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拉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572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拉管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拉管车,尤其涉及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气动拉管车。
背景技术
国内的离心浇铸钢管企业使用的拉管机为液压拉管机和普通的电动卷扬机,液压拉管机均是采购国外的设备,价格高昂,而且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系数低。电动卷扬机在潮湿,粉尘等不利条件下工作易烧坏,易引发事故。在拉管作业时,电动卷扬机无过载保护,易将模具和模具中的工件拉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拉管车,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并可以通过绞车来调节进气压大小,从而控制牵引力的大小,避免在拉管作业时将模具拉坏。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动拉管车,包括机架、气动液压升降装置、气动绞车和行走轮,所述气动液压升降装置和气动绞车安装于机架上,所述行走轮安装于机架的底部,所述行走轮与气动绞车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气动绞车上设有气动叶片式马达和牵引机。上述的气动拉管车,其中,所述气动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泵、调节阀板和溢流阀,所述液压泵为柱塞泵,所述溢流阀输出压力为60-63Mpa。上述的气动拉管车,其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升降平台。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零排放无污染,通过绞车来调节进气压并控制牵引力的大小,避免在拉管作业时将模具拉坏,从而可广泛用于离心浇铸钢管行业。

图I为本实用新型气动拉管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气动绞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升降装置 11液压泵 12控制装置20气动绞车 21绞车体 30行走轮40机架41升降平台50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16]请参见图1,图2和图3,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拉管车包括安装在机架40底部的行走轮3,气动绞车20安装在机架40上,升降装置10安装在机架40上,升降平台41安装在机架上,气动绞车20通过调节进气压力控制牵引力大小,升降装置10随时通过对升降平台41高度的调节保障工件安全并通过升降装置中的液压泵给升降平台的升降提供动力;如图2所示,气动液压升降装置10包括安装在微型液压泵11上的气动马达50以及控制装置12,控制装置12由调节阀板和溢流阀组成,调节阀板上两个输入孔与升降平台41连接,采用气动叶片式马达50通过调节空气压力保证液压泵11输出压力;如图3所示,气动绞车20包括安装在绞车体21上的换挡装置、牵引机和气动马达50,换挡手柄在牵引位置时绞车可进行拉管作业,绞车将钢管完全拉至平台时,通过换挡装置将手柄换到行走位置,从而使整机得以安全运输。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拉管车,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零排放无污染,通过绞车来调节进气压并控制牵引力的大小,避免在拉管作业时将模具拉坏,从而可广泛用于离心浇铸钢管行业。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拉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40)、气动液压升降装置(10)、气动绞车(20)和行走轮(30),所述气动液压升降装置(10)和气动绞车(20)安装于机架(40)上,所述行走轮(30)安装于机架(40)的底部,所述行走轮(30)与气动绞车(20)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气动绞车(20)上设有气动叶片式马达和牵引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动拉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液压升降装置(10)包括液压泵(11)、调节阀板和溢流阀,所述液压泵(11)为柱塞泵,所述溢流阀输出压力为60_63Mpao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气动拉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40)上设置有升降平台(4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拉管车,包括机架、气动液压升降装置、气动绞车和行走轮,所述气动液压升降装置和气动绞车安装于机架上,所述行走轮安装于机架的底部,所述行走轮与气动绞车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气动绞车上设有气动叶片式马达和牵引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拉管车,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能起到安全,防爆的作用,通过绞车来调节进气压并控制牵引力的大小,避免在拉管作业时将模具拉坏,从而可广泛用于离心浇铸钢管行业。
文档编号B22D13/02GK202571232SQ2012201606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缪煜, 季郁峰, 顾建新 申请人:如东宏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