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光学球面的研磨方法及装置,属于光学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和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光通信器件和光纤传感器中的透镜逐渐微型化,现在传统的加工方法已无法满足生产如直径小于0.5mm的微球面透镜。
发明创造内容
光通信器件和光纤传感器中使用的透镜逐渐微型化,如需要加工直径小于0.5mm的微球面透镜CLENS,现有传统的光学加工方法已无法满足要求。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微型光学球面的研磨方法及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发明了一种可移动套管结构,利用轴向加压的内套管固定被加工零件,外套管在增加研磨配合面积的同时还起修模作用,这种方法可以加工直径小至0.2mm的细柱形透镜的球面。
具体方案为:包括上罩、套管夹具和研磨回转盘,上罩用于固定套管夹具并摆动施压,摆动施压可通过铁笔实现,研磨回转盘提供轴向回转运动,盘上有预先修磨的抛光凹模,凹磨由固着磨料制成,套管夹具包括外套管、内套管、轴向施压的弹性元件、调压螺母,被加工的细柱形透镜被固定在内套管内,在弹性元件的施压下,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可以滑动,外套管、内套管和被加工件的端面同时与研磨回转盘的凹模面接触。
本发明中的内套管,是由与被加工玻璃的硬度相近的材料制成,内套管与被加工玻璃间用石蜡、胶等介质固定成整体,通过扩大整体抛光面以获得良好的零件表面面型,本发明中的外套管,是由比被加工玻璃的硬度高的材料制成,外套管在增加研磨配合面积的同时还起修模作用。本发明中可相对滑动的内套管、外套管结构,解决了不同硬度材质同时研磨时材料切削量不同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球面面型。加工好球面的透镜细棒,解胶后可从内套管中取出,再继续切割、研磨、抛光另一端面,制成透镜成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包括上罩(1)、套管夹具(2)、研磨回转盘(3),上罩(1)的上方有铁笔凹模(11),通过铁笔提供向下的施压和摆动,套管夹具(2)包括外套管(21)、内套管(22)、弹簧(24)、调压螺母(25),被加工透镜(23)与内套管(22)用胶固定成整体,在调压螺母(25)和弹簧(24)的施压下,被加工透镜(23)与内套管(22)可在外套管(21)内滑动,研磨回转盘(3)上的抛光凹模(31)由固着磨料制成,研磨回转盘(3)提供回转运动,带动套管夹具(2)在抛光凹模(31)内转动,抛光凹模(31)内可加水或抛光液,同时抛光外套管(21)、内套管(22)和被加工透镜(23)。加工好球面的被加工透镜(23),解胶后可从内套管(22)中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