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82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除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铝的熔炼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气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铝在熔炼过程中,液态铝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诸如氢气、氧气、水蒸气等炉气,以及产生的一些杂质,这些气体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烧后而产生的。对于目前大多数熔炼厂家使用的电炉来说,炉气的主要成份是氢气,而氢气又是能大量溶解于熔融状态铝液中的气体;铝液中氢气与杂质的共同存在,是导致成形铝棒形成疏松、气孔等缺陷的主要原因。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多数厂家却不采取任何除气除杂的措施,直接将铝液进行后续的铸造,这就导致了在铝液凝固过程中,由于氢气的析出会产生孔隙,不仅会减少铝棒的实际截面积,还可能导致铝棒产生裂纹,破坏铝棒内部的牢固·性,以及降低铝棒的受力性能,在后续热处理中容易出现气泡,造成铝棒出现瑕疵,严重者甚至出现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气设备,以达到使铝液中大大减少氢!气和杂质的含量,提闻招棒品质和力学性能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除气设备,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除气箱、设置于所述除气箱上方的除气盖、立柱和控制系统;所述除气箱设置有除气槽,所述除气盖下端设置有与所述除气槽相对应的石墨转子和加热棒,所述石墨转子为中空结构,所述石墨转子和所述加热棒均置于所述除气槽内;所述除气盖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石墨转子转动的驱动电机、悬臂和供气站,所述悬臂通过螺栓与所述除气盖相连接,所述供气站的一端与所述石墨转子的顶端通过气管相连通;所述立柱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悬臂相连接,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控制所述悬臂带动所述除气盖上下运动;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升降机构电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和升降机构,所述控制系统还设置有启动开关和报警器。优选的,所述除气槽为两个,其中一个为入料除气槽,另一个为出料除气槽,所述入料除气槽和出料除气槽的连接处设置有流道。优选的,所述入料除气槽的外侧连接有入料槽,所述出料除气槽的外侧连接有出料槽,所述入料槽与所述出料槽的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加热棒为四根,其中两根置于所述入料除气槽内,另两根置于所述出料除气槽内。[0014]优选的,所述除气盖下端还设置有一测温计,所述测温计探头置于所述出料除气槽内。优选的,所述除气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柱,所述除气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导柱相适配的导套。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气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气设备,将一定流量的惰性气体通过中空的石墨转子注入铝液中,并通过石墨转子的旋转将注入的惰性气体打散成微小的气泡,气泡在铝液中均匀地分散,并逐渐扩散、上升,利用气泡的表面张力将大部分氢气和杂质一并带至铝液的表面,使流出的铝液中氢气和杂质的含量明显减少,大大降低了铝棒出现疏松、气孔、气泡等的现象,提高了铝棒的质量和力学性能,增加了铝棒的成品率,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除气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除气设备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除气设备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标号表示部件的名称I、底座2、除气箱3、除气盖4、立柱5、控制系统 6、入料除气槽 7、出料除气槽 8、入料槽9、出料槽 10、石墨转子 11、加热棒12、测温计13、驱动电机 14、悬臂15、供气站16、导柱17、导套18、升降气19、启动开关 20、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除气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I、设置于底座I上的除气箱2、设置于除气箱2上方的除气盖3、立柱4和控制系统5 ;除气箱2设置有两除气槽,其中一个为入料除气槽6,另一个为出料除气槽7,入料除气槽6和出料除气槽7的连接处设置有流道(附图未标注);入料除气槽6的外侧连接有入料槽8,出料除气槽7的外侧连接有出料槽9,入料槽8与出料槽9的尺寸相等;除气盖3下端设置有分别与入料除气槽6和出料除气槽7相对应的两石墨转子10,且两石墨转子10分别置于入料除气槽6和出料除气槽7内,石墨转子10为中空结构;除气盖3下端还设置有四根加热棒11,其中两根置于入料除气槽6内,另两根置于出料除气槽7内;除气盖3下端还设置有一测温计12,测温计12置于出料除气槽7内。除气盖3上端分别设置有驱动两石墨转子10转动的两驱动电机13、一悬臂14和一供气站15,悬臂14通过螺栓与除气盖3相连接,供气站15的一端与石墨转子10的顶端通过气管相连通;除气盖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柱16,除气箱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导柱16相适配的导套17。立柱4位于底座I的一侧,立柱4上设置有升降气缸18,升降气缸18与悬臂14相连接,并通过升降气缸18控制悬臂14带动除气盖3上下运动。控制系统5分别与两驱动电机13和升降气缸18电连接,并控制两驱动电机13和升降气缸18,控制系统还设置有启动开关19和报警器20。工作时,除气盖3盖于除气箱2上,铝液经入料槽8流入入料除气槽6内,并通过流道流入出料除气槽7内,按动启动开关19,供气站15通过气管向石墨转子10输入惰性气体,石墨转子10在驱动电机13的驱动下转动,并逐渐将惰性气体注入铝液中,石墨转子10将惰性气体打散成微小的气泡,气泡由入料除气槽6和出料除气槽7底部不断向上扩散,由于气泡的表面附有张力,因此铝液中的大部分氢气和杂质被气泡表面吸附,并随气泡一起上升至铝液表面上,待整个除气除杂过程完成后,控制系统5控制升降气缸18上升,使悬臂14带动除气盖3上升,人工将入料除气槽6和出料除气槽7表面的氢气和杂质的混合物去除掉,升降气缸18再下降,悬臂14带动除气盖3下降,并盖于除气箱2上,导柱16在除气盖3的带动下插入导套17内,以防止除气盖3位置的偏移。 四根加热棒11分别对铝液进行加热,以确保除气除杂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要求,并通过测温计12测得;整个过程通过控制系统5各个参数的控制,如出现错误,报警器20将会自动报警,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查看。铝液由出料槽9流出后可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无需再增加其他设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除气设备,将一定流量的惰性气体通过中空的石墨转子注入铝液中,并通过石墨转子的旋转将注入的惰性气体打散成微小的气泡,气泡在铝液中均匀地分散,并逐渐扩散、上升,利用气泡的表面张力将大部分氢气和杂质一并带至铝液的表面,再经过人工将氢气和杂质的混合物清理掉,使流出的铝液中氢气和杂质的含量明显减少,大大降低了铝棒出现疏松、气孔、气泡等的现象,提高了铝棒的质量和力学性能,增加了铝棒的成品率,为企业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此设备操作简单,安全节能,由于铝液分别经入料除气槽和出料除气槽的双重除气除杂,使其除气除杂的效果更加显著。对所公开的一种除气设备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除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除气箱、设置于所述除气箱上方的除气盖、立柱和控制系统; 所述除气箱设置有除气槽,所述除气盖下端设置有与所述除气槽相对应的石墨转子和加热棒,所述石墨转子为中空结构,所述石墨转子和所述加热棒均置于所述除气槽内; 所述除气盖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石墨转子转动的驱动电机、悬臂和供气站,所述悬臂通过螺栓与所述除气盖相连接,所述供气站的一端与所述石墨转子的顶端通过气管相连通; 所述立柱位于所述底座的ー侧,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悬臂相连接,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控制所述悬臂带动所述除气盖上下运动;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升降机构电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和升降机构,所述控制系统还设置有启动开关和报警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除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槽为两个,其中ー个为入料除气槽,另ー个为出料除气槽,所述入料除气槽和出料除气槽的连接处设置有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除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除气槽的外侧连接有入料槽,所述出料除气槽的外侧连接有出料槽,所述入料槽与所述出料槽的规格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除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为四根,其中两根置于所述入料除气槽内,另两根置于所述出料除气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除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盖下端还设置有ー测温计,所述测温计探头置于所述出料除气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除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柱,所述除气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导柱相适配的导套。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除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气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气设备,包括底座、设于其上的除气箱、设于除气箱上方的除气盖、立柱和控制系统;除气箱设有除气槽,除气盖下端设有石墨转子和加热棒;除气盖上端设有驱动石墨转子转动的驱动电机、悬臂和供气站,供气站一端与石墨转子顶端通过气管连通;立柱位于底座的一侧,立柱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悬臂相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驱动电机和升降机构电连接,并控制驱动电机和升降机构。利用石墨转子的旋转将注入铝液中的惰性气体打散成微小的气泡,气泡均匀分散并逐渐扩散、上升,将大部分氢气和杂质一并带至铝液的表面,使流出的铝液中氢气和杂质的含量明显减少,降低铝棒出现疏松、气孔等现象,提高其质量和力学性能。
文档编号C22B21/06GK202576521SQ20122011611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刘波 申请人:昆山市超群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