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超声波磁流变复合研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磁流变复合研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化加工生产中,微小件用得越来越多,往往对于这类微小件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由于抛光区域较小,传统的抛光设备已难以达到理想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如专利号为201120445181.0的超声波复合研抛装置是一种利用超声波与磁流变复合的抛光装置,虽然比起传统的抛光设备效率有所提高,但实验证明该专利所涉及设备对工件抛光后,工件表面局部仍有未被抛光到的毛刺。又如专利号为201220035609.9的挤压塑性磁流变液抛光装置在抛光效果方面有所改进,但仍存在操作复杂等问题。如何设计出一种操作简单,能对工件表面进行全方位抛光的设备就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波磁流变复合研抛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对微小件的抛光效率低下,操作复杂,表面粗糙度不达标的问题。为达到所述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声波磁流变复合研抛装置,由底座、三相定子绕组、研抛容器、上导磁板、超声换能器、下导磁板、驱动电机组成,下导磁板、驱动电机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研抛容器内壁附有超声换能器,所述三相定子绕组上下分别设有上导磁板、下导磁板,所述研抛容器内设有磁流变液。优选的,所述研抛容器外侧设有三相定子绕组;通过改变电流改变磁场方向,进而改变磁流变液产生切削力的方向,使工件各个部位都能被抛光到。优选的,所述研抛容器通过下导磁板与驱动电机相连;研抛容器与电机一同旋转,容器中的磁流变液与交变磁场产生相对运动,切削力大大增加,使抛光更彻底。优选的,所述底座为楔形;使整个装置更稳定。优选的,所述上导磁板上设有手提环;使开启装置更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抛光彻底,效率高,操作方便,安全稳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磁流变复合研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超声波磁流变复合研抛装置,它由底座1、三相定子绕组2、研抛容器3、上导磁板6、超声换能器7、下导磁板9、驱动电机10组成,所述下导磁板9、驱动电机10均固定在底座I上,所述研抛容器3内壁附有超声换能器7,所述三相定子绕组2上下分别设有上导磁板6、下导磁板9,所述研抛容器3内设有磁流变液4,所述研抛容器3外侧设有三相定子绕组2,所述研抛容器3通过下导磁板9与驱动电机10相连,所述底座I为楔形,所述上导磁板6上设有手提环5。实施过程:手握手提环5,打开上导磁板6,将磁流变液4、工件8放入研抛容器3内,给三相定子绕组2通交流电,产生交变磁场,磁流变液4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形成半固体,同时让超声换能器7工作,对研抛容器3内的物体振动,使工件8上下运动,此时驱动电机10带动研抛容器3 —起转动,使磁流变液4与交变磁场产生相对运动,切削力大大增加,三相定子绕组2产生的交变磁场方向随时改变,使得工件8各个部位都得到充分抛光,整个研抛装置固定在底座上,工作时安全可靠。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超声波磁流变复合研抛装置由底座(I)、三相定子绕组(2)、研抛容器(3)、上导磁板(6)、超声换能器(7)、下导磁板(9)、驱动电机(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磁板(9)、驱动电机(10)均固定在底座⑴上,所述研抛容器(3)内壁附有超声换能器(7),所述三相定子绕组(2)上下分别设有上导磁板(6)、下导磁板(9),所述研抛容器(3)内设有磁流变液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磁流变复合研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抛容器(3)外侧设有三相定子绕组(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磁流变复合研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抛容器(3)通过下导磁板(9)与驱动电机(10)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磁流变复合研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为楔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磁流变复合研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磁板(6)上设有手提环(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磁流变复合研抛装置,由底座、三相定子绕组、研抛容器、上导磁板、超声换能器、下导磁板、驱动电机组成,下导磁板、驱动电机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研抛容器内壁附有超声换能器,所述三相定子绕组上下分别设有上导磁板、下导磁板,所述研抛容器内设有磁流变液。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抛光彻底,效率高,操作方便,安全稳定。
文档编号B24B1/04GK203031388SQ20132004982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7日
发明者翁燕, 王鸿云, 许智强, 周杰海, 马焕鹏, 郑洋洋 申请人:浙江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