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圆环链钢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933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直条圆钢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轧直条圆棒的生产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矿用圆环链钢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0MnV、25MnV圆棒是用于制造矿用圆环链的原料,矿用圆环链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刮板输送机、刨煤机、滚筒采煤机及其它机械的牵引链,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煤矿设备的使用寿命。生产实践中,通常要求链条有足够的强度、载荷能力,有一定的韧性,防止脆断,还要求有耐疲劳、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对矿用圆环链钢的要求是:热处理能在水中淬火;链环整个断面完全淬透;良好的冷弯性能适于冷编链;可焊性良好。但我国对于高强度矿用圆环链的研究起步较晚,强度级别低。

水钢生产的φ18mm和φ20mm的20MnV、25MnV直条圆棒是制造高强度圆环链的原料,而高强度圆环链被广泛用于煤矿机械中。根据目前采矿设备行业的发展状况,急需得到足够强度的圆环链钢,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环链钢的生产工艺,从而获得了高强度级别的矿用圆环链钢,为矿用机械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矿用圆环链钢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转炉冶炼

a.向转炉中兑入铁水,兑入的铁水中成分包括:Si=0.20~0.80mass%,Mn=0.30~0.80mass%,P≤0.140mass%,S≤0.040mass%;铁水温度≥1250℃;

吹炼过程中加入的主要造渣材料石灰中成分包括:CaO>90mass%,SiO2≤1.5mass%,S<0.15mass%;石灰活性度>310ml;

b.根据铁水中P的含量选择操作方法,若铁水成分中P<0.120mass%,采用单渣法操作;若铁水成分中P≥0.120mass%,则采用双渣法操作;终渣碱度控制在3.2~3.6;

c.采用高拉碳补吹氧气,避免多次后吹,确保钢水不过氧化,力争一次拉碳成功,提高钢水中的碳含量;

d.为保证出钢口状况良好,采用挡渣棒挡渣出钢;出钢时确保C≥0.06mass%、P≤0.015mass%;

e.钢包要求:红包出钢,即出钢前的空钢包温度≥900℃,钢包底吹砖畅通,钢包洁净,不得有包沿,确保连铸时钢包水口自动打开;

f.采用硅锰铁配硅,不足锰用锰铁补齐,钒铁配钒;用SiAlCaBa或SiCaBa复合脱氧剂进行终脱氧,加入量为120kg/炉。

(2)LF炉精炼

a.采用电石、SiFe粉造白渣,尽可能减少Al的用量在供电8min内形成液态白渣,并保持白渣时间不小于10min;

b.精炼结束,喂钙线30米/炉进行钢水钙处理,喂线后,软吹氩时间大于8min,软吹氩时,钢包渣面微微涌动不裸露钢水;

(3)连铸:在连铸过程中,采用全保护浇注,避免钢水接触空气,并采用结晶器电搅;连铸浇注时保证满中间包操作。

(4)轧钢

a.轧钢前加热炉温度控制:加热段1100-1200℃,均热段1080-1130℃,开轧温度980-1030℃,目标值1000℃。

b.轧制控制:轧制速度8-15米/秒,轧件入精轧机温度900-970℃,轧制后不穿水冷却,上空冷床空冷,上空冷冷床时的温度:880-930℃。

(5)打捆堆放:钢材打捆后及时吊运堆垛,避风堆冷,堆冷时间≥8h。

进一步地,所述(1)转炉冶炼b步骤中,若选择双渣操作,则吹炼4-6分钟时,倒初期渣。

进一步地,所述(1)转炉冶炼d步骤中,若出钢时C<0.06mass%或转炉后吹次数大于2次,则改炼普通钢种。

进一步地,所述(1)转炉冶炼f步骤中,若终点钢水氧化性强,则增加SiAlCaBa或SiCaBa复合脱氧剂的用量至121~130kg/炉。

进一步地,所述(2)LF炉精炼a步骤中,所采用的SiFe粉粒度≤3m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中间包钢水液面高度为600-700mm,中间包连浇过程液面不得低于400mm;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200A、频率4Hz;拉坯速度1.90m±0.02m/min,二冷段比水量为0.90-1.25L/kg(即每千克钢0.90-1.25升水);铸坯矫直温度≥900℃。

进一步地,所述(4)轧钢a步骤中,钢坯加热时应均匀,钢坯头、中、尾温差≤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用圆环链钢的生产工艺,通过转炉冶炼、LF炉精炼、连铸、轧钢等工序,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转炉造渣去磷、LF炉白渣精炼和连铸全保护浇注使钢质洁净,产品质量优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减轻了铸坯中心的成分偏析、缩孔、疏松缺陷,铸坯矫直时避开矫直裂纹敏感温度范围,保证了铸坯质量。轧钢通过控轧控冷、钢材打捆后避风堆冷数小时,生产出了性能优良的20MnV、25MnV圆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用圆环链钢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转炉冶炼

a.向转炉中兑入铁水,兑入的铁水中成分包括:Si=0.20~0.80mass%,Mn=0.30~0.80mass%,P≤0.140mass%,S≤0.040mass%;铁水温度≥1250℃;

吹炼过程中加入的主要造渣材料石灰中成分包括:CaO>90mass%,SiO2≤1.5mass%,S<0.15mass%;石灰活性度>310ml;

b.根据铁水中P的含量选择操作方法,若铁水成分中P<0.120mass%,采用单渣法操作;若铁水成分中P≥0.120mass%,则采用双渣法操作;终渣碱度控制在3.2~3.6;若选择双渣操作,则吹炼4-6分钟时,倒初期渣。

c.采用高拉碳补吹氧气,避免多次后吹,确保钢水不过氧化,力争一次拉碳成功,提高钢水中的碳含量;

d.为保证出钢口状况良好,采用挡渣棒挡渣出钢;出钢时确保C≥0.06mass%、P≤0.015mass%;若出钢时C<0.06mass%或转炉后吹次数大于2次,则改炼普通钢种。

e.钢包要求:红包出钢,即出钢前的空钢包温度≥900℃,钢包底吹砖畅通,钢包洁净,不得有包沿,确保连铸时钢包水口自动打开;

f.采用硅锰铁配硅,不足锰用锰铁补齐,钒铁配钒;用SiAlCaBa或SiCaBa复合脱氧剂进行终脱氧,加入量为120kg/炉。若终点钢水氧化性强,则适当增加SiAlCaBa或SiCaBa复合脱氧剂的用量,可增至121~130kg/炉。

(2)LF炉精炼

a.采用电石、SiFe粉造白渣,尽可能减少Al的用量在供电8min内形成液态白渣,并保持白渣时间不小于10min;所采用的SiFe粉粒度≤3mm。

b.精炼结束,喂钙线30米/炉进行钢水钙处理,喂线后,软吹氩时间大于8min,软吹氩时,钢包渣面微微涌动不裸露钢水;

(3)连铸:在连铸过程中,采用全保护浇注,避免钢水接触空气,并采用结晶器电搅;连铸浇注时保证满中间包操作。中间包钢水液面高度为600-700mm,中间包连浇过程液面不得低于400mm;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200A、频率4Hz,以减轻铸坯中心的成分偏析、缩孔、疏松缺陷;拉坯速度1.90m±0.02m/min,二冷段比水量为0.90-1.25L/kg,即每千克钢0.90-1.25升水;铸坯矫直温度≥900℃,避开矫直裂纹敏感温度范围,此时铸坯受到矫直外力后,不容易开裂。

(4)轧钢

a.轧钢前加热炉温度控制:加热段1100-1200℃,均热段1080-1130℃,开轧温度980-1030℃,目标值1000℃。钢坯加热时应均匀,钢坯头、中、尾温差≤30℃。

b.轧制控制:轧制速度8-15米/秒,轧件入精轧机温度900-970℃,轧制后不穿水冷却,上空冷床空冷,上空冷冷床时的温度:880-930℃。

(5)打捆堆放:钢材打捆后及时吊运堆垛,避风堆冷,堆冷时间≥8h。

实施例

下面以水钢20MnV、25MnV圆钢的生产方法为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述实施例中未进行详述的步骤,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处理。

根据GB/T 10560-2008《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用钢》国家标准规定的20MnV、25MnV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制定了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的内控目标要求。GB/T 10560-2008标准和内控目标规定的20MnV、25MnV钢的化学成分见表1,力学性能见表2。

20MnV、25MnV圆钢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702-2008《热轧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的规定。

表1 GB/T 10560-2008标准和内控目标规定的20MnV、25MnV钢的化学成分(mass%)

注:钢中残余元素Cu不大于0.25mass%,Cr、Ni各不大于0.30mass%。

表2 GB/T 702-2008标准和内控目标规定的20MnV、25MnV钢的力学性能

注:力学性能需按标准GB/T10560-2008的规定进行热处理后检验。

水钢煤矿用圆环链钢20MnV、25MnV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为:铁水、废钢—100t顶底复吹转炉冶炼—挡渣出钢—脱氧合金化—LF精炼—连铸—加热—棒材轧制—冷却—打捆。

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转炉冶炼:原料要求:

铁水中包括如下组分:Si=0.20~0.80mass%,Mn=0.30-0.80mass%,P≤0.140mass%,S≤0.040mass%,铁水温度≥1250℃。

吹炼过程中加入的主要造渣材料石灰:CaO>90mass%,SiO2≤1.5mass%,S<0.15mass%,活性度>310ml。

2)冶炼操作

(1)根据铁水中P的含量选择操作方法,若铁水成分中P<0.120mass%,采用单渣法操作,若铁水成分中P≥0.120mass%,则采用双渣法操作;早化渣早去P。若采用双渣操作,则吹炼4~6min时,倒初期渣。终渣碱度按3.2~3.6控制,尽可能降低终点钢水的P、S含量。

(2)采用高拉碳补吹氧气,避免多次后吹,确保钢水不过氧化。力争一次拉碳成功,提高钢水中的碳含量。

(3)保证出钢口状况良好,采用挡渣棒挡渣出钢;出钢时确保C≥0.06mass%、P≤0.015mass%;若出钢C<0.06mass%或转炉后吹次数大于2次,则改炼普通钢种。

(4)钢包要求:要求红包出钢,即出钢前的钢包温度≥900℃,钢包底吹砖畅通,钢包洁净,不得有包沿,确保连铸时钢包水口自动打开。

(5)脱氧合金化制度

采用硅锰铁配硅,不足锰用锰铁补齐,钒铁配钒;用SiAlCaBa或SiCaBa复合脱氧剂进行终脱氧,加入量为120kg/炉,若终点钢水氧化性强,则适当增加复合脱氧剂的用量至121~130kg/炉。

(6)过程钢水温度控制见表3。

表3 过程钢水温度

3)LF炉精炼

(1)LF炉精炼工艺流程:钢水进精炼站→底吹Ar、测温、取样→入位(进入精炼位置)→送电、破渣壳→加热、造白渣→测温→调温度、调成分→测温→出位→喂丝、取样→软吹Ar→加保温剂→连铸。

(2)进精炼站钢水成分

在转炉冶炼的出钢过程中,通过脱氧合金化,使钢水的成分达到钢种规定的中下限值,减少LF炉精炼过程中的合金加入量,进LF精炼站的钢水成分及温度目标值见表4。

表4 进LF精炼站的钢水成分及温度目标值

(3)精炼操作

①钢水到站,强底吹氩破渣壳,测温。

②在相应的到站温度下,采用相应的电极档位化渣,加入第一批渣料(白灰、精炼渣、铝矾土等),使用萤石稀渣,在供电8min内形成液态白渣,并保持白渣时间不小于10min。采用电石、SiFe粉(粒度≤3mm)造白渣,尽可能减少Al的用量。精炼过程调节底吹氩气流量,防止精炼大翻溢渣,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保证精炼炉微正压操作。

③精炼结束,喂钙线30米/炉进行钢水钙处理,喂线后,软吹氩时间大于8分钟,软吹氩时,钢包渣面微微涌动不裸露钢水。

④精炼周期按42±1min控制。

(4)出精炼站钢水成分

在精炼过程中,通过微调钢水成分,使之达到成品要求,出LF精炼站的钢水成分见表5。

表5 出LF精炼站的钢水成分

4)连铸

(1)在连铸过程中,避免钢水接触空气,即全保护浇注,并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

(2)铸坯断面为150mm×150mm。

(3)计算得出的液相线温度:20MnV是1509℃,25MnV是1507℃。中包钢水温度控制见表6。

表6 中间包钢水温度

(4)连铸浇注时保证满中间包操作,即中间包钢水液面高度为600-700mm,中间包连浇过程液面不得低于400mm。

(5)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200A、频率4Hz。

(6)拉坯速度1.90m±0.02m/min,二冷段比水量为0.90-1.25L/kg(即每千克钢0.90-1.25升水)。

(7)铸坯矫直温度≥900℃,避开矫直裂纹敏感温度范围。

(8)每炉钢取1块铸坯试样进行低倍检验,铸坯低倍检验质量目标要求:中心疏松≤1.0级,缩孔≤0.5级,非金属夹杂物≤0.5级,中心裂纹≤1.0级,中间裂纹≤1.0级,所有检验结果的级别之和不超过3.0级。

(9)铸坯标明炉号、钢种,铸坯堆垛在其它热坯上,避风堆冷,时间≥8h,集中组织轧制。钢坯标识:20MnV标识2V、25MnV标识5V。

5)轧钢

(1)加热温度

加热炉温度控制:加热段1100-1200℃,均热段1080-1130℃,开轧温度980-1030℃,目标值1000℃,控制好炉内气氛,减少氧化铁皮。钢坯加热应均匀,钢坯头、中、尾温差≤30℃,加热过程中,防止钢坯出现过热、过烧等现象。

(2)轧制控制

①轧制规格:φ18mm、φ20mm。

②轧制速度:8~15米/秒。

③轧制前对各机架轧机进出口导卫、轧槽及辊道的使用状况和水冷系统进行检查确认,确保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

④轧件入精轧机温度:900~970℃。

⑤轧制后不穿水冷却。

⑥上空冷冷床时的温度:880~930℃。

⑦钢材打捆后及时吊运堆垛,避风堆冷,堆冷时间≥8h。

6)尺寸控制及检验要求

生产过程加大在线取样与尺寸测量频次,开轧或轧制过程异常时应增加取样次数,外形尺寸按照标准GB/T 702-2008标准和用户要求进行控制、检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