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式封头抛光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8300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动式封头抛光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式封头抛光机,包括组合带轮、组合抛光轮及砂带,组合带轮包括第一带轮、第一砂带轮、第二带轮、电机轴,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固定连接并在电机轴的驱动下作同步同轴转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与第一砂带轮间转动配合;组合抛光轮包括磨头轴、两个第三带轮、支架、第二砂带轮,磨头轴转动式装配于支架,磨头轴穿过两个第三带轮及第二砂带轮的轴向通孔并固定连接;第一砂带轮与第二砂带轮间通过砂带传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分别与两个第三带轮间通过一条传动带而传动。本实用新型主动式封头抛光机,其延长了砂带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磨削表面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主动式封头抛光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封头抛光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封头抛光机用于各类封头内外抛光,包括锥形封头抛光、球冠形封头抛光、球形封头抛光、碟形封头抛光、承压封头抛光、异型封头抛光、不锈钢椭圆封头抛光、标准型封头抛光、压力容器封头抛光等。
[0003]封头抛光机原理是通过砂轮、抛光轮或砂带与工件表面摩擦,对封头内外表面及焊缝进行磨削、抛光,以实现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提高。抛光质量可达到60-400目及镜面抛光或拉丝亚光。
[0004]封头抛光机能够做到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有效地解决了工人进入罐内抛光作业的安全性及职业病的问题。
[0005]目前常用的封头抛光机,其磨削轮通过砂带传动,其主要缺点是:因磨削轮是被动的,所以砂带既起磨削作用,同时又具有传动皮带的作用,因此,在抛光作业过程,常使砂带所受张力过大而拉断。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式封头抛光机,其延长了砂带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磨削表面质量。
[0007]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主动式封头抛光机,包括组合带轮、组合抛光轮及砂带,组合带轮包括第一带轮、第一砂带轮、第二带轮、电机轴,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固定连接并在电机轴的驱动下作同步同轴转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与第一砂带轮间转动配合;组合抛光轮包括磨头轴、两个第三带轮、支架、第二砂带轮,磨头轴转动式装配于支架,磨头轴穿过两个第三带轮及第二砂带轮的轴向通孔并固定连接;第一砂带轮与第二砂带轮间通过砂带传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分别与两个第三带轮间通过一条传动带而传动。
[0008]优选的,传动带是V型带;第一带轮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形成一圈V形槽,第二带轮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形成一圈V形槽,第三带轮的外圈形成V型槽;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分别与两个第三带轮间通过一条所述的V型带而传动。
[0009]优选的,传动带通过一张紧轮,两者间滚动式配合,张紧轮对所述的传动起着张紧作用。
[0010]优选的,第一带轮中部沿轴向形成通孔,与此相对应的,所述的第二带轮中部沿轴向形成圆柱状外凸部,外凸部的端部伸入第一带轮的通孔而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第二带轮的外凸部通过第一轴承而转动配合所述的第一砂带轮。
[0012]优选的,磨头轴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轴承而转动式地安装于所述的支架。
[0013]本实用新型主动式封头抛光机,其延长了砂带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磨削表面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动式封头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动式封头抛光机的侧视结构图。
[0016]图示中,1-螺栓、2-端盖、3-第一带轮、4-第一轴承、5-第一砂带轮、6-第二带轮、7-电机轴、8-磨头轴、9-第二轴承、10-第三带轮、11-支架、12-第二砂带轮、13-张紧轮、14-砂带、15-V型带、16-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18]参见图1-2,本实施例主动式封头抛光机包括组合带轮、组合抛光轮、张紧轮13、砂带14及V型带15,组合带轮包括螺栓1、端盖2、第一带轮3、第一轴承4、第一砂带轮5、第二带轮6、电机轴7,第一带轮3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形成一圈V形槽,用于配合V型带。第一带轮3的中部沿轴向形成一通孔,且第一带轮3于该通孔处的侧面局部3-1向内凸,呈凸环状。
[0019]第二带轮6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形成一圈V形槽,用于配合另一 V型带。第二带轮6的中部沿轴向形成一通孔,且第二带轮6于该通孔处的侧面局部6-1向内凸,该部呈中通圆柱状,其外径与第一带轮3的通孔内径相适配,第二带轮6的该圆柱部轴向伸入第一带轮3的通孔,两者间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第二带轮6圆柱部6-1的外端面与第一带轮3的外侧面持平。第二带轮6与第一带轮3的V形槽所在平面相平行。于第二带轮6的圆柱部6-1 (靠近)中部处形成第一台阶,台阶面朝向第一带轮3的一侧,第一带轮3的凸环部3-1端面局部(凸环3-1的外径大于该台阶处的外径)抵于该台阶面。于第二带轮6的圆柱部6-1的根部形成第二台阶部6-2,其台阶面朝向第一带轮3的一侧,与第一带轮3的凸环部3-1端面相对。
[0020]电机轴7的外径与第二带轮6的通孔内径相适配,电机轴7从第二带轮6的外侧轴向伸入其通孔并通过键配合连接。
[0021]第一带轮3的通孔处外侧面封盖一端盖2,螺栓I从外侧穿过端盖2后伸入第二带轮6的通孔内,并与电机轴7固定连接。
[0022]第一轴承4装于第二带轮6的圆柱部6-1之外,第一轴承4的内圈压紧于第二带轮6的圆柱部6-1外壁,第一轴承4内圈的两侧面分别抵于第一带轮3的凸环3-1端面、第二带轮6的第二台阶部6-2端面。第一轴承4的外套第一砂带轮5,并且其外圈压紧于第一砂带轮5的内圈。第一砂带轮5的内壁固定两挡圈16,两挡圈16分别抵于第一轴承4的外圈两侧面。
[0023]第一带轮3、第二带轮6的侧面都与第一砂带轮5的侧面相平行,且第一砂带轮5的两侧面与第二带轮3、第二带轮6相对应的侧面间留有间隙。
[0024]组合抛光轮包括磨头轴8、第二轴承9、第三带轮10、支架11、第二砂带轮12,支架11的两侧装有两个第二轴承9,第二轴承9的外圈压紧于支架11,两个轴承9的内圈分别伸入磨头轴8的一端并压紧。磨头轴8穿过两个第三带轮10及第二砂带轮12的中部轴向通孔,磨头轴8与两个第三带轮10、第二砂带轮12间通过键连接而固定在一起。两第三带轮10处于第二砂带轮12的两侧,第二砂带轮12的两侧面与第三带轮10的侧面相平行。第三带轮10的内侧面(朝第二砂带轮12的侧面)中部向内凸,内凸端面贴于第二砂带轮12的相对应侧面。
[0025]第三带轮10的外圈形成V型槽,用于配合V型带。两第三带轮10的V型槽分别与第一带轮3的V型槽、第二带轮6的V型槽处于同一平面。第一带轮3、第二带轮6分别通过一 V型带15与两个第三带轮10连接。V型带15还通过一张紧轮13,两者间滚动式配合,张紧轮13起着张紧V型带15的作用。
[0026]第一砂带轮5与第二砂带轮12通过砂带14连接而连动。
[0027]上述连接方式使第二砂带轮12起到了主动磨削的效果。
[0028]动力传递过程依次为:外置电机--电机轴7--第一带轮3和第二带轮6--两
V型带15——两第三带轮10——磨头轴8——第二砂带轮12——砂带14——第一砂带轮5。此动力传输过程,第二砂带轮12先接受到动力,相对于第一砂带轮5,第二砂带轮12为主动轮,第一砂带轮5是由砂带14带动套在电机轴7上滚动旋转的被动轮。砂带14仅起抛光作用,提高了抛光效果;避免了旧设备(现有技术)既起磨削作用,同时又起着传动皮带作用的恶劣工况,本实用新型延长了砂带的使用寿命。
[00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主动式封头抛光机,其特征是包括组合带轮、组合抛光轮及砂带,组合带轮包括第一带轮、第一砂带轮、第二带轮、电机轴,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固定连接并在电机轴的驱动下作同步同轴转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与第一砂带轮间转动配合;组合抛光轮包括磨头轴、两个第三带轮、支架、第二砂带轮,磨头轴转动式装配于支架,磨头轴穿过两个第三带轮及第二砂带轮的轴向通孔并固定连接;第一砂带轮与第二砂带轮间通过砂带传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分别与两个第三带轮间通过一条传动带而传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封头抛光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带是V型带;第一带轮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形成一圈V形槽,第二带轮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形成一圈V形槽,第三带轮的外圈形成V型槽;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分别与两个第三带轮间通过一条所述的V型带而传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式封头抛光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带通过一张紧轮,两者间滚动式配合,张紧轮对所述的传动起着张紧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式封头抛光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带轮中部沿轴向形成通孔,与此相对应的,所述的第二带轮中部沿轴向形成圆柱状外凸部,外凸部的端部伸入第一带轮的通孔而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式封头抛光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带轮的外凸部通过第一轴承而转动配合所述的第一砂带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封头抛光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磨头轴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轴承而转动式地安装于所述的支架。
【文档编号】B24B47/16GK204235331SQ201420701261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0日
【发明者】姚荣庆, 龚辉, 方钢强, 陈先进, 王瑞权 申请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