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清屑的砂布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46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易于清屑的砂布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布轮,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清屑的砂布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砂布轮结构,存在容易腐蚀生锈、使用寿命短的技术缺陷,为此人们在砂布轮结构中的上扣外表面安装了一层砂布盖,但安装了砂布盖的砂布轮会影响砂布环的抛沙,目前现有技术尚无好的对应解决办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清屑的砂布轮,既够防止腐蚀生锈、使用寿命长,又能够使砂布环正常抛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易于清屑的砂布轮,包括上扣和下扣,所述上扣和下扣为对应匹配的碟状,上、下扣之间设置有砂布环,所述砂布环上设置有砂布片,所述上扣上安装有圆环形的砂布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布盖上设置有清屑槽,所述清屑槽为圆弧状,数量为四个至六个,清屑槽围绕上扣的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砂布盖由四个盖片单体构成,每个盖片单体上开有所述清屑槽,相邻的盖片单体通过缝纫或粘接相连。进一步的,相邻的清屑槽相互联通。本实用新 型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砂布盖上均匀开有清屑槽,在砂布轮进行作业时磨下的细屑、砂粒等能够顺着清屑槽排出,防止因规程细屑或砂粒而影响砂布轮的正常工作;圆弧状的清屑槽加工简单,成本低廉,相邻的清屑槽可以设置为连通状态,这样能够进一步加强清屑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易于清屑的砂布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易于清屑的砂布轮,包括上扣I和下扣2,上扣I和下扣2为对应匹配的碟状,上、下扣之间设置有砂布环,砂布环上设置有砂布片5,上扣I上安装有圆环形的砂布盖,砂布盖上设置有清屑槽4,清屑槽4为圆弧状,数量为四个至六个,清屑槽4围绕上扣I的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砂布盖由四个盖片单体3构成,每个盖片单体3上开有清屑槽4,相邻的盖片单体3通过缝纫或粘接相连。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改进:相邻的清屑槽4相互联通,两个相邻的清屑槽4,其中一个的首部和另一个的尾部通过沟槽(图中未示出)相连;还可以在相邻的盖片单体3之间设置固定片(图中未示出),固定片可以是金属固定片或塑料固定片,目的是进一步加强相邻盖片单体3之间的连接强度,因为砂布轮旋转起来时抛屑的力度比较大,使用固定片连接相邻的盖片单体3能够防止砂布盖整体散架。还可以对清屑槽4的形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达到更加良好的清屑效果:将清屑槽4的形状设置为一头大一头小的水滴状,这样砂布轮在旋转时,细砂、碎屑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够从水滴状清屑槽的大头顺利抛出。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砂布盖上均匀开有清屑槽,在砂布轮进行作业时磨下的细屑、砂粒等能够顺着清屑槽排出,防止因规程细屑或砂粒而影响砂布轮的正常工作,而且清屑槽的开口比较大,和孔状的清屑孔相比清屑效率更高;圆弧状的清屑槽加工简单,成本低廉,相邻的清屑槽可以设置为连通状态,这样能够进一步加强清屑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 围。
权利要求1.一种易于清屑的砂布轮,包括上扣和下扣,所述上扣和下扣为对应匹配的碟状,上、下扣之间设置有砂布环,所述砂布环上设置有砂布片,所述上扣上安装有圆环形的砂布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布盖上设置有清屑槽,所述清屑槽为圆弧状,数量为四个至六个,清屑槽围绕上扣的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清屑的砂布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布盖由四个盖片单体构成,每个盖片单体上开有所述清屑槽,相邻的盖片单体通过缝纫或粘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清屑的砂布轮 ,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清屑槽相互联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清屑的砂布轮,包括上扣和下扣,所述上扣和下扣为对应匹配的碟状,上、下扣之间设置有砂布环,砂布环上设置有砂布片,上扣上安装有圆环形的砂布盖,砂布盖上设置有清屑槽,清屑槽为圆弧状,数量为四个至六个,清屑槽围绕上扣的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砂布盖由四个盖片单体构成,每个盖片单体上开有所述清屑槽,相邻的盖片单体通过缝纫或粘接相连,相邻的清屑槽相互联通。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砂布盖上均匀开有清屑槽,在砂布轮进行作业时磨下的细屑、砂粒等能够顺着清屑槽排出,防止因规程细屑或砂粒而影响砂布轮的正常工作;圆弧状的清屑槽加工简单,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B24D5/06GK203092374SQ20132010808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张刚, 赵琼 申请人:新沂市张氏磨具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