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提高高精度铜带材成材率的石墨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用于提高高精度铜带材成材率的特种表面石墨模。
背景技术:
高精度铜带材铸坯自保温炉水平连铸拉出后,由于铸坯表层存在二次结晶组织,属于不良组织,在带材加工过程中必须去除。然而,在水平连铸时,因铜合金铸坯表面线收缩率较大,铸坯表面中间部位比两边收缩较多,因而从铸坯横断面看,呈“凹”字形状,中间低,两边高,铸坯发生翘曲,使用现有石墨模拉铸的铸坯横向厚差较大,在后面的铣削过程中,又必须以上表面中间最低点为标准确定铣削深度,这样,会造成铸坯两边铣削量大而中间较少,降低产品成材率,造成无效的铣削量大大增加,在増加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对产品的品质造成了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高精度铜带材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成材率低的问题提供ー种用于提高高精度铜带材成材率的特种表面石墨模,其目的是在无需改变原有生产エ艺,对铸坯、成品质量无任何影响,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铸坯横断面形状,从而大大降低铣削量,提高产品成材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提闻闻精度铜带材成材率的石墨ネ旲,其中石墨ネ旲的ー个表面是带有一定加工弧度S的凹形。所述的加工弧度0. Imm ^8^0. 8mm。所述的加工弧度优选为0. 3mm ^8^0. 5mm。具有上述特殊结构的该种石墨模能够缓解铸坯的翘曲程度,减小铸坯的横向厚差,在相同铣削深度下,不仅能更多去除铸坯表面的不良组织,而且能大大降低铣削量,提高产品成材率。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图I为现有石星ネ旲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采用现有石墨模拉铸的铸坯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拉铸的铸坯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I和图2所示结构结合可知,采用现有石墨模拉铸的铸坯横截面,铸坯横截面存在明显的横向厚度差,在后面的铣削过程中,会造成铸坯两边铣削量大而中间较少,降低产品成材率,造成无效的铣削量大大增加,在増加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对产品的品质造成一定影响。由图3和图4所不结构结合可知,该种提闻闻精度铜带材成材率的石墨丰旲,其中ー个表面是带有一定加工弧度S的凹形,加工弧度0. Imm彡6彡0.8mm,优选为 0. 3mm ^ 8 < 0. 5mm。采用本实用新型特种表面石墨模后拉铸的铸坯横截面,铸坯横截面横向厚度差基本消失。能够缓解铸坯的翘曲程度,减小铸坯的横向厚差,在相同铣削深度下,不仅能更多去除铸坯表面的不良组织,而且能大大降低铣削量,提高产品成材率。
权利要求1.一种提闻闻精度铜带材成材率的石墨|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旲的一个表面是带有一定加工弧度S的凹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提高高精度铜带材成材率的石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弧度0. Imm ≤8≤0. 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高精度铜带材成材率的石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弧度优选为0. 3mm≤8≤0. 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高精度铜带材成材率的石墨模,石墨模的一个表面是带有一定加工弧度δ的凹形,加工弧度优选为0.3mm≤δ≤0.5mm。具有上述特殊结构的该种提高高精度铜带材成材率的石墨模能够缓解铸坯的翘曲程度,减小铸坯的横向厚差,在相同铣削深度下,不仅能更多去除铸坯表面的不良组织,而且能大大降低铣削量,提高产品成材率。
文档编号B22D11/059GK202571217SQ2012201606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罗继华, 杨春泰, 宣夕文, 赵莉, 马震寰, 杨祥生 申请人: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