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快换顶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快换顶出装置,涉及铸造机模具设计【技术领域】,所述快换顶出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固定连接有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上设有定位销;顶出杆,所述顶出杆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销孔,所述顶板上设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锁紧孔;双活塞杆油缸,其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板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夹紧板和定位销的配合,快速,高效,地更换模具,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快换顶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机模具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快换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模具是压铸生产中的主要工具,因此在设计模具时应当注意尽量使模具的总体结构合理安全可靠,便于制造生产,一般情况下顶杆长度比较长,现有换顶杆装置一般采用顶杆螺纹连接,人工更换,或者半自动化更换,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模具顶杆装置方便、快速更换。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快换顶出装置,所述快换顶出装置包括:
[0007]模具,所述模具固定连接有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上设有定位销;
[0008]顶出杆,所述顶出杆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销孔,所述顶板上设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锁紧孔;
[0009]双活塞杆油缸,其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板上下滑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板中间设有油缸容置口,所述双活塞杆油缸设于所述油缸容置口内,所述双活塞杆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容置口的内壁相抵。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孔为“葫芦形“,其包括大孔和小孔。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夹紧板和定位销的配合,快速,高效,地更换模具,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锁紧状态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松开状态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或图1中夹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9]参照图1?4所示,所述快换顶出装置包括:
[0020]模具I,所述模具I固定连接有顶出装置2,所述顶出装置2上设有定位销20 ;[0021]顶出杆3,所述顶出杆3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20相对应的销孔40,所述顶板4上设有夹紧板6,所述夹紧板6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20相对应的锁紧孔60 ;
[0022]双活塞杆油缸5,其设于所述顶板4上,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板6上下滑动。
[0023]优选地,所述夹紧板6中间设有油缸容置口 61,所述双活塞杆油缸5设于所述油缸容置口 61内,所述双活塞杆油缸5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容置口 61的内壁相抵,双活塞杆油缸5的活塞杆与夹紧板6只接触,不采用硬性连接,自校性能好。
[0024]优选地,所述锁紧孔60为“葫芦形“,其包括大孔602和小孔601。
[0025]如图3所示,处于松开状态时:双活塞杆油缸5的活塞杆带动夹紧板6向上运动,等锁紧孔60的大孔602对准顶板4的销孔40时为松开状态,定位销20可以拔出或者插入。
[0026]如图2所示,处于锁紧状态时:定位销20穿过销孔40及夹紧板6的大孔602,双活塞杆油缸5的活塞杆带动夹紧板6向下运动,锁紧孔60的小孔601对着销孔40,此时为锁紧状态,另外由于重力可使夹紧板6向下运动产生自锁。
[0027]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快换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顶出装置包括: 模具,所述模具固定连接有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上设有定位销; 顶出杆,所述顶出杆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销孔,所述顶板上设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锁紧孔; 双活塞杆油缸,其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板上下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中间设有油缸容置口,所述双活塞杆油缸设于所述油缸容置口内,所述双活塞杆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容置口的内壁相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孔为“葫芦形“,其包括大孔和小孔。
【文档编号】B22D17/22GK203679224SQ20132086773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孔跃明, 杨凌峰, 赵峰, 杨苏鹏, 刘正权, 夏志勇 申请人:苏州三基铸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