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搅拌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搅拌器,涉及应用电磁搅拌技术领域,包括外筒、感应器和内筒,感应器包括铁芯和线圈,线圈通过动力电缆与外部变频器电源相连,感应器设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夹层内,外筒和内筒间隙上方用盖板封堵、下方用底板封堵,外筒下部设冷却水进水管、上部设冷却水出水管,冷却水进入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夹层内,在压力的作用下,冷却水顺着电磁线圈层与层之间的水路,将线圈产生的热量带走,内筒内腔能够容纳结晶器铜管。将感应器设置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夹层内,可使结晶器铜管内金属溶液充分搅拌,使溶液温度更均匀,缩短熔炼时间;利用冷却水对线圈进行充分降温,增强了线圈降温效果,可有效降低线圈温度,延长线圈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电磁搅拌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电磁搅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搅拌器。
【背景技术】
[0002]电磁搅拌器(Electromagnetic stirrer:EMS)的工作原理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EMS的实质简单地讲是借助在铸坯的液相穴内感生的电磁力,强化液相穴钢水的运动。具体地说,搅拌器激发的交变磁场渗透到铸坯的钢水内,就在其中感应起电流,该感应电流与当地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电磁力是体积力,作用在钢水的体积元上,从而能推动钢水运动。由此,强化钢水的对流、传热和传质过程,从而控制铸坯的凝固过程。有效地细化铸坏晶粒,扩大等轴晶区,减小中心偏析。对改善铸坯表面和内在质量起到重大的作用,成为连铸技术的重在环节。
[0003]电磁搅拌器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EMS的线圈必须在环境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长期稳定的运行。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磁搅拌器的冷却效果并不太好,所以降低线圈温度、提高线圈使用寿命成为各生产厂家的头等大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冷却效果好的电磁搅拌器,可有效降低线圈温度,提高线圈使用寿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电磁搅拌器,包括外筒、感应器和内筒,感应器包括铁芯和线圈,线圈通过动力电缆与外部变频器电源相连,所述感应器设置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夹层内,外筒和内筒间隙上方用盖板封堵、下方用底板封堵,盖板与底板里侧均设有绝缘层,所述外筒下部设有冷却水进水管、上部设有冷却水出水管,冷却水能够自冷却水进水管进入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夹层内,顺着线圈层与层之间的水路从冷却水出水管流出,所述内筒内腔能够容纳结晶器铜管。
[0007]优选的,所述铁芯设置在安装环上,安装环设置在外筒内壁,所述盖板分别与外筒和内筒焊接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与冷却水出水管均设置在外筒一侧的水管通道内,冷却水进水管与冷却水出水管开口均斜向下倾斜α角度。
[0009]优选的,所述水管通道与动力电缆出线盒连通,与线圈相连的动力电缆通过动力电缆出线盒下端的防水栓与变频器电源相连。
[0010]优选的,所述动力电缆出线盒为开口向下的U型罩,动力电缆出线盒与水管通道相连面间设有密封垫、外侧面设有防水板,防水栓设置在动力电缆出线盒下端的防水栓安装板上。
[0011]优选的,所述水管通道顶部设有与冷却水进水管、冷却水出水管相对应的箭头,冷却水进水管与冷却水出水管斜向下倾斜角度α为45°。
[0012]优选的,所述盖板上面设有三个吊装环、侧面设有两个水平安装吊耳。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感应器设置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夹层内,可使结晶器铜管内金属溶液搅拌均匀充分,使溶液温度更均匀,缩短熔炼时间;同时利用冷却水对线圈进行充分降温,增强了线圈降温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冷却效果好的优点,可有效降低线圈温度,延长线圈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6]图3是图1的仰视图;
[0017]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1-外筒,2-感应器,3-内筒,4-铁芯,5-线圈,6_盖板,7_底板,8_冷却水进水管,9-冷却水出水管,10-安装环,11-水管通道,12-动力电缆出线盒,13-防水栓,14-防水板,15-箭头,16-吊装环,17-安装吊耳,18-密封垫,19-防水栓安装板,20-铭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2、3所示的一种电磁搅拌器,包括外筒1、感应器2和内筒3,感应器2包括铁芯4和线圈5,线圈5通过动力电缆与外部变频器电源相连,所述感应器2设置在外筒I和内筒3之间的夹层内,外筒I和内筒3间隙上方用盖板6封堵、下方用底板7封堵,盖板6与底板7里侧均设有绝缘层,提高设备的安全系数;所述外筒I下部设有冷却水进水管8、上部设有冷却水出水管9,冷却水能够自冷却水进水管8进入在外筒I和内筒3之间的夹层内,顺着线圈5层与层之间的水路从冷却水出水管9流出,冷却水可将电磁线圈5产生的热量带走,对线圈5起到充分的冷却作用;所述内筒3内腔能够容纳结晶器铜管,利用电磁搅拌作用,使结晶罐内金属溶液得到充分搅拌,有效改善铸坯表面和内在质量。
[0022]其中,所述铁芯4设置在安装环10上,安装环10设置在外筒I内壁,方便铁芯4安装拆卸,所述盖板6分别与外筒I和内筒3焊接固定,焊接时要求均匀、对称、间歇施焊(如图4、5),避免焊接高温对盖板6与底板7里侧的绝缘层造成损害。
[0023]为了方便将冷却水进水管8与冷却水出水管9与冷却水系统相连,将冷却水进水管8与冷却水出水管9均设置在外筒I一侧的水管通道11内,冷却水进水管8与冷却水出水管9开口均斜向下倾斜α角度。
[0024]所述水管通道11与动力电缆出线盒12连通,与线圈5相连的动力电缆通过动力电缆出线盒12下端的防水栓13与变频器电源相连。所述动力电缆出线盒12为开口向下的U型罩,动力电缆出线盒12与水管通道11相连面间设有密封垫18、外侧面设有防水板14,防水栓13设置在动力电缆出线盒12下端的防水栓安装板19上。密封垫18、防水栓13及防水栓安装板19均可避免漏电现象发生,保证动力电缆与线圈连接安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0025]为了方便区别冷却水进出水,在水管通道11顶部设有与冷却水进水管8、冷却水出水管9相对应的箭头15,冷却水进水管8与冷却水出水管9斜向下倾斜角度α为45° ;在盖板6上面安装铭牌20以标示电磁搅拌器的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
[0026]另外,在盖板6上面设有三个吊装环16、侧面设有两个水平安装吊耳17,方便对电磁搅拌器进行吊装就位。
[00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冷却效果好的优点,通过变频器电源将感应器的线圈通电,利用感应器产生磁场,从而推动结晶器铜管内金属溶液定向流动,感应器设置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夹层内,可使结晶器铜管内金属溶液搅拌均匀充分,使溶液温度更均匀,缩短熔炼时间;冷却水自冷却水进水管进入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夹层内,顺着线圈层与层之间的水路从冷却水出水管流出,将电磁线圈产生的热量带走,有效提高了线圈的降温效果,延长线圈使用寿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0028]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磁搅拌器,包括外筒(I)、感应器(2)和内筒(3),感应器(2)包括铁芯(4)和线圈(5),线圈(5)通过动力电缆与外部变频器电源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2)设置在外筒(I)和内筒(3)之间的夹层内,外筒(I)和内筒(3)间隙上方用盖板(6)封堵、下方用底板(7 )封堵,盖板(6 )与底板(7 )里侧均设有绝缘层,所述外筒(I)下部设有冷却水进水管(8 )、上部设有冷却水出水管(9),冷却水能够自冷却水进水管(8)进入在外筒(I)和内筒(3)之间的夹层内,顺着线圈(5)层与层之间的水路从冷却水出水管(9)流出,所述内筒(3)内腔能够容纳结晶器铜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4)设置在安装环(10)上,安装环(10)设置在外筒(I)内壁,所述盖板(6)分别与外筒(I)和内筒(3)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进水管(8)与冷却水出水管(9)均设置在外筒(I)一侧的水管通道(11)内,冷却水进水管(8)与冷却水出水管(9)开口均斜向下倾斜α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通道(11)与动力电缆出线盒(12)连通,与线圈(5)相连的动力电缆通过动力电缆出线盒(12)下端的防水栓(13)与变频器电源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缆出线盒(12)为开口向下的U型罩,动力电缆出线盒(12)与水管通道(11)相连面间设有密封垫(18)、外侧面设有防水板(14),防水栓(13)设置在动力电缆出线盒(12)下端的防水栓安装板(19)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通道(II)顶部设有与冷却水进水管(8)、冷却水出水管(9)相对应的箭头(15),冷却水进水管(8)与冷却水出水管(9)斜向下倾斜角度α为4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上面设有三个吊装环(16)、侧面设有两个水平安装吊耳(17)。
【文档编号】B22D11/115GK205702354SQ20162040997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9日
【发明人】郑彦民
【申请人】河北金世纪电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