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煤机环锤用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36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碎煤机环锤用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碎煤机环锤用合金材料,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其特征点在于:该材料化学成分包括C、Mn、W、Mo、Si、P、S、Ti和RE,其余为Fe。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是:C:0.9~1.2,Mn:11.0~14.0,Si:0.3~0.7,W:0.8~1.2,Mo:0.2~0.5,Ti≤0.1,P、S≤0.04,RE:0.1~0.4,其余为Fe;本发明以传统高锰钢为材质,并经热处理所得,室温组织为奥氏体。该奥氏体具有较高的硬度,足够的韧性,又因其含有W、Mo、Ti和RE等多种合金元素,耐磨性得到大幅提高,使用寿命比原来提高2倍,特别适用于非强烈冲击的工况条件。
【专利说明】一种碎煤机环锤用合金材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锤用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碎煤机环锤用合金材料。
【背景技术】
[0002]在冶金、矿山、煤炭、电力和农机等各个工业部门中,许多设备及工件由于磨损而迅速失效,材料磨损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环锤是碎煤机的关键部件,也是易损件,其使用寿命和更换次数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率。
[0003]目前,碎煤机环锤材料多采用高锰钢(Mnl3),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90 ~1.20,Mn:11.00 ~14.00,Si:0.30 ~0.80,P ≤ 0.070,S ≤ 0.040。高锰钢为奥氏体钢,铸造并经水韧处理后得到室温下的奥氏体组织,直接应用于碎煤机环锤。高锰钢的主要特征是屈服强度低,工件使用中易变形,在强烈的冲击载荷或挤压载荷下,受力表面可产生加工硬化,硬度可从原始的HB200左右提高到HB450以上,而心部仍保持着良好的韧性,从而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而高锰钢在非强烈冲击工况下,其加工硬化性能体现不充分,表面硬度常低于ΗΒ300-350,硬化层也很浅,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件的表面硬度、强度,造成其耐磨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非强烈冲击工况下、具有良好耐磨性的碎煤机环锤用合金材料,可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0005]本发明所述碎煤机环锤用用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所含化学成分包括C、Mn、W、Mo、S1、P、S、Ti和RE,其余为Fe,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C:0.9~1.2,Mn:11.0~14.0, Si:0.3 ~0.6,W:0.8 ~1.2,Mo:0.2 ~0.5,Ti ≤ 0.1,P、S≤0.04,RE:0.1 ~0.4,
其余为Fe。
[0006]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以普通高锰钢为材质,对其进行多元微合金化、变质处理,采用铁砂造型+螺旋环冷铁的消失模铸造工艺并经水韧热处理所得到的耐磨环锤,具有较高的硬度,足够的韧性,耐磨性得到大幅提高,使用寿命比原来提高2倍,特别适用于非强烈冲击的工况条件,环锤成分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较低,而且所加合金元素国内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0007]【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08]实施例1
以泡沫聚苯乙烯(EPS)为原料作消失模,在其内部埋入螺旋环冷铁,表面涂以自行研制的复层涂料,烘干制成模型。采用直径0.5~0.8_、粒度为270/300目铁砂在负压状态下进行充型,制作砂型。配料:锰铁、硅铁、钨铁、钥铁、稀土、优质废钢、保护剂。成分合格后再加入纯铝进行终脱氧。钢水出炉温度1580°C,在转包过程,采用包底冲入法加入0.3%稀土,进行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扒渣,钢水温度为1450°C进行负压浇铸成铸件。待环锤凝固并冷却后开箱取出,清理完后进行水韧热处理。热处理过程为:铸件装炉温度< 400°C,然后以40~60°C /h速度升温至650~700°C保温1.5h ;当≥700°C时,以90~100°C /h速度升温至1050~1080°C保温3~4h,水淬。铸件入水温度1050~1070°C,水池的水量应为铸件重量的8~10倍以上,水温应控制在淬火前低于30°C,淬火后不超过50°C,铸件在水中应冷却到100°C左右。最终的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团块状碳化物,使用寿命为传统高锰钢的1.8倍。经检验所含成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wt%)为:
【权利要求】
1.一种碎煤机环锤用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合金材料化学成分包括C、Mn、S1、W、Mo、T1、P、S和RE,所述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C:0.9~1.2,Mn:11.0 ~ 14.0,S1:0.3 ~0.6,W:0.8 ~1.2,Mo:0.2 ~0.5,Ti ^ 0.1,P、S ( 0.04,Re:0.1 ~0.4,其余为Fe 。
【文档编号】C22C38/14GK103757541SQ201410023270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0日
【发明者】曹建新, 李永堂, 安文柱 申请人:太原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