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换模具顶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744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换模具顶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模具顶杆装置,涉及铸造机【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中板,顶出油缸,模具顶杆,所述中板上方设有顶出推板,所述顶出推板固定在顶出油缸的缸体上,所述顶出推板的上方设有顶杆插板,所述顶杆插板固定在顶出油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模具顶杆穿过所述顶杆插板和顶出推板,所述顶杆插板上与所述模具顶杆相对应设有小孔卡槽,所述顶杆插板连接有插板油缸,本实用新型更换模具定时,只要插板油缸推动插板向上运动,卡槽脱开,模具顶杆就可以从顶出推板中抽出,实现更换模具顶杆的工作,更换顶杆速度快,简单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快换模具顶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换模具顶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模具是压铸生产中的主要工具,因此在设计模具时应当注意尽量使模具的总体结构合理安全可靠,便于制造生产,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由于在压铸生产中更换模具比较频繁,所以每次更换模具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更换和安装固定模具顶杆3,普通的模具顶杆是用螺丝固定在顶出板4上,普通的固定方式是用螺母2固定,每次装拆是必须装卸螺丝2,工作繁琐特别在大型模具顶出杆很多时,更换时更加麻烦,由于模具在使用中要喷涂便于脱模的涂料,时间一长螺丝容易生锈不易拆卸,普通螺母固定方式,当顶出油缸I向后拉时,模具顶杆3的拉力主要作用在螺母2上,当遇到特殊情况,模具顶杆3在模具中卡住时,作用在螺母2上的拉力很大,容易将螺母2拉滑牙,损坏螺母2及模具顶杆3。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模具顶杆方便、快速更换。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模具顶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中板,顶出油缸,模具顶杆,所述中板上方设有顶出推板,所述顶出推板固定在顶出油缸的缸体上,所述顶出推板的上方设有顶杆插板,所述顶杆插板固定在顶出油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模具顶杆穿过所述顶杆插板和顶出推板,所述顶杆插板上与所述模具顶杆相对应设有小孔卡槽,所述顶杆插板连接有插板油缸。
[0007]其中,所述模具顶杆上设有第一卡位,第二卡位,所述顶杆插板通过第一卡位与所述模具顶杆连接,所述小孔卡槽与所述第一卡位相对应,所述顶出推板通过第二卡位与所述模具顶杆连接。
[0008]其中,所述顶杆插板与顶出推板之间设有耐磨铜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位、第二卡位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卡位直径为D1,所述第二卡位直径为D2, Dl < D2,所述第—N立、第二卡位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0010]进一步地,所述倒角为30?50度。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更换模具定时,只要插板油缸推动插板向上运动,卡槽脱开,模具顶杆就可以从顶出推板中抽出,实现更换模具顶杆的工作,更换顶杆速度快,简单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顶杆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杆固定装置处于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3图2沿B-B的剖视图;
[0016]图4是图2中顶杆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3中模具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9]参照图2~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中板70,顶出油缸20,模具顶杆30,所述中板70上方设有顶出推板40,所述顶出推板40固定在顶出油缸20的缸体上,所述顶出推板40的上方设有顶杆插板60,所述顶杆插板60固定在顶出油缸20的活塞杆上,所述模具顶杆30穿过所述顶杆插板60和顶出推板40,所述顶杆插板60上与所述模具顶杆30相对应设有小孔卡槽601,所述顶杆插板60连接有插板油缸10,顶杆插板60由插板油缸10驱动。
[0020]优选地,所述模具顶杆30上设有第一卡位301,第二卡位302,所述顶杆插板60通
过第—N立301与所述模具顶杆30连接,所述小孔卡槽601与所述第--N立301相对应,
所述顶出推板40通过第二卡位302与所述模具顶杆30连接。
[0021]顶出插板60由于时间长生锈难以滑动,优选地,所述顶杆插板60与顶出推板40之间设有耐磨铜板50。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卡位301、第二卡位302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卡位301直径为Dl,所述第二卡位302直径为D2,Dl < D2,所述第一^N立301、第二卡位302的连接处设有倒角,当模具顶杆30没有穿到位时,顶杆插板60向下运动,第一^N立301、第二卡位302的连接处设有倒角可以将模具顶杆30向前拉自动校正位置。
[0023]进一步地,所述倒角为30~50度。
[0024]具体的工作原理为:插板油缸10将顶杆插板60向下拉,将顶杆插板60的小孔卡槽601卡住模具顶杆30的第一卡位301,将模具顶杆30牢牢固定在顶出插板60上,如果要更换模具顶杆时,只要插板油缸10推动顶出插板60向上运动,小孔卡槽601脱开,模具顶杆30就可以从顶出推板40中抽出,实现更换模具顶杆30的工作。
[0025]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快换模具顶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中板,顶出油缸,模具顶杆,所述中板上方设有顶出推板,所述顶出推板固定在顶出油缸的缸体上,所述顶出推板的上方设有顶杆插板,所述顶杆插板固定在顶出油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模具顶杆穿过所述顶杆插板和顶出推板,所述顶杆插板上与所述模具顶杆相对应设有小孔卡槽,所述顶杆插板连接有插板油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顶杆上设有第一卡位,第二卡位,所述顶杆插板通过第一卡位与所述模具顶杆连接,所述小孔卡槽与所述第一卡位相对应,所述顶出推板通过第二卡位与所述模具顶杆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插板与顶出推板之间设有耐磨铜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第二卡位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卡位直径为Dl,所述第二卡位直径为D2,Dl < D2,所述第一卡位、第二卡位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30?50度。
【文档编号】B22D17/22GK203679223SQ20132086769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杨苏鹏, 万水平, 孔跃明, 贾祥磊, 密林其, 何晓青 申请人:苏州三基铸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