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023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动力工具,包括:电机,其位于工具的电机壳体内并具有旋转输出轴;工作部分,其布置为由旋转输出轴驱动;集尘容器,其被布置为收集动力工具使用期间由该动力工具在工件上的操作产生的灰尘;风扇,布置为通过电机绕轴线旋转,以将灰尘输送到集尘容器,该风扇的旋转轴线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不共轴线;其中集尘容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凹陷部,电机壳体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所述凹陷部中,使得集尘容器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机壳体延伸。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集尘容器的便携式动力工具能有效地收集灰尘且结构紧凑。
【专利说明】便携式动力工具【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动力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砂光机,但一般而言,其仍涉及一种便携式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0002]欧洲专利申请EP2113336A1公开了一种动力工具,其具有大体为圆形横截面的集尘腔体。通向集尘腔体的入口在该圆的周界处,且集尘腔体的出口从该圆内部引出。可操作为将空气从动力工具的工作元件吹送到集尘腔体的入口的风扇被安装在轴上,传动带使该轴旋转。传动带通过动力工具的电机驱动。
[0003]美国专利N0.5,419,737公开了一种具有砂光台板的手掌握持的无规则运动(random orbital)砂光机械。在排气腔中邻近砂光台板的风扇形成来自台板附近、穿过排气腔的排气口流出的气流。砂光机械的壳体具有一对纵向槽,它们设置在壳体的相对侧上,所述槽可移除地接纳U形碎屑容器的腿部或侧部构件。碎屑容器的每个侧部构件具有与排气腔的相应排气口相符的进入口和用于从气流中过滤碎屑的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集尘容器的便携式动力工具,其能有效地收集灰尘且布置紧凑。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动力工具,包括:电机,其位于工具的电机壳体内并具有旋转输出轴;工作部分,其布置为由旋转输出轴驱动;集尘容器,其被布置为收集动力工具使用期间由该动力工具在工件上的操作产生的灰尘;风扇,布置为通过电机绕轴线旋转,以将灰尘输送到集尘容器,该风扇的旋转轴线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不共轴线;其中集尘容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凹陷部,电机壳体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所述凹陷部中,使得集尘容器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机壳体延伸。
`[0006]优选集尘容器的凹陷部分包括该集尘容器的外壁。电机壳体的延伸到集尘容器的凹陷部中的部分优选与集尘容器配合。例如,容器的凹陷部和电机壳体的所述部分可具有适配在一起的相应形状的表面。有利的是,集尘容器的凹陷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中凹的,且优选电机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是相应凸出的。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延伸到凹陷部内的电机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在使用中用作集尘容器的外壁。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动力工具还包括至少一根灰尘输送导管,其在集尘容器和邻近工作部分的位置之间延伸,该灰尘输送导管被布置为将通过风扇排出的灰尘从工作部分输送到集尘容器。优选所述灰尘输送导管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机延伸。所述灰尘输送导管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机壳体延伸,或者可以是电机壳体的一部分。有利的是,灰尘输送导管可以包括两根或更多根支管,优选地每根支管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机延伸。例如,灰尘输送导管可以包括两根支管,它们基本在电机的相反侧上与集尘容器连接。[0009]优选动力工具还包括主壳体,电机壳体形成该主壳体的一部分,主壳体可包括第一和第二分开的保持部分(例如通过电机壳体互连)。集尘容器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保持在主壳体的分隔开的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之间。第一保持部分可以容纳风扇,优选第一保持部分包括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以允许风扇产生的气流从集尘容器进入第一保持部分并通过风扇排到大气。优选第一保持部分被定位成比第二保持部分距离工作部分更远。优选第二保持部分被定位为邻近工作部分。可将电机壳体连接到主壳体,或电机壳体可构成形成主壳体的一个或多个模制件的一部分。例如,主壳体可以由联接在一起的两部分(例如半部)形成,且电机壳体可由主壳体的每一部分的一部分形成。
[0010]优选动力工具的集尘容器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保持在主壳体提供的腔体内,例如在主壳体的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如果存在)之间,优选在主壳体的前部区域中。动力工具可包括从动力工具的后侧延伸的把手,且集尘容器优选位于动力工具的相反的前侧上,例如围绕动力工具的前侧。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动力工具,其包括:电机,其位于工具的电机壳体内并具有旋转输出轴;工作部分,其布置为由旋转输出轴驱动;集尘容器,其布置为收集使用期间由动力工具在工件上的操作产生的灰尘;把手,从动力工具的后侧延伸;和风扇,布置为通过电机绕轴线旋转,以将灰尘运送到集尘容器,风扇的旋转轴线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不共轴线;其中集尘容器至少部分地位于动力工具的与后侧相反的前侧处。优选集尘容器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机壳体延伸。
[0012]优选集尘容器可从动力工具拆除,例如,以在动力工具使用期间清空收集有灰尘的容器。集尘容器优选可拆除地附接(或可附接)到电机壳体和/或主壳体和/或灰尘输送导管(一根或多根),例如通过使集尘容器的一些部分与壳体(一个或多个)或导管(一根或多根)相互连接。优选主壳体或集尘容器包括栓锁件,栓锁件被布置为与设置在集尘容器或主壳体(分别地)上的表面(例如,由凹槽或其他凹陷部提供)接合和脱离接合,以可拆除地将集尘容器保持在主壳体上。更优选地,可旋转栓锁件和表面的结合包括凸轮形布置,以促使集尘器与灰尘输送导管(一根或多根)形成基本气密封的连接。栓锁件优选是可旋转栓锁件,更优选的是,其具有基本平行于动力工具的主纵向(前-后)轴线的旋转轴线。
[0013]据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动力工具,包括:电机,其位于工具的壳体内并具有旋转输出轴;工作部分,其布置为由旋转输出轴驱动;集尘容器,其布置为收集使用期间由动力工具在工件上的操作产生的灰尘;风扇,布置为通过电机绕轴线旋转,以将灰尘运送到集尘容器,风扇的旋转轴线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不共轴线;和设置于壳体上或集尘容器上的栓锁件,该栓锁件被布置为与分别设置在集尘容器或壳体上的表面接合和脱离接合,以可拆除地将集尘容器保持在壳体上。优选栓锁件布置为促使集尘容器与动力工具的灰尘输送导管形成基本气密封的连接,该灰尘输送导管布置为将由风扇排出的灰尘从工作部分输送到集尘容器。栓锁件优选是可旋转栓锁件,更优选的是,其具有基本平行于动力工具的主纵向轴线的旋转轴线。
[0014]集尘容器优选包括一个或多个空气入口和一个或多个空气出口。由风扇排出的带有灰尘的空气优选布置为经由一个或多个空气入口进入集尘容器,且优选布置为使基本无灰尘的空气经由一个或多个空气出口离开集尘容器。集尘容器优选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器,其布置为当由风扇排出的空气经过集尘容器时将灰尘保持在集尘容器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该过滤器或每个过滤器可从集尘容器拆除,例如用于清洁。附加或替换地,集尘容器的一个或多个空气出口可包含或包括过滤器。附加或替代地,可将集尘容器布置为不使用过滤器,例如通过气旋气流将灰尘保持在集尘容器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集尘容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过滤器,并还可布置为提供气旋气流。
[0015]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优选承载有带式传动轮,其布置为使在带式传动轮周围延伸的传动带运动。该传动带优选布置为使承载在旋转轴上的带式从动轮旋转,所述旋转轴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不共轴线。风扇优选安装在旋转轴上,并布置为通过由带传动而随其旋转。优选带式传动轮具有比带式从动轮的半径更大的半径,因而风扇以比电机更快的速度旋转。这具有的优势为,相比风扇安装在电机的旋转输出轴并以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相同的速率旋转的情况而言,风扇可产生更大的气流。优选风扇的旋转轴线基本平行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的轴线。有利的是,风扇的旋转轴线可位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的前方。
[0016]有利的是,风扇可位于集尘容器的下游(相对于由风扇产生的气流而言)。S卩,风扇优选是“干净的”风扇,其不位于使用中由动力工具产生的灰尘的路径中。优选风扇位于集尘容器对于工作部分的相反的一侧上,该风扇优选邻近(例如紧邻)集尘容器。替代地,风扇可位于电机对于集尘容器的相反的一侧上,例如集尘容器可在动力工具的前侧周围延伸,而风扇可大体位于动力工具的后侧处(反之亦可)。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动力工具可包括被布置为通过电机旋转的第二风扇,第二风扇邻近工作部分并被布置为将灰尘输送离开工作部分,优选朝向集尘容器输送。因此,第二风扇(如果存在)可位于在使用期间由动力工具产生的灰尘的路径中,即它可以是“脏的”风扇。优选第二风扇位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上,并随其旋转。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包括第二风扇的实施例而言,上述旋转轴线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不共轴线的风扇可称为第一风扇。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动力工具可包括布置为通过电机旋转的第三风扇,第三风扇布置为使空气掠过电机,以冷却电机。第二和/或第三风扇(如果存在)优选布置为绕电机的旋转轴线旋转。
[0019]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工具优选包括砂光机,工作部分优选包括承载砂纸或其他研磨部分的台板或滚筒。例如,砂光机可以是规则运动砂光机(orbital sander )、无规则运动砂光机、带式砂光机、四分之一平板、三分之一平板或二分之一平板砂光机(sheet sander)、或大体为任何类型的便携式电动砂光机。或者,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工具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动力工具,例如动力工具可以是钻具、锤钻、研磨机、槽刨、锯、或刨具。在每种情况中,动力工具的工作部分包括由电机驱动的一部分且该部分是工具,或布置为承载使用中在工件上工作的工具(例如钻头)或其他附件。
[0020]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动力工具,其包括:电机,其位于工具的电机壳体内并具有旋转输出轴;工作部分,其布置为由旋转输出轴驱动;集尘容器,其布置为收集使用期间由动力工具在工件上的操作产生的灰尘;和风扇,布置为通过电机绕轴线旋转,以将灰尘运送到集尘容器,风扇的旋转轴线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不共轴线。
[002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集尘容器的便携式动力工具能有效收集灰尘且结构紧凑。
[0022]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任何方面的特征(包括任何优选特征)可以是本实用新型任何其他方面的特征(包括优选特征)。【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下文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附图中:
[0024]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呈砂光机形式的便携式动力工具的第一实施例;
[0025]图2为该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视图,图中主壳体的一部分被拆除,以展现动力工具的内部部分;
[0026]图3为该第一实施例的又一视图,图中集尘容器被拆除;
[0027]图4a示出了图1和2所示的集尘容器,图中所示容器的过滤器被拆除;
[0028]图4b示出了图1和2所示集尘容器的过滤器;
[0029]图4c示出了图1和2所示的集尘容器的下侧;
[0030]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呈砂光机形式的便携式动力工具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0031]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呈砂光机形式的便携式动力工具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侧视图,图中主壳体的一部分被拆除,以展现动力工具的内部;
[0032]图7a至7d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呈砂光机形式的便携式动力工具的第三实施例;
[0033]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集尘容器的分解图;
[0034]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中主壳体的一部分被拆除,以展现动力工具的内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呈砂光机I (具体而言,是“ 1/3平板砂光机”)形式的便携式动力工具的第一实施例。砂光机I包括主壳体3,其容纳电机5 (见图2和3)和动力工具的其他部件,如下文所述。在主壳体3的下方是呈砂光台板形式的工作部分7,砂纸(或其他类型的磨蚀部分或抛光部分)可以以传统方式(例如钩环连接件和/或夹紧保持件(未示出))可去除地附接到砂光台板。把手9从主壳体3的后部部分延伸,从把手处延伸有电源线保护器11。电源线未示出,但其从主壳体3的内部延伸并穿过电源线保护器11。把手9中容纳有电开关组件12。集尘容器13被附接到主壳体3的前部部分。还示出了灰尘输送导管14的灰尘输送导管支管15以及主壳体3的空气出口 17。
[003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视图,图中主壳体3的一部分被拆除,以展现砂光机I的内部部分。主壳体3容纳具有旋转输出轴19的电机5,输出轴延伸超出电机的两端。工作部分7 (砂光台板)经由偏置(偏心)连接部(图2中未示出,但在图6中这种类型的连接件作为零件78示出)附接到旋转输出轴19的底端。工作部分7经由四根柔性支杆21以传统方式也附接到主壳体3,使得使用中工作部分7完成规则运动的砂光动作。
[0037]旋转输出轴19的顶端(在动力工具的正常竖直使用中的“顶部”)承载有带式传动轮23,其布置为使传动带25运动。传动带25被布置为使承载在旋转轴29上的带式从动轮27旋转,旋转轴29在主壳体3中被布置为处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19的前方并平行于该旋转输出轴。因此旋转轴29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19不共轴线,且其布置为使位于该旋转轴上的第一风扇31旋转。第一风扇31位于主壳体3内,邻近集尘容器13,在集尘容器的相对于工作部分7相反的一侧上。第一风扇31被布置为有助于从工作部分7产生空气流通过灰尘输送导管14、通过灰尘导管支管15、进入集尘容器13、通过集尘容器13中的过滤器、离开集尘容器13、通过主壳体3中的入口孔口 33,并借助第一风扇31穿过空气出口 17被排到大气中(过滤器在图2中未不出,但在图4中被不出)。因此,第一风扇31位于集尘容器13的下游(相对于使用中的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因为灰尘在达到风扇之前从空气流中移除并被保持在集尘容器中,因此该风扇是“干净的”风扇。
[0038]图2还示出了第二风扇35,其附接到电机5的旋转输出轴19的底端,而且由电机驱动。第二风扇35位于工作部分7附近,且被布置为有助于使灰尘离开工作部分并被送进灰尘输送导管14。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例中,来自工作部分、穿过灰尘输送导管14和其支管15并进入和穿过集尘容器13的空气流由第一和第二风扇31和35结合产生。
[0039]图2中还示出了第三风扇37。第三风扇37是单一部件的一部分,该单一部件包括第二和第三风扇35和37,第二和第三风扇通过中心盘状件39彼此分开。第三风扇37布置为使得空气从主壳体3的外部流过主壳体中的开口 41并掠过电机,以防止电机在使用期间过热。由第三风扇37产生的空气流经由出口孔口 38 (见图5)从主壳体排出。
[0040]图3为图1所示砂光机的另一视图,但集尘容器13被拆除。该视图示出了第一风扇31被容纳在主壳体3的第一保持部分43内,且集尘容器在使用中被保持在主壳体的第一保持部分43和与该第一保持部分间隔开的第二保持部分45之间。图3还不出了电机壳体47的一部分,电机壳体47形成主壳体3的一部分并在电机5周围延伸,该图还示出了(结合图2)集尘容器13部分地延伸在电机壳体周围的情况。集尘容器借助位于主壳体上的可旋转的栓锁机构49可拆除地附接到主壳体3,栓锁机构49可释放地与设置在集尘容器的下侧中的凹槽51 (见图4c)接合。栓锁机构49的边缘53提供与集尘容器13的凹槽51的凸轮形接合,以促使集尘容器与每根灰尘输送导管支管15的出口孔口 55形成基本气密封的配合。以此方式,集尘容器可释放地保持在主壳体3上,使得其部分地围绕在电机壳体47周围,且连接到灰尘输送导管支管15。
[0041]图4a_4c也示出了图1至3中示出的集尘容器13。图4a示出了集尘容器的盖59和主体57,图4b示出了该容器的过滤器61,图4c是主体57的下侧视图。集尘容器13的主体57包括外壁63,该外壁具有形成为内凹陷部65的外表面,动力工具I的电机壳体47布置为伸进其中,使得集尘容器部分地围绕电机壳体延伸。集尘容器还包括一对空气入口67,每一空气入口被布置为以基本气密封的方式与各灰尘输送导管支管15的出口孔口 55连通。集尘容器13的盖59布置为与主壳体3的第一保持部分43的相应外表面接触,盖包括盖的下陷部69,该下陷部被布置为接纳第一保持部分43的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包括主壳体3的入口孔口 33。开口 73伸过盖59的下陷部69,该开口被布置为接纳过滤器61。过滤器61包括被布置为适配在开口 73外侧的下陷部69中的上凸缘部分75。图4c示出了集尘容器13的主体57的下侧,该下侧包括凹槽51,在该凹槽中栓锁机构49的边缘53提供凸轮形接合,以促使集尘容器与每根灰尘输送导管支管15的出口孔口 55形成基本气密封的适配。
[0042]图5和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工具的第二实施例,其呈另一类砂光机I(具体地说,为另一类“1/3平板砂光机”)形式。第二实施例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且相似的特征共享相同的附图标记。图6包括箭头,所述箭头示出了夹带灰尘的空气通过工作部分7中的孔77、进入灰尘输送导管14、穿过灰尘导管支管15并进入集尘容器13的流动。灰尘被捕获在集尘容器13中,而无灰尘的空气流过过滤器61、离开集尘容器13、穿过主壳体3中的入口孔口 33、并由第一风扇31排出穿过空气出口 17进入大气。
[0043]图7至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各种视图,包括呈无规则运动砂光机80形式的便携式动力工具。再则,与图1至6中特征相应的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这一方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这一方之间的主要差别之一是,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一风扇31不处于集尘容器13附近,而替代地位于电机5相对于集尘容器的大部分的相反侧上。因此,平行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19且承载带式从动轮27和第一风扇31的旋转轴29位于电机5的旋转输出轴19之后。图7b不出了砂光机80,其中主壳体3的顶部部分85被拆除,以示出带式传动轮23、带25、带式从动轮27和旋转轴29的布置。由此,尽管集尘容器13主要围绕动力工具的前侧79延伸,第一风扇31基本布置在动力工具的后侧81处。
[0044]这种布置的结果是,与前两个实施例相比,在本实施例中,一对对称的气流导管83被设置在集尘容器13和第一风扇31之间,以桥接此二者之间的更远距离。每根气流导管83具有空气入口孔口 87,其布置为以基本气密封的方式与集尘容器13的相对应的各空气出口孔口 89连通。
[0045]无规则运动砂光机80的另一特征是,其灰尘输送导管14没有分成两条支路15,而替代的是单独一根导管,该导管部分地围绕电机延伸,且是电机壳体47的一部分。灰尘输送导管14的出口孔口 91被布置为以与相应入口孔口(未示出)基本气密封的方式连通,所述入口孔口位于集尘容器的凹陷部65中。
[0046]图8是图7所示的无规则运动砂光机80的集尘容器13的分解示意图,示出了其包括主体57、盖59和过滤器61。图9包括箭头,所述箭头示出了夹带灰尘的空气通过工作部分7中的孔77、进入灰尘输送导管14并进入集尘容器13的流动。灰尘被捕获在集尘容器13中,而无灰尘的空气流过过滤器61、离开集尘容器13、穿过气流导管83、并由第一风扇31排出穿过空气出口 17进入大气。
[00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变换,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方案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其位于工具的电机壳体内并具有旋转输出轴; 工作部分,其布置为由旋转输出轴驱动; 集尘容器,其被布置为收集动力工具使用期间由该动力工具在工件上的操作产生的灰尘;以及 风扇,布置为通过电机绕轴线旋转,以将灰尘输送到集尘容器,该风扇的旋转轴线与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不共轴线; 其中集尘容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凹陷部,电机壳体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所述凹陷部中,使得集尘容器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机壳体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容器的凹陷部分包括该集尘容器的外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延伸到所述凹陷部内的电机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在使用中用作集尘容器的外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容器的凹陷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是中凹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灰尘输送导管,其在集尘容器和邻近工作部分的位置之间延伸,该灰尘输送导管被布置为将通过风扇排出的灰尘从工作部分输送到集尘容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输送导管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机延伸。`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输送导管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机壳体延伸,或是电机壳体的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输送导管包括两根或更多根支管,优选地每根支管至少部分地围绕电机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输送导管包括两根支管,它们基本在电机的相反侧上与集尘容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壳体,电机壳体形成该主壳体的一部分,且其中集尘容器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保持在主壳体的分隔开的第一和第二保持部分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部分容纳所述风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部分被定位成比第二保持部分距离工作部分更远。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部分被定位为邻近工作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电机壳体形成该主壳体的一部分,且其中集尘容器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保持在主壳体提供的腔体内。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电机壳体形成该主壳体的一部分,且其中集尘容器可拆除地附接到主壳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于主壳体上或集尘容器上的栓锁件,以便可拆除地将集尘容器附接到主壳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集尘容器上或主壳体上的表面,栓锁件布置为接合该表面,从而促使集尘容器与动力工具的灰尘输送导管形成基本气密封地接合,所述灰尘输送导管被布置为将风扇排出的灰尘从工作部分输送到集尘容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动力工具的后侧延伸的把手,且其中集尘容器位于动力工具的相反的前侧上。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风扇产生的气流,风扇位于集尘容器的下游。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位于集尘容器相对于工作部分相反的一侧上,该风扇邻近集尘容器。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风扇,其布置为通过电机旋转,其中该第二风扇位于工作部分附近,并被布置为将离开工作部分的灰尘朝向集尘容器输送。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风扇,其被布置为通过电机旋转,其中该第三风扇布置为使空气掠过电机,以冷却电机。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工具包括砂光机,且所述工作部分包括布置为承载砂纸或其他研磨部分的台板或滚筒。
【文档编号】B24B55/10GK203495768SQ20132033961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
【发明者】A.沃克, F.R.比恩, J.S.范特兰 申请人:布莱克和戴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