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护炉操作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523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高温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炉护炉操作法。



背景技术:

电炉由于其构造特点,如炉膛大炉底浅、“恒枪变压”即氧枪位置不变,氧枪固定在炉壁中,而放钢后炉内余钢量不多,氧枪到渣面距离较远,从而无法像转炉一样在放钢操作完毕后进行有效的溅渣护炉操作。炉体耐材不断受到钢水冲刷侵蚀,尤其是渣线位耐材,受侵蚀更加严重,该部位不仅受到钢水冲刷侵蚀,而且还受到氧化性炉渣侵蚀,导致电炉寿命较短,一般电炉寿命在500次到600次。

目前电炉比较有效的护炉操作是通过喷补炉设备向炉内耐材表面喷涂耐高温喷补料,成本较高昂,且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炉护炉操作法,能够有效地延缓炉体耐材收到侵蚀,提高电炉炉龄,具体操作为:

(1)在电炉冶炼前,先向电炉底部加入生白云石,再加入生铁和废钢,

按重量计算,电炉底部加入生白云石为1000kg,再加入生铁和废钢各5吨,

加入生白云石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可以减缓生铁和废钢加入时对电炉炉底的冲击力,避免炉底受损;另一方面,在后续的吹氧冶炼过程中,生白云石受热分解产生部分MgO并进入炉渣中,提高炉渣中的MgO含量,可以减弱氧化性炉渣对镁碳质耐材炉衬的侵蚀,起到对炉衬的保护作用,

(2)向炉内加入铁水,同时开启炉壁氧枪向炉内吹氧冶炼,吹氧冶炼开始时加入第一批次的渣料石灰,且吹炼过程中每隔5分钟加入石灰和石灰石,并控制吹炼过程中炉内温度不高于1550℃,避免吹炼过程中炉温过高加剧对炉体耐材的侵蚀,

铁水以3.0-4.0吨/分钟的速度向炉内加入,铁水加入时间控制在30分钟,

炉壁氧枪以射流模式向炉内吹氧冶炼,炉壁氧枪共三支,每支枪的供氧速率为2600立方/小时,

吹氧冶炼操作根据炉内造渣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渣面有渣料堆积,降低其中距离渣料在炉内的落料点最近的一根氧枪的氧气流量为2200立方/小时或2000立方/小时,缩短氧枪的射流长度及射流速率,强化化渣效果,进行化渣操作,

按重量计算,向炉内加入铁水的总量为90吨,吹氧冶炼开始时加入第一批次的渣料石灰为500kg,吹炼过程中每隔5分钟加入石灰300kg和石灰石300kg,

在冶炼过程中实行流换渣操作,在不断往炉内加入石灰、石灰石等渣料的同时,电炉炉门也在不断往外流渣,最终留在炉内的渣料每炉基本上不变;

(3)铁水加完后继续保持吹氧冶炼,电炉终点前进行脱碳升温操作,并在5-10分钟后停止吹氧;

(4)放钢,且放钢结束后在炉内留有余钢,并参照以上工艺将下炉的生白云石、生铁、废钢、铁水加入,

确保炉内钢水成份合适,且温度为1620-1660℃时实行放钢,放钢量控制在90-95吨,

放钢结束后在炉内留有余钢的目的在于:一是炉底余钢加上余渣,可减缓下一炉废钢、生铁加入时对炉底的冲击;二是电炉终点钢水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在下炉冶炼铁水加入时,铁水中的碳可与余钢中的氧快速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促使炉渣快速发泡从而避免了氧化性炉渣对炉内渣线位耐材的“集中侵蚀”现象,可均匀渣线位置耐材受侵蚀情况;同时由于提高了渣中MgO含量,可进一步减弱氧化性炉渣对镁碳质耐材炉衬的侵蚀,起到保护炉衬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大幅提高了电炉炉龄,原先每20天进行的一次炉役,时间增加至每30天进行一次炉役,从而提高了电炉作业率,提升了产能。采用该护炉操作方法后,电炉炉渣MgO含量提高了0.5%,由6.3%提升至6.8%,电炉炉龄也由之前的500多次大幅提升至900多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在电炉冶炼前,先向电炉底部加入生白云石1000kg,再加入生铁和废钢各5吨;

(2)以3.0吨/分钟的速度向炉内加入铁水共90吨,同时开启炉壁氧枪向炉内吹氧冶炼,炉壁氧枪以射流模式向炉内吹氧冶炼,炉壁氧枪共三支,每支枪的供氧速率为2600立方/小时(如果渣面有渣料堆积,降低其中距离渣料在炉内的落料点最近的一根氧枪的氧气流量为2000立方/小时),吹氧冶炼开始时加入第一批次的渣料石灰500kg,且吹炼过程中每隔5分钟加入石灰300kg和石灰石300kg,并控制吹炼过程中炉内温度不高于1550℃;

(3)铁水加完后根据炉内温度继续保持吹氧冶炼,电炉终点前进行脱碳升温操作,并在10分钟后停止吹氧;

(4)炉内钢水成份合适,且温度为1645℃时放钢,控制放钢结束后炉内的余钢量为30吨,并参照本实施例以上工艺将下炉的生白云石、生铁、废钢、铁水加入。

按照以上的操作方法,每30天进行一次炉役,电炉炉龄提升至926次。

对比实施例1

(1)在电炉冶炼前,先向电炉底部加入生白云石1000kg,再加入生铁和废钢各5吨;

(2)以3.0吨/分钟的速度向炉内加入铁水共90吨,同时开启炉壁氧枪向炉内吹氧冶炼,炉壁氧枪以射流模式向炉内吹氧冶炼,炉壁氧枪共三支,每支枪的供氧速率为2600立方/小时(如果渣面有渣料堆积,降低其中距离渣料在炉内的落料点最近的一根氧枪的氧气流量为2000立方/小时),吹氧冶炼开始时加入第一批次的渣料石灰500kg,且吹炼过程中每隔5分钟加入石灰300kg和石灰石300kg,并控制吹炼过程中炉内温度不高于1550℃;

(3)铁水加完后根据炉内温度继续保持吹氧冶炼,电炉终点前进行脱碳升温操作,并在10分钟后停止吹氧;

(4)炉内钢水成份合适,且温度为1645℃时放钢,控制放钢结束后炉内的余钢量为15吨,并参照本实施例以上工艺将下炉的生白云石、生铁、废钢、铁水加入。

按照以上的操作方法,在同等情况下,需要每20天进行一次炉役,而电炉炉龄仅为520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