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浸出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14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充气式浸出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气式浸出槽,包括槽体,槽体内设有叶轮,叶轮与电机相连,槽体上设总风管,总风管与环管密封连接,环管与支管密封连接,支管通过三通阀的止回阀与入槽支管相连,入槽支管在距槽体1/4~1/5高度处水平均匀分布。本发明易于调节空气流量且流量分布均匀,不易堵塞且易清理堵塞现象,增加浸出槽中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与矿浆充分接触,增加浸出时间,提高金浸出率,经济效益显著。
【专利说明】充气式浸出槽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氰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充气式浸出槽。
[0002]【背景技术】:
目前,湿法黄金冶炼氰化系统浸出槽充气方式普遍为风管从浸出槽槽盖上斜插至两个叶轮之间。该法缺点是空气与矿浆混合不充分,槽底及侧面积矿较多,造成浸出槽实际有效容积缩小,使金、银浸出时间缩短,影响金、银的浸出率,终渣金品位含量较高;此外容易出现风管堵塞现象。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充气式浸出槽,主要解决现有浸出槽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与矿浆接触不充分;金、银浸出时间短,浸出率低;风管堵塞等问题。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充气式浸出槽,包括槽体,槽体内设有叶轮,叶轮与电机相连,槽体上设总风管,总风管与环管密封连接,环管与支管密封连接,支管通过三通阀的止回阀与入槽支管相连,入槽支管在距槽体1/4~1/5高度处水平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的入槽支管的数量> 8 ;
优选的,所述的入槽支管插入槽体深度为浸出槽直径的1/15~1/4。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易于调节空气流量且流量分布均匀,不易堵塞且易清理堵塞现象,增加浸出槽中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与矿浆充分接触,增加浸出时间,提高金浸出率,经济效益显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07]零件说明:1、槽体,2、总风管,3、环管,4、支管,5、入槽支管,6、叶轮,7、电机,8、三通阀,9、截止阀B,10、止回阀,11、截止阀A。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充气式浸出槽,包括槽体I,槽体I内设有叶轮6,叶轮6与电机7相连,槽体I上设总风管2,总风管2与环管3密封连接,环管3与支管4密封连接,支管4通过三通阀8的止回阀10与入槽支管5相连,三通阀8的截止阀A与支管4相连,截止阀B与水管相连,当支管4堵塞的时候,关闭止回阀10,打开截止阀All和截止阀B9,疏通支管4,当入槽支管5堵塞时,关闭截止阀All,打开截止阀B9和止回阀10,疏通入槽支管5,9支入槽支管5在距槽体Im处水平均匀分布,入槽支管5插入槽体深度为浸出槽直径的1/4。
[0009]使用时,空气由总风管2进入环管3,再经支管4、三通阀8及支管5与矿浆接触,生产过程中,通过调节截止阀A,来控制支管5出口空气气速,以保证空气中的氧气在槽中充分与矿浆接触,增加浸出槽中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另外,大大减少矿形成死区的区域,增加浸出槽有效容积,从而增加浸出时间,矿浆中氧气浓度的提高与浸出时间的增加明显改善金、银的浸出效果,提高金的`浸出率、降低终渣金品位。
【权利要求】
1.充气式浸出槽,包括槽体(1),槽体(1)内设有叶轮(6),叶轮(6)与电机(7)相连,其特征在于槽体(1)上设总风管(2),总风管(2)与环管(3)密封连接,环管(3)与支管(4)密封连接,支管(4)通过三通阀(8)的止回阀(10)与入槽支管(5)相连,入槽支管(5)在距槽体1/4~1/5高度处水平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浸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槽支管(5)的数量>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式浸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槽支管(5)插入槽体深度为浸出槽直径的1/15~`1/4。
【文档编号】C22B3/02GK103820639SQ201410096887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7日
【发明者】王元, 马少卫, 邹琳, 姜振伟 申请人: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