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软板磨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28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面软板磨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件表面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软板磨板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采用一种磨单面的磨板机构,其主要结构包括机身、输送皮带、磨刷、压辘及喷淋等。工作时,板件由输送皮带输送,经过磨刷及压辘,使磨刷摩擦板面对板件进行表面处理。 由于现有上述磨板机构一次仅能磨单面的特点,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每次仅能研磨板件的单面,板件需双面研磨时,需人工经过复杂操作后再磨另一面,而且机组配置长,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面软板磨板机,以便于快捷、高效的对板件两面先后进行研磨处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面软板磨板机,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上的磨刷机构以及与所述磨刷机构两侧对应衔接用于板件运输的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磨刷机构包括通过转动轴张紧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输送皮带和布设在所述输送皮带表面一侧的压辘、磨刷及喷淋,所述磨刷机构包括用于研磨板件第一表面的第一磨刷机构以及用于研磨板件第二表面的第二磨刷机构;第一磨刷机构沿输送皮带表面的一端与第二磨刷机构沿输送皮带表面的一端对应衔接而将板件从第一磨刷机构牵引至第二磨刷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磨刷机构沿输送皮带表面的一端与第二磨刷机构沿输送皮带表面的一端成一直线对应衔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磨刷机构沿输送皮带表面与第二磨刷机构的输送皮带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磨刷机构以及第二磨刷机构的输送皮带表面一侧且相对于待研磨的板件表面,均分别对应设置若干个数量的压辘、磨刷及喷淋,所述喷淋的喷口指向输送皮带表面待研磨的板件表面。进一步地紧靠所述磨刷的旁边设置所述喷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磨刷机构中压辘、磨刷及喷淋设置于输送皮带表面下侧对板件下表面进行研磨,板件由压辘支撑且与输送皮带共同输送;第二磨刷机构中压辘、磨刷及喷淋设置于输送皮带表面上侧对板件上表面进行研磨,板件由输送皮带支撑且与压辘共同输送。进一步地所述磨刷和压辘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压辘外圆周表面与所述输送皮带表面接触,所述磨刷与所述输送皮带表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压辘外圆周表面的线速度和所述输送皮带的输送速度相同。[0013]进一步地所述压辘外圆周表面有软性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软性组件是海绵。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对板件两面先后进行研磨处理的机构,板件需双面研磨时,不需人工翻面后再研磨另一面,而且磨板机构配置更紧凑,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软板磨板机包括机身I、设置在机身I上的·磨刷机构2,以及与所述磨刷机构2两侧对应衔接用于板件运输的输入机构3和输出机构4,所述磨刷机构2包括用于研磨板件第一表面的第一磨刷机构21以及用于研磨板件第二表面的第二磨刷机构22,第一磨刷机构21沿输送皮带表面的一端与第二磨刷机构22沿输送皮带表面的一端对应衔接而将板件从第一磨刷机构21牵引至第二磨刷机构22。输入机构3上输送面31的右端所述第一磨刷机构21沿输送皮带212表面的左端在同一平面上衔接,这样板件就可以平稳输送到第一磨刷机构21上。第一磨刷机构21包括通过转动轴211张紧设置在所述机身I上的输送皮带212和布设在所述输送皮带212表面一侧的压辘213、磨刷214及喷淋215。所述压辘213用于支撑板件,压辘213的外圆周表面与所述输送皮带212表面接触,较佳的,压辘213外圆周表面的线速度和输送皮带212的输送速度相同,以保证板件在传送过程中,板件上、下表面的速度相同,而且压辘213成中轴线与所述转动轴211的轴线平行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212表面的下方,同时压辘213的外圆周表面设有软性组件,用来改善压辘213表面的粗糙度和柔软度,较佳地,软性组件是海绵,这样可以避免板件与压辘213的刚性接触而导致损坏板件。所述磨刷214用来研磨板件表面,磨刷214成中轴线与所述转动轴211的轴线平行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212表面的下方,磨刷214的摩擦面与所述输送皮带212表面接触,这样可以保证板件研磨充分。所述喷淋215用于将水喷射在板件表面,喷淋215的喷口指向输送皮带212的表面并设置在磨刷214的旁边,更好的,在所述磨刷214两侧各设置一个喷淋215,喷淋215与所述输送皮带212表面间隔一定距离,这样喷射出来的水可以充分雾化后再喷射在板件表面,以保证达到优良的喷涂效果,使板件下表面充分研磨。第二磨刷机构22沿第一磨刷机构21中输送皮带212表面对称设置,第二磨刷机构22包括通过转动轴221张紧设置在所述机身I上的输送皮带222和布设在所述输送皮带222表面一侧的压辘223、磨刷224及喷淋225。所述压辘223、磨刷224及喷淋225相对于沿输送皮带222上表面的布置与第一磨刷机构21中所述压辘213、磨刷214及喷淋215相对于沿输送皮带212下表面的布设,除方向不同之外其它均相同,因此不作赘述。第二磨刷机构22沿输送皮带222表面的左端与第一磨刷机构21沿输送皮带212表面的右端成一直线对应衔接,这样板件在第一磨刷机构21进行下表面研磨结束后,可以顺利平稳的进入第二磨刷机构22进行上表面的研磨,保证板件上表面的充分研磨。[0022]输出机构4上的输出面41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磨刷机构22沿输送皮带222表面的右端在同一平面上衔接,输出机构4上的输出面41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磨刷机构22沿输送皮带222表面的右端之间设有磨刷5,所述磨刷5的外圆与输送皮带222表面相切,板件经过第二磨刷机构22进行上表面研磨结束后,下表面再次经过磨刷5的磨刷,消除板件下表面与输送皮带222表面接触时的附着力,这样板件双面研磨结束后,顺利脱离第二磨刷机构22,平稳的输出到输出机构4上。综上,具体实现时,板件先从输入机构3上平稳输送到第一磨刷机构21上,通过压辘213的外圆周表面和输送皮带212表面的压紧摩擦作用使板件平稳移动,进行下表面研磨后,顺利平稳的进入第二磨刷机构22上,通过压辘223的外圆周表面和输送皮带222表面的压紧摩擦作用使板件平稳移动,进行上表面的研磨,最后顺利脱离第二磨刷机构22平稳的输出到输出机构4上。本实施例中,第一磨刷机构21和第二磨刷机构22沿两者输送皮带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且成直线。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磨刷机构21和第二磨刷机构22沿两者输送皮带表面·还可以成一定角度衔接,而不仅限于上述沿两者输送皮带表面成一直线衔接;且可以位于不同平面。另外,第一磨刷机构21和第二磨刷机构22位置可互换,从而先对板件上表面研磨,再进行下表面研磨。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面软板磨板机,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上的磨刷机构以及与所述磨刷机构两侧对应衔接用于板件运输的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磨刷机构包括通过转动轴张紧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输送皮带和布设在所述输送皮带表面一侧的压辘、磨刷及喷淋,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刷机构包括用于研磨板件第一表面的第一磨刷机构以及用于研磨板件第二表面的第二磨刷机构;第一磨刷机构沿输送皮带表面的一端与第二磨刷机构沿输送皮带表面的一端对应衔接而将板件从第一磨刷机构牵引至第二磨刷机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面软板磨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刷机构沿输送皮带表面的一端与第二磨刷机构沿输送皮带表面的一端成一直线对应衔接。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面软板磨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刷机构沿输送皮带表面与第二磨刷机构的输送皮带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面软板磨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刷机构以及第二磨刷机构的输送皮带表面一侧且相对于待研磨的板件表面,均分别对应设置若干个数量的压辘、磨刷及喷淋,所述喷淋的喷口指向输送皮带表面待研磨的板件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软板磨板机,其特征在于,紧靠所述磨刷的旁边设置所述喷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软板磨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刷机构中压辘、磨刷及喷淋设置于输送皮带表面下侧对板件下表面进行研磨,板件由压辘支撑且与输送皮带共同输送;第二磨刷机构中压辘、磨刷及喷淋设置于输送皮带表面上侧对板件上表面进行研磨,板件由输送皮带支撑且与压辘共同输送。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面软板磨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刷和压辘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压辘外圆周表面与所述输送皮带表面接触,所述磨刷与所述输送皮带表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面软板磨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辘外圆周表面的线速度和所述输送皮带的输送速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面软板磨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辘外圆周表面有软性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软板磨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组件是海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面软板磨板机,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上的磨刷机构以及与所述磨刷机构两侧对应衔接用于板件运输的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磨刷机构包括通过转动轴张紧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输送皮带和布设在所述输送皮带表面一侧的压辘、磨刷及喷淋,所述磨刷机构包括用于研磨板件第一表面的第一磨刷机构以及用于研磨板件第二表面的第二磨刷机构;第一磨刷机构沿输送皮带表面的一端与第二磨刷机构沿输送皮带表面的一端对应衔接而将板件从第一磨刷机构牵引至第二磨刷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对板件两面先后进行研磨处理的机构,当板件需双面研磨时,不需人工翻面后再研磨另一面,而且磨板机构配置更紧凑,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4B37/08GK202572117SQ20122014887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陈德和 申请人:宇宙电路板设备(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