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退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599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磁加热退火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电磁加热退火炉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加热退火炉,用于补偿导线的退火工序。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补偿导线的退火工序,一般是用电炉丝加热,即在瓷管外缠绕炉丝,通过瓷管加热对电线加热退火,其不足之处为效率低、能耗大,工作不稳定。发明内容[000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退火炉。[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加热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中空的铁芯、耐热线圈、热电偶、矩形壳体,中频功率放大器、温度控制器,在所述铁芯的外端面上,间隔缠绕二组耐热线圈,二组耐热线圈设置在所述矩形壳体内,二个所述热电偶的一端分别依次穿过矩形壳体上设有的二个通孔、每组耐热线圈上的线圈间隙置于铁芯上设有的二个盲孔中;电路连接为热电偶通过温度控制器依次与中频功率放大器、耐热线圈连接。[0005]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改用电磁加热后,电能的消耗降低了 30 %,退火的温度也稳定了,控制的精度可以达到正负I度,达到了环保和节能的效果。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 所示电磁加热退火炉,包括矩形中空的铁芯1、耐热线圈2、热电偶3、矩形壳体4,中频功率放大器、温度控制器,在铁芯I的外端面上,间隔缠绕二组耐热线圈2,二组耐热线圈2设置在矩形壳体4内,二个热电偶3的一端分别依次穿过矩形壳体4上设有的二个通孔4-1、每组耐热线圈2上的线圈间隙置于铁芯I上设有的二个盲孔1-1中;电路连接为热电偶3通过温度控制器依次与中频功率放大器、耐热线圈2连接。[0010]工作原理采用中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的交流电流,通过耐热线圈,产生磁场,使矩形中空的铁芯产生涡流,使铁芯变红产生温度,热电偶测试温度,用温度控制器来调整温度,温度最高可达到650度,精度在正负I度,补偿导线在矩形中空的铁芯内进行退火。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加热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中空的铁芯(I)、耐热线圈(2)、热电偶(3)、矩形壳体(4),中频功率放大器、温度控制器,在所述铁芯(I)的外端面上,间隔缠绕二组耐热线圈(2),二组耐热线圈(2)设置在所述矩形壳体(4)内,二个所述热电偶(3)的一端分别依次穿过矩形壳体(4)上设有的二个通孔(4-1)、每组耐热线圈(2)上的线圈间隙置于铁芯(I)上设有的二个盲孔(1-1)中;电路连接为热电偶(3)通过温度控制器依次与中频功率放大器、耐热线圈(2)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加热退火炉。包括矩形中空的铁芯、耐热线圈、热电偶、矩形壳体,中频功率放大器、温度控制器,在铁芯的外端面上间隔缠绕二组耐热线圈,二组耐热线圈设置在矩形壳体内,二个热电偶的一端分别依次穿过矩形壳体上设有的二个通孔、每组耐热线圈上的线圈间隙置于铁芯上设有的二个盲孔中;电路连接为热电偶通过温度控制器依次与中频功率放大器、耐热线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改用电磁加热后,电能的消耗降低了30%,退火的温度也稳定了,控制的精度可以达到正负1度,达到了环保和节能的效果。
文档编号C21D1/26GK202865268SQ20122059305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樊涛春, 刘振津, 范建国, 王铁成 申请人:天津市信九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