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水玻璃制壳生产不锈钢精密铸件的方法

文档序号:3312280阅读:1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水玻璃制壳生产不锈钢精密铸件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水玻璃制壳生产不锈钢精密铸件的方法,包括熔模、制壳、模壳脱蜡、模壳焙烧、浇注4大步骤。本发明用水玻璃制壳替代硅溶胶制壳来生产不锈钢精密铸件,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缩短了生产周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用水玻璃制壳生产不锈钢精密铸件的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水玻璃制壳生产不锈钢精密铸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3]采用硅溶胶制壳方法生产不锈钢精密铸件是各精密铸造厂的传统工艺方法,不但制壳主要原辅材料成本较高,而且生产周期长。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水玻璃制壳生产不锈钢精密铸件的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水玻璃制壳生产不锈钢精密铸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熔模
(1)采用白石蜡和硬脂酸各50%的低温模料;注射压力0.2~0.5Mpa ;蜡膏温度45°C~48 ℃ ;保温水温度48~52℃ ;
二、制壳
(2)面层原辅材料配比如下:
水玻璃:模数(m) 3.1~3.3 ;密度(d) 1.26~1.28 ;
砂粉:100~120目或80~100的锆英砂;325目锆英粉;
湿润剂JFC,加入量为水玻璃重量的0.1~0.3% ;
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加入量为水玻璃重量的0.05~0.1% ;
砂:100~120目或80~100的锆英砂;粉:325目锆英粉;
硬化剂:18~24%氯化铵;
浆料采用L型搅拌机搅拌。配浆时按2.0~2.5:1的粉液比,先加水玻璃,后缓缓加入锆英粉,最后加入湿润剂和消泡剂搅拌为均匀的浆料,采用容量100ml,漏口 Φ6标准粘度测试杯测试浆料粘度为35~45s ;新配浆料搅拌24小时候后使用,剩余旧浆料补充新浆料搅拌8小时可使用,在搅拌状态下沾浆制壳。浆料若几天不用,可关闭电源,每天搅拌一小时保持浆料不沉淀即可。模组沾浆撒砂后自然干燥一小时后放入氯化铵池硬化15~20分钟,取出自然干燥30~60分钟,控制面层到不白不湿的状态时即可进入过渡层(即保护层)的制壳工序;
(3)过渡层(即保护层)原辅材料配比如下:
水玻璃:模数(m) 3.1~3.3 ;密度(d) 1.28~1.30 ;
砂:40~70目精制石英砂;粉:270~300目精制石英粉;
粉液比:1.2~1.3:1 ;
粘度:30~40s ; 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加入量为水玻璃重量的0.05?0.1% ;
硬化剂:18?24%的氯化铵;
浆料采用普通搅拌机搅拌;新浆料搅拌4小时后使用,剩余旧浆料补充新浆料搅拌一小时后即可使用,模组沾浆撒砂后入硬化池硬化15?20分钟,取出自然干燥20?40分钟,即可进入加固层制壳工序;
(4)加固层原辅材料配比如下:
水玻璃:模数(m) 3.1?3.3 ;密度(d) 1.31?1.33 ;
砂:莫来回收砂,第一层20?40目,第二层10?30目,第三层O?20目;
粉:170?200目的高铝耐火粉;
粉液比:1.05?1.5:1 ;
硬化剂:结晶氯化铝,密度(d) 1.16?1.20 ;
浆料采用普通搅拌机搅拌,即搅即用,配浆时,先加水玻璃后加粉,搅拌均匀即可。一层浆粘度20?30s,硬化20?30分钟自然干燥10?20分钟;二层浆粘度30?40s,硬化30?40分钟,自然干燥10?20分钟;三层和三层后浆粘度45?55s,硬化40?50分钟,自然干燥10?20分钟;封浆硬化20分钟取出自然干燥> 8小时后即可进入脱蜡工序;
三、模壳脱蜡
(5)脱蜡水温度95?98°C,加氯化铵2?3%;
(6)脱蜡时间:20?40分钟;
(7)脱蜡后>8小时即可进入模壳焙烧工序;
四、模壳焙烧浇注
(6)焙烧温度:850?950°C,保温I?2小时;
(7)模壳在500?700°C浇注。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用水玻璃制壳替代硅溶胶制壳来生产不锈钢精密铸件,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缩短了生产周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07]—种用水玻璃制壳生产不锈钢精密铸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熔模
(1)采用白石蜡和硬脂酸各50%的低温模料;注射压力0.2?0.5Mpa ;蜡膏温度45°C?48 0C ;保温水温度48?52°C ;
二、制壳
(2)面层原辅材料配比如下:
水玻璃:模数(m) 3.1?3.3 ;密度(d) 1.26?1.28 ;
砂粉:100?120目或80?100的锆英砂;325目锆英粉;
湿润剂:JFC,加入量为水玻璃重量的0.1?0.3% ;
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加入量为水玻璃重量的0.05?0.1% ;
砂:100?120目或80?100的锆英砂;粉:325目锆英粉;
硬化剂:18?24%氯化铵; 浆料采用L型搅拌机搅拌。配浆时按2.0?2.5:1的粉液比,先加水玻璃,后缓缓加入锆英粉,最后加入湿润剂和消泡剂搅拌为均匀的浆料,采用容量100ml,漏口 Φ6标准粘度测试杯测试浆料粘度为35?45s ;新配浆料搅拌24小时候后使用,剩余旧浆料补充新浆料搅拌8小时可使用,在搅拌状态下沾浆制壳。浆料若几天不用,可关闭电源,每天搅拌一小时保持浆料不沉淀即可。模组沾浆撒砂后自然干燥一小时后放入氯化铵池硬化15?20分钟,取出自然干燥30?60分钟,控制面层到“不白不湿”即可进入过渡层(即保护层)的制壳工序;
(3)过渡层(即保护层)原辅材料配比如下:
水玻璃:模数(m) 3.1?3.3 ;密度(d) 1.28?1.30 ;
砂:40?70目精制石英砂;粉:270?300目精制石英粉;
粉液比:1.2?1.3:1 ;
粘度:30?40s ;
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加入量为水玻璃重量的0.05?0.1% ;
硬化剂:18?24%的氯化铵;
浆料采用普通搅拌机搅拌;新浆料搅拌4小时后使用,剩余旧浆料补充新浆料搅拌一小时后即可使用,模组沾浆撒砂后入硬化池硬化15?20分钟,取出自然干燥20?40分钟,即可进入加固层制壳工序;
(4)加固层原辅材料配比如下:
水玻璃:模数(m) 3.1?3.3 ;密度(d) 1.31?1.33 ;
砂:莫来回收砂,第一层20?40目,第二层10?30目,第三层O?20目;
粉:170?200目的高铝耐火粉;
粉液比:1.05?1.5:1 ;
硬化剂:结晶氯化铝,密度(d) 1.16?1.20 ;
浆料采用普通搅拌机搅拌,即搅即用,配浆时,先加水玻璃后加粉,搅拌均匀即可。一层浆粘度20?30s,硬化20?30分钟自然干燥10?20分钟;二层浆粘度30?40s,硬化30?40分钟,自然干燥10?20分钟;三层和三层后浆粘度45?55s,硬化40?50分钟,自然干燥10?20分钟;封浆硬化20分钟取出自然干燥> 8小时后即可进入脱蜡工序;
三、模壳脱蜡
(5)脱蜡水温度95?98°C,加氯化铵2?3%;
(6)脱蜡时间:20?40分钟;
(7)脱蜡后>8小时即可进入模壳焙烧工序;
四、模壳焙烧浇注
(6)焙烧温度:850?950°C,保温I?2小时;
(7)模壳在500?700°C浇注。
[0008]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水玻璃制壳生产不锈钢精密铸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熔模 (1)采用白石蜡和硬脂酸各50%的低温模料;注射压力0.2~0.5Mpa ;蜡膏温度45°C~48℃ ;保温水温度48~52°C ; 二、制壳 (2)面层原辅材料配比如下: 水玻璃:模数(m) 3.1~3.3 ;密度(d) 1.26~1.28 ; 湿润剂JFC,加入量为水玻璃重量的0.1~0.3% ; 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加入量为水玻璃重量的0.05~0.1% ; 砂:100~120目或80~100的锆英砂;粉:325目锆英粉; 硬化剂:18~24%氯化铵; 浆料采用L型搅拌机搅拌;配浆时按2.0~2.5:1的粉液比,先加水玻璃,后缓缓加入锆英粉,最后加入湿润剂和消泡剂搅拌为均匀的浆料,采用容量100ml,漏口 Φ6标准粘度测试杯测试浆料粘度为35~45s ;新配浆料搅拌24小时候后使用,剩余旧浆料补充新浆料搅拌8小时可使用,在搅拌状态下沾浆制壳;浆料若几天不用,可关闭电源,每天搅拌一小时保持浆料不沉淀即可;模组沾浆撒砂后自然干燥一小时后放入氯化铵池硬化15~20分钟,取出自然干燥30~60分钟,控制面层到不白不湿的状态时即可进入过渡层的制壳工序; (3)过渡层原辅材料配比如下: 水玻璃:模数(m) 3.1~3.3 ;密度(d) 1.28~1.30 ; 砂:40~70目精制石英砂;粉:270~300目精制石英粉; 粉液比:1.2~1.3:1 ; 粘度:30~40s ; 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加入量为水玻璃重量的0.05~0.1% ; 硬化剂:18~24%的氯化铵; 浆料采用普通搅拌机搅拌;新浆料搅拌4小时后使用,剩余旧浆料补充新浆料搅拌一小时后即可使用,模组沾浆撒砂后入硬化池硬化15~20分钟,取出自然干燥20~40分钟,即可进入加固层制壳工序; (4)加固层原辅材料配比如下: 水玻璃:模数(m) 3.1~3.3 ;密度(d) 1.31~1.33 ; 砂:莫来回收砂,第一层20~40目,第二层10~30目,第三层O~20目; 粉:170~200目的高铝耐火粉; 粉液比:1.05~1.5:1 ; 硬化剂:结晶氯化铝,密度(d) 1.16~1.20 ; 浆料采用普通搅拌机搅拌,即搅即用,配浆时,先加水玻璃后加粉,搅拌均匀即可;一层浆粘度20~30s,硬化20~30分钟自然干燥10~20分钟;二层浆粘度30~40s,硬化30~40分钟,自然干燥10~20分钟;三层和三层后浆粘度45~55s,硬化40~50分钟,自然干燥10~20分钟;封浆硬化20分钟取出自然干燥> 8小时后即可进入脱蜡工序; 三、模壳脱蜡(5)脱蜡水温度95~98°C,加氯化铵2~3%;(6)脱蜡时间:20~40分钟;(7)脱蜡后>8小时即可进入模壳焙烧工序;四、模壳焙烧浇注(6)焙烧温度:850~950°C,保温I1~2小时;(7)模壳在500~700°C浇注。
【文档编号】B22C7/02GK103934416SQ201410145298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1日
【发明者】陈象青, 苏木旺, 刘成铭, 沈守国, 李勇, 周立明 申请人:安徽霍山科皖特种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