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托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心磨床进行通磨加工的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管类或轴类零件进行磨削加工的树脂托板。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类零件加工中通磨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磨削加工,特别是轴类及管类工件往往需要磨削加工,在磨削过程中托板尤为重要,它在磨削过程中起到轴向定位作用,且工件沿着托板的接触平面轨迹前进,在无心磨床磨削加工精度较低的工件时常用的托板有TlO料及YG8料与45料铜焊而成的托板,当然还有其它材料,而这些材料制作的托板只能加工精度要求较低的工件,如果加工精度要求较高(Ra0.1以下)的工件,则工件表面极易在托板工作面上划伤或拉伤,致使工件外观及粗糙度不合格而报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树脂托板,该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树脂托板加工简单且成本较低,使用效果非常好,效率高,简便实用,特别实用于批量精度要求较高(Ra0.1以上)的生产中,更换方便,经久耐用,较好地解决了轴类及管类零件在磨削过程中表面划伤及拉伤等,使磨削加工的零件合格率大大提高,同时也解决了由于轴类及管类零件在磨削过程中表面不被划伤或拉伤致使零件报废,大大降低了成本,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树脂托板,包括托板本体,该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树脂托板还包括一树脂层体,该树脂层体设置在所述托板本体上。作为优选,所述树脂托板本体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树脂层体上设置有与该凹槽对应的插脚,该插脚插入所述凹槽内。作为优选,所述树脂托板本体为45钢。作为优选,所述树脂层体为PVDF层体或特氟龙层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应用较软的树脂与托板本体结合起来制成树脂托板,加工简单且成本较低,使用效果非常好,效率高,简便实用,特别实用于批量精度要求较高(Ra0.1以上)的生产中,更换方便,经久耐用,较好地解决了轴类及管类零件在磨削过程中表面划伤及拉伤等,使磨削加工的零件合格率大大提高,同时也解决了由于轴类及管类零件在磨削过程中表面不被划伤或拉伤致使零件报废,大大降低了成本,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的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树脂托板,包括托板本体I和树脂层体3,树脂层体3为树脂条。托板本体I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2,树脂层体3上设置有与该凹槽2对应的插脚,该插脚插入凹槽2内。托板本体I可以为45钢。树脂层体3可以为PVDF层体或特氟龙层体,也可以为其它树脂层体。树脂层体3加工成型后卡入托板本体I的凹槽2内,凹槽2的两边凸起部分将插脚卡紧不让其松动即可,然后在平磨上将树脂层体(树脂条)3的工作面加工到规定要求即可使用;插脚和凹槽2必须在加工后配合较好,且凹槽2两边的夹持部分的余量必须较合适,这样加工出的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树脂托板使用起来效果更为理想。树脂层体3及托板本体I可根据轴类及管类零件的长短及外径大小来确定托板的长短和厚度,根据无心磨床的中心高来确定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托板的高度,这样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托板使用效果更佳,更能保证零件在加工时不被划伤等,这样既可以保证零件的外观又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上述实施方式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还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转换、转化、变化或替代,以及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托板,包括托板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托板还包括一树脂层体,该树脂层体设置在所述托板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本体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树脂层体上设置有与该凹槽对应的插脚,该插脚插入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本体为45钢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体为PVDF层体或特氟龙层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体为树脂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树脂托板,涉及一种机械零件,包括托板本体,该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托板还包括一树脂层体,该树脂层体设置在所述托板本体上。与现有的托板(合金托板)相比,本实用新型保护的管类或轴类零件磨削加工的树脂托板加工简单且成本较低,使用效果非常好,效率高,简便实用,特别实用于批量精度要求较高(Ra0.1以上)的生产中,更换方便,经久耐用,较好地解决了轴类及管类零件在磨削过程中表面划伤及拉伤等,使磨削加工的零件合格率大大提高,同时也解决了由于轴类及管类零件在磨削过程中表面不被划伤或拉伤致使零件报废,大大降低了成本,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B24B5/18GK203156471SQ20122034606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何大刚 申请人: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