光效果。本发明中,抛光部分包括抛光机构、加工轴、抛光瓦,其中,抛光瓦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抛光机构,然后通过抛光总成将抛光瓦配合加工轴进行抛光,在加工轴的直径发生变化时,更换抛光瓦调整,保证在抛光过程中抛光瓦与加工轴是完全配合状态;为了改变抛光效果和抛光纹路的深度可以增加抛光机构的重量,或增加抛光瓦与加工轴接触面的压力,同时由于抛光瓦存在磨损的因素,抛光瓦采用经硬化处理的轴承钢制成,加强其耐磨强度。本发明中,齿条非圆齿轮啮合部分包括齿条、非圆齿轮、支撑总体、弹簧I,其中,齿条一端与非圆齿轮啮合,且在支撑总体上相对滑动,另一端与调整杆连接,调整杆与偏心轮连接,从而保证偏心轮推动齿条来回运动;弹簧I固定在支撑总体和齿条之间,用于齿条复位,保证齿条每次被推动后快速回到原位,弹簧I的拉力大于导轨的摩擦力。本发明中,齿条的运动距离决定滑动块与单向转动轮直线接触距离;齿条的运动最大距离与非圆齿轮有齿部分圆周周长有关,已经达到啮合局限将无法运动;所以滑动块、非圆齿轮、偏心轮三者关系是齿条最大推动距离 < 非圆齿轮有齿部分周长< 滑动块直线接触距离。本发明中,非圆齿轮配合部分包括非圆齿轮、齿轮I1、齿轮II固定架,非圆齿轮与齿轮II 一体结构,齿条的动力通过非圆齿轮传递于齿轮II,并与齿轮II固定架连接,非圆齿轮与齿轮II单向驱动,单向驱动的目的在于齿条在返回的过程中齿轮II保持静止不动,非圆齿轮单向传动给齿轮II进而间歇回收砂带。本发明中,齿轮啮合部分包括齿轮1、齿轮I固定架、齿轮I1、齿轮II固定架,齿轮I固定在齿轮I固定架上,齿轮II固定在齿轮II固定架上,齿轮I与齿轮II可围绕自身回转中心做旋转运动,齿轮II为主动轮和从动轮齿轮I啮合传动,齿轮中心距是齿轮I固定架与齿轮II固定架支撑位置之间的距离,齿轮I固定架紧靠齿轮II固定架,若调整中心距,则在齿轮I固定架与齿轮II固定架接触部位加垫块以调整中心距,进而调节砂带因啮合而带来的变形量,减少断带的可能性;齿轮I固定架为活动式结构,可以适当抬起,便于安装新砂带从齿轮啮合间隙中穿过。本发明中,滑动块滑动部分包括滑动块、滑动块支撑轴,滑动块连接在非圆齿轮上,并通过非圆齿轮柄拉动滑动块移动,滑动块支撑轴支撑滑动块在其表面进行滑动,滑动块在移动的同时,单向转动轮在其直线表面上产生相对滚动,单向转动轮不断将回收旧砂带卷起,滑动块支撑轴与齿轮I固定架过盈配合。本发明中,滑动块与单向转动轮接触面粗糙度在6. 3左右,保证滑动块在与单向转动轮接触的过程中有一定摩擦力带动单向转动轮转动,滑动块表面过于光滑或过于粗糙都将不利于砂带的回收;过于光滑,将导致所需预压力过大或难以克服系统摩擦阻力而无法及时回收砂带;随着回收砂带的累积半径扩大,相同的单向转动轮回转角度将增大对砂带的回收量,消除此动态增大量的控制方式为滑动块与单向转动轮之间的相对滑动,过于粗糙势必会增大单向转动轮的回转扭力矩,甚至拉断砂带。本发明中,单向转动轮转动部分包括单向转动轮,单向转动轮与压紧机构连接,并与滑动块接触,在滑动块来回运动的过程中,单向转动轮只在滑动块驱动其回收砂带时做旋转运动,在滑动块回程时,单向转动轮停止转动,滑动块相对单向转动轮做相对滑动运动,进而实现在滑动块不脱离单向转动轮的情况下来回运动,而使砂带间歇性地向同一方向回收;压紧机构用来调节单向转动轮与滑动块接触压紧力以增加单向转动轮摩擦力,通过调节弹簧II预紧力调节摩擦力,当摩擦力无法驱动单向转动轮滚动时,在弹簧II安装位置增加垫块以提高弹簧II的预压量即完成调节力的作用。本发明中,压紧机构部分包括压紧机构、弹簧I1、弹簧固定架;弹簧II 一端与弹簧固定架连接,且在弹簧II内置弹簧导杆防止弹簧II过长产生摆动,另一端通过销其将固定于压紧机构,弹簧固定架通过螺钉紧固在悬架上,拆卸也比较方便。本发明中,悬架机构部分包括悬架、紧固螺钉、定位销,悬架固定于支撑总体,并通过定位销保证安装垂直度。本发明中,回收及更换新砂带包括如下步骤1、回收动力传递过程
电机通过输出轴将动力输出,并带动同步带轮和定位盘将动力分别传给偏心轮和加工轴,偏心轮转动后推动齿条在支撑总体上相对滑动,齿条在运动的过程中带动非圆齿轮转动,正向转动时非圆齿轮与齿轮II同步运动,反向运动时,非圆齿轮与齿轮II脱离,齿条在推动非圆齿轮运动时,齿轮II开始转动啮合齿轮I进行转动,将砂带不断的向上夹持输送,非圆齿轮在转动过程中还带动滑动块运动,进而带动单向转动轮转动,使砂带不断的回收卷起,且单向转动轮运动保证了砂带始终保持张紧状态。压紧机构、弹簧I1、弹簧固定架有效保证单向转动轮与滑动块之间的摩擦力,使砂带的整个回收过程简单连贯高效。2、新砂带更换过程
新砂带从新砂带安装总成中拉出,抛光总成被抬起,新砂带穿过加工轴,而后从下压导向轮与张紧轮穿过,经过传动张紧轮,新砂带进入齿轮I固定架,齿轮I固定架抬起,新砂带穿过齿轮啮合间隙后,放下齿轮I固定架,再将新砂带端穿到单向转动轮卷起后,并放至压紧机构内固定,从而完成一次新砂带的更换过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双齿轮啮合传动机构,避免在啮合过程中砂带断裂,并采用单向转动轮使得非圆齿轮只能单向带动齿轮转动,有效保证机床正常工作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运行新砂带同步回收旧砂带,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保证新砂带和旧砂带不断进行更新,从而实现机床的自动化运行,不仅提高机床的抛光效率而且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更节省工时提高工作效率;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参见图1、图2、图3、图4的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包括悬架1、支撑总体2、同步带3、偏心轮4、动力源总成5、新砂带安装总成6、加工轴7、抛光总成8、调整杆9、张紧轮
10、弹簧111、齿条12、齿轮II固定架13、非圆齿轮14、齿轮1115、传动张紧轮16、砂带17、齿轮118、齿轮I固定架19、滑动块支撑轴20、滑动块21、单向转动轮22、压紧机构23、弹簧1124、弹簧固定架25、定位盘26、同步带轮27、输出轴28、电机29、偏心轮机构架30、螺钉31、固定板32、偏心同步带轮33、轴承34、定位销35、悬架块36、偏心轴37、偏心连接销38、抛光瓦39、悬架40、锁紧滑动块41、锁紧螺钉42、轴固定架43、轴11144、新砂带45、下压导向轮46。本实施例中,动力源部分包括动力源总成5、电机29、输出轴28、同步带轮27、定位盘26,电机29固定在机床机身上,并通过输出轴28带动定位盘26和同步带轮27将动力分别传给加工轴7和偏心轮4 ;同步带轮27安装于输出轴28,定位盘26与加工轴7的法兰定位驱动加工轴7转动。本实施例中,同步带轮和偏心轮机构部分包括同步带3、偏心轮机构架30、螺钉31、固定板32、偏心同步带轮33、轴承34、定位销35、偏心轮4、偏心轴37、偏心连接销38,其中,同步带3与偏心同步带轮33啮合传动,偏心轮4与偏心同步带轮33通过偏心轴37连接,且在偏心轮4上方安装有偏心连接销38,偏心轴37贯穿轴承34,并通过定位销35固定于偏心轮机构架30,固定板32通过螺钉31固定于偏心轮机构架30 ;偏心同步带轮33将动力传递给偏心轮4,偏心轮4转动推动齿条12来回运动;偏心同步带轮33 —端与偏心轴37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4通过定位销钉过盈连接,其中心孔安装在深沟球轴承上;保证在转动的过程不会相对运动,安装便捷可靠。本实施例中,新砂带安装部分包括新砂带安装总成6、悬架块36、悬架40、锁紧滑动块41、锁紧螺钉42、轴固定架43、轴II144、新砂带45,其中,悬架块36、悬架40分别安装在抛光机构8另一端的两侧,悬架块36底部安装有轴固定架43,悬架40上设有锁紧滑动块41,锁紧滑动块41与轴固定架43连接,并通过锁紧螺钉42固定锁紧滑动块41 ;两个轴固定架43之间安装有轴II144,轴固定架43内安装有轴承,轴II144与轴承间隙配合,悬架块36侧安装的轴承固定,悬架40侧安装的轴承采用轴向移动方式脱开,新砂带45安装在两个轴固定架43之间,且沿轴II144旋转。本实施例中,轴固定架43采用不锈钢钢板制成,悬架块36、悬架40、锁紧滑动块41采用防锈材料制成,避免新砂带安装部分在使用过程中生锈,进而影响抛光效果。本实施例中,抛光部分包括抛光机构8、加工轴7、抛光瓦39,其中,抛光瓦39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抛光机构8,然后通过手柄将抛光瓦39配合加工轴7进行抛光,在加工轴7的直径发生变化时,更换抛光瓦调整,保证在抛光过程中抛光瓦与加工轴7是完全配合状态;为了改变抛光效果和抛光纹路的深度可以增加抛光机构8的重量,或增加抛光瓦与加工轴7接触面的压力,同时由于抛光瓦39存在在磨损的因素,抛光瓦39采用经硬化处理的轴承钢制成,加强其耐磨强度。本实施例中,齿条非圆齿轮啮合部分包括齿条12、非圆齿轮14、支撑总体2、弹簧111,齿条12 —端与非圆齿轮14连接,且在支撑总体2上相对滑动,另一端与调整杆9连接,调整杆9与偏心轮4连接,从而保证齿条12在与偏心轮4接触过程中相对滚动;弹簧Ill固定在支撑总体2和齿条12之间,用于齿条12复位,保证齿条12每次被推动后快速回到原位,弹簧Ill的拉力大于导轨的摩擦力。本实施例中,齿条12的运动距离决定滑动块21与单向转动轮22直线接触距离;齿条12的运动最大距离与非圆齿轮有齿部分圆周周长有关,已经达到啮合局限将无法运动;所以滑动块21、非圆齿轮14、偏心轮4三者关系是齿条12最大推动距离<非圆齿轮有齿部分周长<滑动块21直线接触距离。本实施例中,非圆齿轮配合部分包括非圆齿轮14、齿轮1115、齿轮II固定架13,非圆齿轮14与齿轮1115 —体结构,齿条12的动力通过非圆齿轮14传递于齿轮1115,并与齿轮II固定架13连接,非圆齿轮14与齿轮1115单向驱动,单向驱动的目的在于齿条12在返回的过程中齿轮1115保持静止不动,非圆齿轮14单向传动给齿轮1115进而间歇回收砂带。本实施例中,齿轮啮合部分包括齿轮118、齿轮I固定架19、齿轮1115、齿轮II固定架13,齿轮118固定在齿轮I固定架19上,齿轮1115固定在齿轮II固定架13上,齿轮118与齿轮II15可围绕自身回转中心做旋转运动,齿轮II15为主动轮和从动轮齿轮I啮合传动,齿轮中心距是齿轮I固定架19与齿轮II固定架13支撑位置之间的距离,齿轮I固定架19紧靠齿轮II固定架13,若调整中心距,则在齿轮I固定架19与齿轮II固定架13接触部位加垫块以调整中心距,进而调节砂带因啮合而带来的变形量,减少断带的可能性;齿轮I固定架19活动式结构,可以适当抬起,便于安装新砂带45从齿轮啮合间隙中穿过。本实施例中,齿轮118和齿轮II15均采用45号钢锻件,加工过程中对齿顶圆角半径和齿根圆角半径采用最大Rmax增加齿轮哨合部位的圆弧面,进而减少砂带被齿轮切断的危险,齿轮加工完成后,进行QPQ (Quench一POlish-Quench)处理可以做到增强表面强度和防锈处理。本实施例中,滑动块滑动部分包括滑动块21、滑动块支撑轴20,滑动块21连接在非圆齿轮15上,并通过非圆齿轮柄拉动滑动块21移动,滑动块支撑轴20支撑滑动块21在其表面进行滑动,滑动块21在移动的同时,单向转动轮22在其直线表面上产生相对滚动,单向转动轮22不断将回收旧砂带卷起,滑动块支撑轴20与齿轮I固定架19过盈配合。本实施例中,滑动块21、滑动块支撑轴20均采用40Cr制成,然后进行QPQ表面处理增加其表面硬度,提高耐磨程度及防锈能力,滑动块支撑轴20表面要求外圆磨削成后再进行QPQ处理。滑动块21与单向转动轮22接触面粗糙度在6. 3左右,滑动块21表面过于光滑或过于粗糙都将不利于砂带的回收。本实施例中,单向转动轮转动部分包括单向转动轮22,单向转动轮22与压紧机构23连接,并与滑动块21接触,在滑动块21来回运动的过程中,单向转动轮22只在滑动块21驱动其回收砂带时做旋转运动,在滑动块21回程时,单向转动轮22停止转动,滑动块21相对单向转动轮22做相对滑动运动,进而实现在滑动块21不脱离单向转动轮22的情况下来回运动,而使砂带间歇性地向同一方向回收;压紧机构23用来调节单向转动轮22与滑动块21接触压紧力以增加单向转动轮22摩擦力,通过调节弹簧1124预紧力调节摩擦力,当摩擦力无法驱动单向转动轮22滚动时,在弹簧1124安装位置增加垫块以提高弹簧1124的预压量即完成调节力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压紧机构部分包括压紧机构23、弹簧1124、弹簧固定架25 ;弹簧1124一端与弹簧固定架25连接,且在弹簧1124内置弹簧导杆防止弹簧1124过长产生摆动,另一端通过销将固定于压紧机构23,弹簧固定架25通过螺钉紧固在悬架I上,拆卸也比较方便。本实施例中,悬架机构部分包括悬架1、紧固螺钉、定位销,悬架I固定于支撑总体2,并通过定位销保证安装垂直度。本实施例中,回收及更换新砂带包括如下步骤1、回收动力传递过程
电机29通过输出轴28将动力输出,并带动同步带轮27和定位盘26将动力分别传给偏心轮4和加工轴7,偏心轮4转动后推动齿条12在支撑总体2上相对滑动,齿条12在运动的过程中带动非圆齿轮14转动,正向转动时非圆齿轮14与齿轮1115同步运动,反向运动时,非圆齿轮14与齿轮1115脱离,齿条12在推动非圆齿轮14运动时,齿轮1115开始转动啮合齿轮118进行转动,将砂带不断的向上夹持输送,非圆齿轮14在转动过程中还带动滑动块21运动,进而带动单向转动轮22转动,使砂带不断的回收卷起,且单向转动轮22运动保证砂带始终保持张紧状态。压紧机构23、弹簧1124、弹簧固定架25有效保证单向转动轮22与滑动块21之间的摩擦力,使砂带的整个回收过程简单连贯高效。2、新砂带更换过程
新砂带45从新砂带安装总成6中拉出,抛光总成8被抬起,新砂带45穿过加工轴7,而后从下压导向轮46与张紧轮10穿过,,经过传动张紧轮16,新砂带45进入齿轮I固定架19,齿轮I固定架19抬起,新砂带45穿过齿轮啮合间隙后,放下齿轮I固定架19,再将新砂带45端穿到单向转动轮22卷起后,并放至压紧机构23内固定,从而完成一次新砂带45的更换过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包括动力源部分、同步带轮和偏心轮机构部分、砂带安装部分、抛光部分、齿条非圆齿轮啮合部分、非圆齿轮配合部分、齿轮啮合部分、滑动块滑动部分、单向转动轮转动部分、压紧机构部分、悬架机构部分;其特征在于,动力源部分与同步带轮连接,同步带轮与偏心轮机构部分连接,偏心轮机构部分与齿条非圆齿轮啮合部分连接,同时同步带轮连接定位盘,带动加工轴旋转;在抛光部分一侧设置有砂带安装部分,非圆齿轮配合部分与齿条非圆齿轮啮合部分连接,齿轮啮合部分与非圆齿轮配合部分连接,滑动块滑动部分与非圆齿轮配合部分连接,单向转动轮转动部分与压紧机构部分连接,且与滑动块滑动部分接触;压紧机构部分与悬架机构部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源部分中,电机固定在机床机身上,并通过输出轴带动同步带轮和定位盘将动力分别传给偏心轮和加工轴;同步带轮安装于输出轴,定位盘与加工轴的法兰定位,驱动加工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同步带轮和偏心轮机构部分中,同步带与偏心同步带轮哨合传动,偏心轮与偏心同步带轮通过偏心轴连接,且在偏心轮上方安装有偏心连接销,偏心轴贯穿轴承,并通过定位销固定于偏心轮机构架,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偏心轮机构架;偏心同步带轮将动力传递给偏心轮,偏心轮转动推动齿条来回运动;偏心同步带轮一端与偏心轴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通过定位销钉过盈连接,其中心孔安装在深沟球轴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新砂带安装部分中,悬架块、悬架分别安装在抛光机构另一端的两侧,悬架块底部安装有轴固定架,悬架上设有锁紧滑动块,锁紧滑动块与轴固定架连接,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锁紧滑动块;两个轴固定架之间安装有轴III,轴固定架内安装有轴承,轴III与轴承间隙配合,悬架块侧安装的轴承固定,悬架侧安装的轴承采用轴向移动方式脱开,新砂带安装在两个轴固定架之间,且沿轴III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抛光部分中,抛光瓦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抛光机构,然后通过抛光总成将抛光瓦配合加工轴进行抛光,在加工轴的直径发生变化时,更换抛光瓦调整,同时由于抛光瓦存在磨损的因素,抛光瓦采用经硬化处理的轴承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齿条非圆齿轮啮合部分中,齿条一端与非圆齿轮啮合,且在支撑总体上相对滑动,另一端与调整杆连接,调整杆与偏心轮连接,从而保证偏心轮推动齿条来回运动;弹簧I固定在支撑总体和齿条之间,弹簧I的拉力大于导轨的摩擦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啮合部分中,齿轮I固定在齿轮I固定架上,齿轮II固定在齿轮II固定架上,齿轮I与齿轮II可围绕自身回转中心做旋转运动,齿轮II为主动轮和从动轮齿轮I啮合传动,齿轮中心距是齿轮I固定架与齿轮II固定架支撑位置之间的距离,齿轮I固定架紧靠齿轮II固定架,若调整中心距,则在齿轮I固定架与齿轮II固定架接触部位加垫块以调整中心距,进而调节砂带因啮合而带来的变形量,减少断带的可能性;齿轮I固定架为活动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块滑动部分中,滑动块连接在非圆齿轮上,并通过非圆齿轮柄拉动滑动块移动,滑动块支撑轴支撑滑动块在其表面进行滑动,滑动块在移动的同时,单向转动轮在其直线表面上产生相对滚动,滑动块支撑轴与齿轮I固定架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单向转动轮转动部分中,单向转动轮与压紧机构连接,并与滑动块接触,在滑动块来回运动的过程中,单向转动轮只在滑动块驱动其回收砂带时做旋转运动,在滑动块回程时,单向转动轮停止转动,滑动块相对单向转动轮做相对滑动运动,进而实现在滑动块不脱离单向转动轮的情况下来回运动,而使砂带间歇性地向同一方向回收;压紧机构用来调节单向转动轮与滑动块接触压紧力以增加单向转动轮摩擦力,通过调节弹簧II预紧力调节摩擦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8所述的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齿条最大推动距离<非圆齿轮有齿部分周长<滑动块直线接触距离。
全文摘要
带状物同步高效回收装置,其中,动力源部分与同步带轮连接,同步带轮与偏心轮机构部分连接,偏心轮机构部分与齿条非圆齿轮啮合部分连接,同时同步带轮连接定位盘,带动加工轴旋转;在抛光部分一侧设置有砂带安装部分,非圆齿轮配合部分与齿条非圆齿轮啮合部分连接,齿轮啮合部分与非圆齿轮配合部分连接,滑动块滑动部分与非圆齿轮配合部分连接,单向转动轮转动部分与压紧机构部分连接,且与滑动块滑动部分接触;压紧机构部分与悬架机构部分连接。本发明采用双齿轮啮合机构,避免在啮合过程中砂带断裂,并采用单向转动轮带动,有效保证机床正常工作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运行新砂带同步回收旧砂带,更节省工时提高工作效率;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24B21/18GK103056757SQ20121057318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贾中仁, 张祝, 陈力航, 曹卫华 申请人:贾中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