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055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上方螺栓连接有凹模,凹模的型腔为水平方向设置,下模座与凹模的底部贯穿设有顶杆,凹模的上方设有凸模,凸模上方螺栓连接有上模座,上模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模柄,模柄上套有打料板,打料板下方固定设有两个打料杆,每个打料杆贯穿凸模。通过设置打料杆和顶杆,实现制件顺利脱模,保证制件精度;通过将型腔方向水平设置,使得成型的零件致密性好;解决了现有型腔为竖直方向的成型模具,成型出的零件致密性不好,取件不方便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液态模锻工艺是利用液锻机对浇入模具型腔的熔融金属直接加压,使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流变充型、结晶凝固和流变补缩,且伴有小量塑性变形,凝固时间为普通铸造的1/3?1/4,凝固后组织致密,可以获得细晶粒组织,减少或消除制件内部缩孔、缩松、气孔、化学成分偏等缺陷,获得力学性能接近纯锻造锻件而优于纯铸造件的毛坯或零件,并借助顶杆或其它方法将制件推出,为下一次操作做好准备。它充分利用了铸造和热模锻的长处,同时也弥补了这两种工艺的不足。工艺划分为金属熔化和模具准备、浇注、合模施压及开模取件四个步骤,当熔融金属浇入凹模中,凸模下行与凹模形成封闭型腔,同时将金属液压成零件形状。
[0003]目前实验研究的模具成形试样,均为竖直方向的成型方法,这种方法成型的零件由于在高度方向的压力损失,使得制件在高度方向组织不均一,致密性不好,引起制件力学性能较差等一系列不良情况,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且零件不易拿取。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以解决现有型腔为竖直方向的成型模具,成型出的零件致密性不好,取件不方便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上方螺栓连接有凹模,凹模的型腔为水平方向设置,下模座与凹模的底部贯穿设有顶杆,凹模的上方设有凸模,凸模上方螺栓连接有上模座,上模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模柄,模柄上套有打料板,打料板下方固定设有两个打料杆,每个打料杆贯穿凸模。
[0006]凹模的外侧套有加热层,加热层外套有保温层。
[0007]下模座包括下模板和设置在其上的下垫板,上模座包括上模板和设置在其下的上垫板。
[0008]凹模与下垫板之间设有隔热层。
[0009]凹模的一侧设有热电偶套管,热电偶套管的一端设有温控仪。
[0010]凹模的外侧套有加热层,加热层外套有保温层。
[0011]加热层为分开式电阻炉。
[0012]上模板的一侧设有竖直的导槽,导槽内设有导套,导套内穿有导柱,导柱的另一端与下模板接触。
[0013]打料板包括打料杆固定板,打料杆固定板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打料杆压板。
[0014]下模板上设有拉杆,拉杆的一端与下模板固定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打料固定板接触。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打料杆和顶杆,无论液锻件留在凸模上或是凹模上,都能实现制件顺利脱模、保证制件精度;采用分开式电阻炉作为加热层加热,不但使凸、凹模都能加热,而且当达到浇注温度时,分开电阻炉方便浇注,当温度达到预定要求时会自动断电保温,有利于液态模锻制件的成型;通过将型腔方向的水平设置,克服了采用竖直方向成型零件带来的高度方向的压力损失,使得制件在高度方向组织均一,致密性好;解决了现有型腔为竖直方向的成型模具,成型出的零件致密性不好,取件不方便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下模板,2.下垫板,3.温控仪,4.热电偶套管,5.加热层,6.凹模,7.保温层,8.凸模,9.上垫板,10.隔热层,11.顶杆,12.上模板,13.导套,14.导柱,15.打料杆,16.打料杆固定板,17.打料杆压板,18.模柄,19.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参见图1,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上方螺栓连接有凹模6,凹模6的型腔为水平方向设置,下模座与凹模6的底部贯穿设有顶杆11,凹模6的上方设有凸模8,凸模8上方螺栓连接有上模座,上模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模柄16,模柄16上套有打料板,打料板下方固定设有两个打料杆15,每个打料杆15贯穿凸模8。
[0020]其中,凹模6的外侧套有加热层5,加热层5外套有保温层7 ;下模座包括下模板I和设置在其上的下垫板2,上模座包括上模板12和设置在其下的上垫板9 ;凹模6与下垫板2之间设有隔热层10 ;凹模6的一侧设有热电偶套管4,热电偶套管4的一端设有温控仪3 ;凹模6的外侧套有加热层5,加热层5外套有保温层7 ;加热层5为分开式电阻炉;上模板12的一侧设有竖直的导槽,导槽内设有导套13,导套13内穿有导柱14,导柱14的另一端与下模板I接触;打料板包括打料杆固定板16,打料杆固定板16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打料杆压板17 ;下模板I上设有拉杆19,拉杆19的一端与下模板I固定连接,拉杆19的另一端与打料固定板16接触。
[0021]下模座用螺栓紧固连接凹模6,与压力机工作台相连接,下模板I与凹模6的底部贯穿设有顶杆11,顶杆11运动靠压力机下方的气缸带动;凸模8装在压力机滑块上,可以随设备滑块上下移动;凹模6的外侧套有加热层5,可以方便控制模具预热温度,避免合金激冷现象的产生;上模板12的一侧设有竖直的导槽,导槽内设有导套13,导套13内穿有导柱14,导柱14的另一端与下模板I接触,为成型过程提供精确导向。
[0022]使用时,在开模状态下,通过加热层5将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预热并在型腔上喷涂料,然后将液态金属浇进凹模6,浇注完毕,操纵液压机下行带动上模板12及凸模8下行,凸模8下端工作部分进入凹模6型腔,并与液体金属接触;合模后,上模板I及凸模8继续下行,凸模8对液体金属加压,直至达到设定的比压,凸模8停止下行,保压,此时,凹模6和凸模8处于闭合状态。保压一定时间后,液锻件已成型,当模柄18带动上模板10向上运动时,液锻件顶着打料杆15,使打料杆固定板16、打料杆压板17和拉杆19 一起向上运动。当拉杆19上升到一定距离后,由于下模板I的限制,打料杆固定板16、打料杆压板17和拉杆19不再向上运动。由于模柄18带动上模板12继续向上运动,打料杆15便将液锻件从凸模8上顶下来,手工取件,若液锻件粘在凹模6上时,由于顶杆11与下模板1、下垫板2和凹模6均为间隙配合,操作顶杆11向上运动,即可顶出液锻件,即完成打料。
[0023]通过设置打料杆15和顶杆11,无论液锻件留在凸模8上或是凹模6上,都能实现制件顺利脱模、保证制件精度;采用分开式电阻炉作为加热层5来加热,不但使凸模8、凹模6都能加热,而且当达到浇注温度时,可以去掉电阻炉方便浇注;通过将型腔方向的水平设置,克服了采用竖直方向成型零件带来的高度方向的压力损失,使得制件在高度方向组织均一,致密性好;解决了现有型腔为竖直方向的成型模具,成型出的零件致密性不好,取件不方便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上方螺栓连接有凹模(6),凹模(6)的型腔为水平方向设置,下模座与凹模(6)的底部贯穿设有顶杆(11),凹模(6)的上方设有凸模(8),凸模(8)上方螺栓连接有上模座,上模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模柄(16),模柄(16)上套有打料板,打料板下方固定设有两个打料杆(15),每个打料杆(15)贯穿凸模(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6)的外侧套有加热层(5),加热层(5)外套有保温层(J)。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包括下模板(I)和设置在其上的下垫板(2),上模座包括上模板(12)和设置在其下的上垫板(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6)与下垫板(2)之间设有隔热层(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6)的一侧设有热电偶套管(4),热电偶套管(4)的一端设有温控仪(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5)为分开式电阻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2)的一侧设有竖直的导槽,导槽内设有导套(13),导套(13)内穿有导柱(14),导柱(14)的另一端与下模板(I)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料板包括打料杆固定板(16),打料杆固定板(16)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打料杆压板(1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取件的液态锻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I)上设有拉杆(19),拉杆(19)的一端与下模板(I)固定连接,拉杆(19)的另一端与打料固定板(16)接触。
【文档编号】B22D18/02GK203556833SQ201320407644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9日
【发明者】张会 申请人:陕西理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