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中频炉流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54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中频炉流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进型中频炉流道。
背景技术
金属冶炼领域中尤其水淬镍冶炼耗能较高。该领域常用的可降低生产能耗的是一种自然冷却型流道,这种自然冷却型流道为下窄上宽的槽型流道,流道上方为全开口,这种冷却方案在降低能耗方面确实产生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其工作过程,槽型流道的壁和底部的转角处时间长了会留下被冷却沉积的金属渣,影响设备生产效率,且清理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中频炉流道,可以有效防止冷却的金属渣沉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中频炉流道,包括加热金属用的炉体以及连通炉体和冷却池的流道,所述流道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流道截面的弧度小于或等于180度。开放式开口,散热效果更佳。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流道的中部设有落差段,所述落差段的底部高于冷却池的上边沿。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截面为圆弧形的流道,使得整个流道内部无转角交接,有效避免了金属渣的沉积;在流道的中部设置落差段,使得液态金属在流道的前部冷却到一定程度后,经落差段时得到一个由高低落差产生的冲击加速,有效避免液态金属在流道内 冷却沉积成金属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I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改进型中频炉流道,包括加热金属用的炉体I以及连通炉体和冷却池4的流道2,所述流道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流道截面的弧度为180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道的中部设有落差段3,所述落差段的底部高于冷却池的上边沿。采用截面为圆弧形的流道,使得整个流道内部无转角交接,有效避免了金属渣的沉积;在流道的中部设置落差段,使得液态金属在流道的前部冷却到一定程度后,经落差段时得到一个由高低落差产生的冲击加速,有效避免液态金属在流道内冷却沉积成金属渣。[0013]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圆弧形的流道截面的弧度也可以是小于180度。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中频炉流道,包括加热金属用的炉体(I)以及连通炉体和冷却池(4)的流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流道截面的弧度小于或等于18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中频炉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中部设有落差段(3),所 述落差段的底部高于冷却池的上边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中频炉流道,包括加热金属用的炉体以及连通炉体和冷却池的流道,所述流道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流道截面的弧度小于或等于180度。采用截面为圆弧形的流道,使得整个流道内部无转角交接,有效避免了金属渣的沉积;开放式开口,散热效果更佳。
文档编号C22B23/02GK203128637SQ20132011443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
发明者吴友良, 石春贤 申请人:浙江金鸿源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