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包包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中间包包盖,该包盖由一块盖板构成;盖板包括主支架、副支架、钢板网、锚固件和耐火材料浇注层;主支架为长方形钢结构框架,副支架为井字形钢结构框架,副支架固定连接于主支架内部;副支架下侧固定钢板网;主支架的框架内侧及钢板网上固定设有多个锚固件;主支架内侧、副支架、钢板网和锚固件由耐火材料浇注层包裹;耐火材料浇注层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透孔。该包盖上下表面无裸露的金属件,不会出现金属氧化、烧蚀、变形等现象;包盖的上下面及所述透孔周围无钢板约束,耐火材料浇注层不易开裂剥落,高温性能稳定,延长了使用寿命;该包盖结构简单,金属使用量少,制造成本低。
【专利说明】中间包包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钢铁冶金领域中一种炼钢连铸中间包,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包包
至
JHL O
【背景技术】
[0002]中间包是钢包与结晶器之间的中间容器,起到减少钢水静压力,使钢流平稳,为降低中间包钢水散热、减少钢水温降,防止中间包内钢水辐射烘烤钢包底部,以及方便现场工作人员操作,在中间包上需加盖保护。
[0003]中间包包盖一般由I?3块盖板组成,通常大中间包由中间盖和左、右侧盖组成,中小型中间包的包盖由一块或两块盖板组成,普遍使用的中间包包盖均由钢板结构和耐火材料构成;钢板结构由顶板、边板及锚固件等焊接而成,将耐火材料浇注于边板之中。具体使用中,工作面使用耐火材料分上、下两个面浇注成型,其板块表面设有注流孔、测温孔、通气孔、预热孔、塞棒孔等。使用环境温度在150(TC左右。
[0004]这种现有的中间包包盖存在以下问题:(I)包盖金属边板易氧化、烧蚀、变形,包盖使用寿命短;(2)金属顶板和边板与耐火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反复冷热交替过程中,耐火材料易剥落,污染钢水;(3)金属使用量多,制造成本高,重量偏大。(4)通气孔形状不合理,造成中间包包盖非正常损耗。上述这些问题造成中间包包盖使用寿命短,远不能满足连铸生产需要。
[0005]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中间包包盖,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金属使用量少、制造成本低、高温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的中间包包盖。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间包包盖,所述包盖由一块盖板构成;所述盖板包括主支架、副支架、钢板网、锚固件和耐火材料浇注层;所述主支架为长方形钢结构框架,副支架为井字形钢结构框架,副支架固定连接于主支架内部;所述副支架下侧固定所述钢板网;主支架的框架内侧及钢板网上固定设有多个锚固件;主支架内侧、副支架、钢板网和锚固件由耐火材料浇注层包裹;所述耐火材料浇注层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透孔。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网为由菱形钢丝制成的重型钢丝网。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支架的厚度为300mm;所述副支架的厚度为IOOmm ;所述钢板网的厚度为IOmm ;所述主支架与副支架的上端面平齐固定设置。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固件为V字形钢构件;V字形钢结构件的高度为150mm,开口为60度角。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固件焊接固定在主支架的框架内侧和钢板网上。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透孔分别为塞棒圆孔、烧嘴圆孔、注流方孔、透气圆孔、测温孔和预热孔。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包盖的形状与中间包包口的形状相同;包盖的平面尺寸略大于中间包包口的尺寸。
[0014]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间包包盖的主支架内侧、副支架、钢板网、锚固件完全由耐火材料浇注层包裹,包盖上下表面无裸露的金属件,不会出现金属氧化、烧蚀、变形等现象;包盖的上下面及所述透孔周围无钢板约束,耐火材料浇注层不易开裂剥落,高温性能稳定,延长了使用寿命;该包盖结构简单,金属使用量少,制造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间包包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间包包盖100,包盖外形相似并略大于中间包包口,所述包盖100由一块盖板构成;所述盖板包括主支架1、副支架2、钢板网3、锚固件4和耐火材料浇注层5 ;所述主支架I为长方形钢结构框架,副支架2为井字形钢结构框架,副支架2固定连接于主支架I内部;所述副支架2下侧固定所述钢板网3,所述钢板网3为由菱形钢丝制成的重型钢丝网;主支架I的框架内侧及钢板网3上焊接固定有多个锚固件4 ;主支架I内侧、副支架2、钢板网3和锚固件4由耐火材料浇注层5包裹;所述耐火材料浇注层5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透孔。
[002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主支架I的厚度为300mm;所述副支架2的厚度为IOOmm ;所述钢板网3的厚度为IOmm ;所述主支架I与副支架2的上端面呈平齐状固定设置,两者可以为焊接。
[0023]如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固件4为V字形钢构件;V字形钢结构件的高度为150mm,开口为60度角。
[0024]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透孔51分别为塞棒圆孔511、烧嘴圆孔、注流方孔512、透气圆孔513、测温孔514和预热孔515。这些透孔是在包盖耐火材料浇注层5整体浇注时,根据不同的透孔直径和形状,通过在固定的位置上安放不同的模具而制成,浇注成型后再将模具取下。
[002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中间包包盖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6]1.主支架内侧、副支架、钢板网、锚固件完全由耐火材料浇注层包裹,包盖上下表面无裸露的金属件,因此不会出现金属氧化、烧蚀、变形等现象,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7]2.包盖的上下面及所述透孔周围无钢板约束(用钢板网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钢板顶板及孔洞周围筋板,钢板网使上下面联成一个整体,简化了结构,孔洞周围无钢板约束),耐火材料浇注层不易开裂剥落,高温性能稳定;
[0028]3.结构简单,金属使用量少,制造成本低;
[0029]4.重量减轻,减轻行吊负荷;
[0030]5.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有效防止钢水外溅;
[0031]6.安全可靠、坚固耐用,每组可拉坯4.5万吨以上;
[0032]7.强度高、抗冲刷性好,在浸渣和钢水接触条件下效果更好;
[0033]8.可适用于不同钢种连铸板坯的生产使用。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中间包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盖由一块盖板构成;所述盖板包括主支架、副支架、钢板网、锚固件和耐火材料浇注层;所述主支架为长方形钢结构框架,副支架为井字形钢结构框架,副支架固定连接于主支架内部;所述副支架下侧固定所述钢板网;主支架的框架内侧及钢板网上固定设有多个锚固件;主支架内侧、副支架、钢板网和锚固件由耐火材料浇注层包裹;所述耐火材料浇注层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透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网为由菱形钢丝制成的重型钢丝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的厚度为300mm;所述副支架的厚度为IOOmm ;所述钢板网的厚度为IOmm ;所述主支架与副支架的上端面平齐固定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包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为V字形钢构件;V字形钢结构件的高度为150mm,开口为60度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焊接固定在主支架的框架内侧和钢板网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透孔分别为塞棒圆孔、烧嘴圆孔、注流方孔、透气圆孔、测温孔和预热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盖的形状与中间包包口的形状相同;包盖的平面尺寸略大于中间包包口的尺寸。
【文档编号】B22D11/10GK203526501SQ201320461382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汪长征 申请人: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