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轮泡沫塑料模直浇道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800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伞形轮泡沫塑料模直浇道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形轮泡沫塑料模直浇道模,模具由上模底板、浇注套、盖板、导套、导柱、冷却水套、下模底板、推杆、弹簧、螺钉、弹簧托板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模底板上有浇注套、导套;下模底板上有导柱、冷却水套;下模底板与盖板构成直浇道模腔;下模底板、盖板、冷却水套构成冷却水腔;推杆、弹簧、螺钉、弹簧托板构成出模复位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二分模结构,配有冷却水腔、底部有出模复位机构,冷却成形时间短,出模方便,易于操作。
【专利说明】伞形轮泡沬塑料模直浇道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用模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伞形轮泡沫塑料模直浇道模。【背景技术】
[0002]链式养鸡生产线是一种自动化喂料线,它由伞形轮11、鼓形链轮12、料箱13、驱动装置14、链条及料槽15组成,如图1所示。当喂鸡时,输送链在驱动装置牵引下前进,把饲料均匀地带到料槽各处,供鸡群食用。工作中,伞形轮11起到角向定位输送链的作用。伞形轮11的形状如图2、图3所示,伞形轮11主要工作面为链轮圆周表面,要求有较好的耐磨损能力。伞形轮11材料为ZG40Cr,轮齿表面感应淬火处理,硬度52?60HRC。为了保证尺寸准确,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如图4所示,消失模工艺包括伞形轮轮体模21、直浇道模22、石英砂23、砂箱24,生产过程是消失模生产及组合,消失模放砂箱中埋砂,浇注钢水,冷却,清理,加工,热处理。消失模是用泡沫塑料生产的,伞形轮消失模由伞形轮泡沫塑料模轮体模21、泡沫塑料模直浇道模22组成,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伞形轮泡沫塑料模直浇道模。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伞形轮泡沫塑料模直浇道模。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伞形轮泡沫塑料模直浇道模,模具由上模底板101、浇注套102、盖板103、导套104、导柱105、冷却水套106、下模底板107、推杆108、弹簧109、螺钉110、弹簧托板111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模底板101上有浇注套102、导套104 ;下模底板107上有导柱105、冷却水套106 ;下模底板107与盖板103构成直浇道模腔;下模底板107、盖板103、冷却水套106构成冷却水腔;推杆108、弹簧109、螺钉110、弹簧托板111构成出模复位机构。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二分模结构,配有冷却水腔、底部有出模复位机构,冷却成形时间短,出模方便,易于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链式养鸡生产线示意图
[0007]图2鼓形轮;
[0008]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09]图4伞形轮泡沫塑料模埋入砂箱示意图;
[0010]图5伞形轮泡沫塑料模组装示意图;
[0011]图6伞形轮泡沫塑料模直浇道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3]伞形轮泡沫塑料模直浇道模由上模底板101、浇注套102、盖板103、导套104、导柱105、冷却水套106、下模底板107、推杆108、弹簧109、螺钉110、弹簧托板111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模底板101上有浇注套102、导套104 ;下模底板107上有导柱105、冷却水套106 ;下模底板107与盖板103构成直浇道模腔;下模底板107、盖板103、冷却水套106构成冷却水腔;推杆108、弹簧109、螺钉110、弹簧托板111构成出模复位机构。
[0014]本实用新型采用二分模结构,配有冷却水腔、底部有出模复位机构,冷却成形时间短,出模方便,易于操作。
[0015]实施过程
[0016]一、模具组装
[0017]1.上模组装
[0018]在上模底板101上装上浇注套102、导套104。
[0019]2.下模组装
[0020]在下模底板107上装上导柱105、冷却水套106,将盖板103装在下模底板107、冷却水套106上。
[0021]将推杆108放进下模底板107内,在下模底板107下装上弹簧109,在弹簧109下放弹簧托板111,装上螺钉110。
[0022]3.上下模合模
[0023]将上模与下模合模。
[0024]二、直浇道泡沫塑料模生产
[0025]1.将直浇道泡沫塑料模具放在立式注塑机工作台上,将上模底板固定在注塑机的动模固定板上,将下模底板固定在注塑机的定模固定板上,接通冷却水。
[0026]2.合模注塑,冷却,开模,顶出直浇道泡沫塑料模。
【权利要求】
1.伞形轮泡沫塑料模直浇道模,模具由上模底板(101)、浇注套(102)、盖板(103)、导套(104)、导柱(105)、冷却水套(106)、下模底板(107)、推杆(108)、弹簧(109)、螺钉(110)、弹簧托板(111)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模底板(101)上有浇注套(102)、导套(104);下模底板(107)上有导柱(105)、冷却水套(106);下模底板(107)与盖板(103)构成直浇道模腔;下模底板(107)、盖板(103)、冷却水套(106)构成冷却水腔;推杆(108)、弹簧(109)、螺钉(110 )、弹簧托板(111)构成出模复位机构。
【文档编号】B22C9/04GK203817282SQ201420259335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郎洪明 申请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郎洪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