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研磨棒的进料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77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加工研磨棒的进料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研磨棒的进料架机构。
背景技术
生产加工研磨棒时将研磨棒送入无心磨床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没有杂质,一般在无心磨床的一侧都会设置进料架机构,研磨棒通过进料架机构送入无心磨床内进行加工,但是由于进料机构上的取料板设计的不是很合理,取料后再送料的时候不是很顺畅,经常出现取料的时候研磨棒从取料板上滑落的情况,影响产品的加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研磨棒的进料架机构,能够保证研磨棒顺利的送入无心磨床内进行加工,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加工研磨棒的进料架机构,包括支架、转轴,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红外感应器且底部固定若干个汽缸,其中所述支架的其中一侧固定设置若干个支撑板,所述转轴通过带座轴承固定在每个支撑板上;所述转轴上固定若干个取料板且通过每个连杆与每个所述汽缸连接;每个所述取料板上均固定设置滑杆且一端开设槽口。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取料板的另一端设置成钩状,放置取料板在取料的时候将研磨棒滑落到地面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上固定四个所述取料板。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感应器发出信号使汽缸通过连接杆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上的取料板随着转动将位于支架旁的收集架上的研磨棒取出,由于取料板上设置滑杆,更加迅速的使研磨棒滑落到取料板上设置的槽口内,然后将研磨棒送入无心磨床内进行加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取料并保证研磨棒顺利的送入无心磨床内进行加工,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右视图;其中1-支架、2-汽缸、3-红外感应器、4-转轴、5-取料板、6-滑杆、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加工研磨棒的进料架机构,包括支架1、转轴4,所述支架I的一端固定红外感应器3且底部固定三个汽缸2,其中所述支架I的其中一侧固定设置四个支撑板7,所述转轴4通过带座轴承固定在每个支撑板7上;所述转轴4上固定四个取料板5且通过每个连杆8与每个所述汽缸2连接;每个所述取料板5上均固定设置滑杆6且一端开设槽口 ;其中所述取料板5的另一端设置成钩状。本实施例滑杆6的设置是为了使研磨棒更迅速的滑落到取料板5设置的槽口内。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制作简单,自动取料并保证研磨棒顺利的送入无心磨床内进行加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加工研磨棒的进料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I)、转轴(4),所述支架(O的一端固定红外感应器(3)且底部固定若干个汽缸(2),其中所述支架(I)的其中一侧固定设置若干个支撑板(7),所述转轴(4)通过带座轴承固定在每个支撑板(7)上;所述转轴(4 )上固定若干个取料板(5 )且通过每个连杆(8 )与每个所述汽缸(2 )连接;每个所述取料板(5)上均固定设置滑杆(6)且一端开设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研磨棒的进料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板(5)的另一端设置成钩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研磨棒的进料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上固定四个所述取料板(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研磨棒的进料架机构,包括支架、转轴,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红外感应器且底部固定若干个汽缸,其中所述支架的其中一侧固定设置若干个支撑板,所述转轴通过带座轴承固定在每个支撑板上;所述转轴上固定若干个取料板且通过每个连杆与每个所述汽缸连接;每个所述取料板上均固定设置滑杆且一端开设槽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取料并保证研磨棒顺利的送入无心磨床内进行加工,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4B5/35GK202861919SQ20122047174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万爱平 申请人:泰州市信远特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