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锅盖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9858发布日期:2018-07-06 20:4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压力锅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压力锅盖打磨机。



背景技术:

压力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和环形翻边,在压力锅盖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翻边的外周面进行打磨。现有的对压力锅盖翻边进行打磨是通过打磨机来完成的。具体打磨过程为:通过人工握持住压力锅盖时压力锅盖靠近打磨头并转动压力锅盖来完成的。通过现有的打磨机对压力锅盖进行打磨时,不但焊接时费时费力、而且由于人工握持转动压力锅盖进行转动的因此打磨出的压力锅盖表面的同圆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时移动方便、能够降低打磨压力锅盖时的工作强度且打磨处的压力锅盖的表面的同圆度好的压力锅盖打磨机,解决了人工握持并转动压力锅盖进行外周面的打磨所导致的工作费力且同圆度差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压力锅盖打磨机,包括打磨头和驱动打磨头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和电机轴,所述打磨头同所述电机轴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和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的支撑碗,所述打磨头位于所述支撑碗的径向外侧,所述支撑碗的外直径小于压力锅盖的直径,所述电机壳设有提手杆,所述提手杆外弹性套设有套管,所述提手杆和套管之间设有调节套管与提手杆之间的弹力的弹力调节机构,所述弹力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提手杆外且穿设在套管内的基管和环绕在所述基管外部的夹持层,所述夹持层由若干块沿基管的周向分布的摩擦条构成,所述摩擦条设有若干沿基管的径向延伸的滑杆,所述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基管,所述滑杆的内端设有驱动滑杆外移进而驱动摩擦条同套管抵接在一起的弹簧,所述弹力调节机构还设有调节所述弹簧的预紧力的预紧力调节结构。使用时,使压力锅盖以内表面朝上的方式搁置在支撑碗内而被支撑碗支撑柱,然后转动支撑碗而使得压力锅盖转动的同时使打磨头对压力锅盖翻边的外周面进行打磨。由于通过支撑碗支撑住进行转动,故打磨时省力且打磨出的表面的同圆度好。装配本发明时,通过握持住提手杆来进行移动电机以调整电机的位置到符合要求,因此装配时方便;本技术方案中的提手杆具有弹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本技术方案中的弹性效果还可以改变,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提手杆弹性的具体的调节过程为,通过预紧力调节结构驱动弹簧沿基管的径向移动,从而使得摩擦条同套管的正压力改变,从而实现预紧力的改变,使得套管相对于提手杆晃动的力的大小改变来达到不同的弹性效果。

本发明还包括驱动支撑碗转动的摩擦轮,所述压力锅盖设有沿压力锅盖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翻边,所述摩擦轮通过同所述翻边的内周面配合驱动所述支撑碗转动。能够实现压力锅盖的自动转动,转动和打磨时的同步性好。能够避免现有的直接驱动支撑碗转动方式所存在的没有压力锅盖时也能够转动(即非工作状态时也能够转动)而导致的能耗高的问题。

本发明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摩擦轮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同所述电机轴连接在一起。引人电源时方便,如果通过两部电机进行驱动则引人电源时不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轴的两端都伸处所述电机壳,所述摩擦轮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电机轴的一端,所述打磨头连接于所述电机轴的另一端。能够降低打磨头和摩擦轮同时不能够转动的几率,工作时的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碗的侧壁设有支撑压力锅盖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第一吸附环,所述支撑碗的底壁设有支撑压力锅盖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第二吸附环。使用过程中,通过下压压力锅盖而使得第一吸附环和第二吸附环产生变形,变形过程中支撑碗、第一吸附环、第二吸附环和压力锅盖围成的空间内形成负压而将压力锅盖吸附在支撑碗上,能够避免压力锅盖同支撑碗之间产生相对移动而导致打磨处理的表面不符合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时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碗设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吸附环和第二吸附环之间。使用时通过将气道的另一端同真空源连接在一起而进行抽真空。

本发明还包括同所述支撑碗同轴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有沿连接环周向延伸的同所述气道的另一端对齐的环形槽,所述连接环设有同所述环形槽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连接环同所述底座固接在一起,所述支撑碗同所述连接环密封转动地连接在一起。能够避免转动过程中连接真空源与气道的气管产生缠绕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碗设有转动轴,所述连接环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支撑碗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能够更为方便地保证连接环和支撑碗的同轴度,同轴度好则转动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泄漏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预紧力调节结构包括两个将基管支撑在提手杆外的管状结构的锥形头、驱动锥形头轴向移动并能够使锥形头停止在设定位置的驱动结构和若干顶杆,所述两个锥形头以小径端对向设置的方式滑动连接在所述基管的两端内,所述顶杆的两端搁置在所述两个锥形头的锥面上,同一块摩擦条的所有的所述滑杆通过所述弹簧支撑在同一根所述顶杆上,每一块摩擦条的所述滑杆各通过一根所述顶杆进行支撑。调节时,通过轴向改变锥形头的位置来实现顶杆沿基管的径向移动、从而实现顶杆沿基管径向位置的改变,从而实现弹簧预紧力的改变。调节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两个螺纹连接在所述基管的两端内的顶块,所述两个锥形头位于所述两个顶块之间。通过转动顶块来驱动锥形头实现调节,调节到位则自动定位住,使用时的方便性更好。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对压力锅盖进行打磨时省力,打磨出的压力锅盖的表面的同圆度好;装配过程中移动电机时方便且移动时的舒适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提手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提手杆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大示意图。

图中:底座1、连接环11、连接口111、环形槽112、真空源12、支撑碗2、支撑碗的侧壁21、第一支撑部22、第一吸附环23、支撑碗的底壁24、第二支撑部25、第二吸附环26、转动轴27、气道28、打磨头3、提手杆4、套管41、电机5、电机轴51、电机壳52、电机安装架53、压力锅盖6、环形翻边61、摩擦轮7、弹力调节机构8、基管81、夹持层82、摩擦条821、滑杆822、弹簧823、预紧力调节结构83、锥形头831、顶杆832、驱动结构833、顶块8331、传动机构9、第一转轴91、第二转轴92、第三转轴93、第一扇形齿轮94、第二扇形齿轮95、第三扇形齿轮96、第四扇形齿轮97、第五扇形齿轮98、第六扇形齿轮9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压力锅盖打磨机,包括底座1和电机5。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支撑碗2。电机5包括电机轴51和电机壳52。电机轴51的左端伸出电机壳52。电机轴51的左端连接有打磨头3。打磨头3位于支撑碗2的外部。打磨头3位于支撑碗2的径向外侧即支撑碗的外周面所在的圆柱面的外部。电机壳52固定在电机安装架53上。

电机壳52设有提手杆4。提手杆4外弹性套设有套管41。

参见图2,提手杆4和套管41之间设有弹力调节机构8。弹力调节机构8包括基管81、夹持层82和预紧力调节结构83。基管81套设在提手杆4外。基管81穿设在套管41内。夹持层82由若干块摩擦条821构成。摩擦条821沿基管81的周向分布。摩擦条821设有若干沿基管的径向延伸轴向分布的滑杆822。滑杆822滑动穿设于基管81。滑杆822的内端设有弹簧823。弹簧823通过滑杆驱动摩擦条同套管41抵接在一起。外移的预紧力调节结构83包括两个锥形头831和若干顶杆832。锥形头831为管状结构。锥形头831套设在提手杆4上且穿设在基管81内将基管81同提手杆4连接在一起。锥形头831仅可滑动地连接于基管81内。顶杆832沿基管81的周向分布轴向延伸。同一块摩擦条821的所有的滑杆822通过弹簧823支撑在同一根顶杆832上,每一块摩擦条的滑杆各通过一根顶杆进行支撑。

参见图3,两个锥形头831以小径端对向设置的方式滑动连接在基管81的两端内。顶杆832的两端搁置在两个锥形头831的锥面上。预紧力调节结构83还包括驱动结构833。驱动结构833包括两个螺纹连接在基管81的两端内的顶块8331。顶块8331套设在提手杆4上。两个锥形头831位于两个顶块8331之间。

参见图1,装配过程中需要调整电机的位置时,通过手握持在套管41上进行移动即可。

参见图2和图3,调整套管的弹性效果的过程为:通过转动顶块8331驱动锥形头831沿基管81的轴向进行移动,锥形头831驱动顶杆832沿基管81的径向移动,顶杆832挤压弹簧823而改变预紧力即可。

参见图1,使用时,将压力锅盖6(参见图5)以内表面朝上的方式搁置在支撑碗2内。支撑碗2的外直径小于压力锅盖的直径,使得压力锅盖的环形翻边61(参见图5)径向突出于支撑碗2,然后人工转动支撑碗2并通过人工相对固定住支撑碗和压力锅盖,提高电机5驱动打磨头3转动,打磨头3对环形翻边的外周面进行打磨。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4,还包括摩擦轮7和传动机构9。传动机构9包括第一转轴91、第二转轴92、第三转轴93、第一扇形齿轮94、第二扇形齿轮95、第三扇形齿轮96、第四扇形齿轮97、第五扇形齿轮98和第六扇形齿轮99。电机轴51沿左右方向延伸。电机轴51的左右两端都伸出电机壳52。打磨头3连接在电机轴91的左端。第六扇形齿轮99连接在电机轴51的右端。第五扇形齿轮98和第六扇形齿轮99啮合在一起。第五扇形齿轮98连接在第三转轴93的下端。第四扇形齿轮97连接在第三转轴93的上端。第四扇形齿轮97和第三扇形齿轮96啮合在一起。第三扇形齿轮96连接在第二转轴92的右端。第二扇形齿轮95连接在第二转轴92的左端。第二扇形齿轮95和第一扇形齿轮94啮合在一起。第一扇形齿轮94连接在第一转轴91的上端。摩擦轮7连接在第一转轴91的下端。摩擦轮7和打磨头3沿支撑碗2的径向分布。

支撑碗的侧壁21设有第一支撑部22。第一支撑部22上设有第一吸附环23。支撑碗的底壁24设有第二支撑部25。第二支撑部25设有第二吸附环26。支撑碗2设有转动轴27和气道28。支撑碗2通过转动轴27转动连接于底座1。底座1上设有连接环11和真空源12。连接环11同底座1固接在一起。连接环11可转动地密封套设在转动轴27上。连接环1设有连接口111和环形槽112。连接口111同真空源12连接在一起。连接口111同环形槽112连通。环形槽112位于连接环11的内周面。环形槽112沿连接环的周向延伸。环形槽112同气道28的一端对齐、气道28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吸附环23和第二吸附环26之间。

参见图5,使用时将高于锅盖6以内表面朝上的方式下压而搁置在支撑碗2上,使得第一吸附环23和第二吸附环26密封支撑住压力锅盖,启动真空源12。真空源12通过气道28对支撑碗2、第一吸附环23、压力锅盖6和第二吸附环26所围成的空间进行抽真空,使得压力锅盖6可靠地吸附在支撑碗2上,此时摩擦轮7同压力锅盖7的环形翻边61的内周面抵接在一起,启动电机5,电机5驱动打磨头3对环形翻边61的外周面进行打磨。电机5还通过传动机构9驱动摩擦轮7转动,摩擦轮7和环形翻边6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得压力锅盖6连同支撑碗2一起以转动轴27为轴转动。从而实现打磨与转动同步进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