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表面管嘴打磨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540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弧形表面管嘴打磨测量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二代、三代核电站类似堆内构件的设备安装时的打磨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在核电厂高温运行时,堆内构件和压力容器可能会发生材料变形。为满足变形后管嘴间隙依旧满足核电厂抗震、流量等要求,就要求在室温时,必须确保堆内构件的两个热段管嘴和压力容器的两个热段管嘴间存在一定间隙,该间隙须控制在约4.3±0.12mm。因制造工艺、测量误差等因素,堆内构件和压力容器的热段管嘴在制造阶段不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需要在施工现场将堆内构件与压力容器配合后,根据实测值打磨堆内构件的管嘴表面,以达到设计要求。在设备出厂时,设计方已用激光跟踪仪对堆内构件管嘴进行测量,并通过测量给出打磨量和打磨位置,然而,激光跟踪仪这一测量工具的测量误差约0.1mm,不能满足0.1mm的打磨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打磨量的精度控制在0.1mm以内的弧形表面管嘴打磨测量工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弧形表面管嘴打磨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框架,所述测量框架为由纵向杆和横向杆构成的矩形结构,且横向杆沿水平方向设置弧度,以贴合测量对象的弧形表面;定位装置,位于测量框架任意矩形结构两对角端点;锁紧装置,位于测量框架纵向杆两侧,用于将测量框架紧固在测量对象上;固定及缓冲装置,位于测量框架纵向杆和横向杆正中位置,用于辅助固定测量框架,并对管嘴起到缓冲作用;表面布置有轴孔、相互平行的竖杆,通过垂直于测量对象的支架,布置在测量框架上,且与测量框架的纵向杆平行;端点有销轴、表面布置有对中孔的横杆,沿垂直于竖杆的方向固定在竖杆上;测量套筒,包括底盘和位于底盘上的圆柱,圆柱正中布置有矩形槽;测量仪器,包括测量杆和位于测量杆一端的锥形端部;在定位和测量时,测量套筒的圆柱垂直设于横杆的对中孔内,测量仪器的测量杆插入测量套筒的矩形槽中,使测量仪器与管嘴表面接触。优选地,所述测量框架为不锈钢材质。优选地,所述竖杆为两根。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孔结构。优选地,所述紧缩装置包括在测量框架纵向杆两侧同一水平方向分别分布的紧锁圈,绑扎带分别穿过同一水平方向的紧缩圈,绕过测量对象一圈或多圈后锁紧。优选地,所述固定及缓冲装置包括设于测量框架纵向杆和横向杆正中位置的压紧螺栓,以及位于压紧螺栓端部的缓冲垫片,压紧螺栓对应旋入压紧套筒内,将缓冲垫片紧贴在管嘴表面。优选地,所述横杆的端部布置有磁性装置。优选地,所述测量框架纵向杆两侧同一水平方向各分布有旋入螺栓,旋入螺栓沿垂直于测量对象方向旋入,紧贴至测量对象表面。优选地,所述绑扎带、缓冲垫片、旋入螺栓与测量对象的接触面上均垫有橡胶垫。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弧形表面管嘴打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步骤1、将测量工具固定在测量对象上;步骤2、将测量套筒的圆柱垂直放置在横杆的对中孔内,将测量仪器中的测量杆插入测量套筒的矩形槽中,使测量仪器的锥形端点与测量对象表面接触,并利用测量仪器测量位于测量框架两对角端点的定位装置到测量对象表面的垂直距离,记录数值,测量仪器与测量对象表面的接触点标记;步骤3、根据在管嘴表面事先确定的若干打磨控制点,移动横杆在测量框架上的位置,利用步骤2的方法测量横杆上对中孔到打磨控制点Q1~Qn的垂直距离,并记录数值R1~Rn;步骤4、对打磨控制点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重复步骤2,对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到测量对象表面的垂直距离进行确认;步骤5、如果测量仪器上的锥形端部与测量对象表面接触点不是标记,则调整测量框架使测量仪器与测量对象表面的接触点与标记重合;测量定位装置至标记的距离是否与打磨前记录的数值相同,如测量仪器上的锥形端部与测量对象表面接触点不是标记,调整测量框架使定位装置与测量对象表面的接触点标记的距离为数值;步骤6、测量框架调整后,调整横杆在测量框架上的摆放位置,并测量套筒及测量仪器垂直放入横杆上不同对中孔的位置,测量打磨后测量对象表面若干打磨控制点Q1~Qn至横杆上对应的对中孔的垂直距离并记录数值T1~Tn,比较R1和T1,R2和T2,……,Rn和Tn的距离,计算出打磨量;重复打磨、测量工作,直至多次打磨量之和R1+Rn等于要求的打磨量后,拆除测量工具。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将测量误差控制在0.02mm,满足测量对象在现场安装时将打磨量的精度控制在0.1mm以内的要求,且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弧形表面管嘴打磨测量工具使用效果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弧形表面管嘴打磨测量工具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弧形表面管嘴打磨测量工具立体图;图4为横杆立体图;图5为测量仪器立体图;图6为测量套筒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附相关数据详细说明如下。图1~图3分别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弧形表面管嘴打磨测量工具使用效果图、正面示意图和立体图,所述的弧形表面管嘴打磨测量工具,包括:测量框架N,所述测量框架为矩形结构,且测量框架的横向杆沿水平方向设置弧度,以贴合测量对象的弧形表面;定位装置,位于测量框架任意矩形结构两对角端点;锁紧装置,位于测量框架纵向杆两侧,用于将测量框架紧固在测量对象上;固定及缓冲装置,位于测量框架矩阵结构纵向杆和横向杆正中位置,用于辅助固定测量框架,并对管嘴起到缓冲作用;两根表面布置有轴孔、相互平行的竖杆,通过垂直于测量对象的支架,布置在测量框架上,且与测量框架的纵向杆平行;端点有销轴P、表面布置有对中孔M的横杆J,如图4所示,通过销轴P沿垂直于竖杆的方向固定在竖杆上;测量套筒F,包括底盘U和位于底盘U上的圆柱V,圆柱V正中布置有矩形槽K,如图5所示;测量仪器G,包括测量杆Y和位于测量杆一端的锥形端部Z,如图6所示;在定位和测量时,将测量套筒F的圆柱V垂直放置在横杆J的定位孔或对中孔Q内,将测量仪器G的测量杆Y插入测量套筒F的矩形槽K中,使测量仪器G与管嘴表面接触。圆柱V的直径比横杆J上的对中孔M的直径小0.1mm,使底盘U的直径比横杆J上的对中孔M直径大10mm,使矩形槽K的尺寸比测量仪器G的测量杆Y大0.1mm。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框架为不锈钢材质;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如图1中位于测量框架矩形结构两对角端点的定位孔H1和定位孔H2所示;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在测量框架纵向杆两侧上、下部同一水平方向各分布的两个紧锁圈A1、B1、A2、B2,两条绑扎带A、B分别穿过紧缩圈A1、A2和B1、B2,绕过测量对象一周后进行锁紧;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及缓冲装置为位于测量框架矩阵结构纵向杆和横向杆正中位置的压紧螺栓D1、D2、D3、D4,以及位于压紧螺栓端部的缓冲垫片C1、C2、C3、C4,压紧螺栓对应旋入缓冲垫片上的压紧套筒内,将缓冲垫片紧贴在管嘴表面;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横杆J的端点布置有磁性装置K1、K2;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测量框架纵向杆两侧同一水平方向各分布两个旋入螺栓,沿垂直于测量对象方向旋入,紧贴至测量对象表面;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绑扎带A、B,缓冲垫片C1、C2、C3、C4,旋入螺栓与测量对象的接触面上均垫有厚橡胶,以增加结构与堆内构件表面的摩擦力并保护堆内构件表面。上述弧形表面管嘴打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步骤包括:S1、将测量工具运用绑扎带、缓冲垫片和螺栓固定在测量对象上;S2、将测量套筒F的圆柱V垂直放置在横杆J的定位孔内,将测量仪器G中的测量杆Y插入测量套筒F的矩形槽K中,使测量仪器G的锥形端点Z与测量对象表面接触,并利用测量仪器G测量定位孔H1和定位孔H2到测量对象表面的垂直距离,记录数值P1、P2,测量仪器G与测量对象表面的接触点标记I1、I2:S3、根据在管嘴表面事先确定的若干打磨控制点Q1~Qn,移动横杆J在测量框架N上的位置,利用S2的方法测量横杆J上对中孔到打磨控制点Q1~Qn的垂直距离并记录数值R1~Rn;S4、对打磨控制点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重复S2的步骤对定位孔、定位孔到测量对象表面的垂直距离进行确认;S5、如果测量仪器G上的锥形端部Z与测量对象表面接触点不是标记I1、I2,则调整测量框架N,使测量仪器G与测量对象表面的接触点与标记I1、I2重合;测量定位孔H1、H2至标记I1、I2的距离是否与打磨前记录的数值P1、P2相同,如测量仪器G上的锥形端部Z与测量对象表面接触点不是I1、I2,调整测量框架N使定位孔H1、H2与测量对象表面的接触点标记I1、I2的距离为数值P1、P2;S6、测量框架N调整后,通过调整横杆J在测量框架N上的摆放位置和测量套筒F及测量仪器G垂直放入横杆J上不同对中孔的位置。测量打磨后测量对象表面若干打磨控制点Q1~Qn至横杆J上对应的对中孔的垂直距离,并记录数值T1~Tn。比较R1和T1,R2和T2,……,Rn和Tn的距离,计算出打磨量。重复打磨、测量工作,直至多次打磨量之和R1+Rn等于要求的打磨量后,拆除测量工具。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