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浇口套耐压块的冷室机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3762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浇口套耐压块的冷室机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特别涉及一种设有浇口套耐压块的冷室机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压铸模具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在定模座和动模座之间留有排气间隙,因此容易在定模座和动模座之间残留有压铸铝渣,从而影响了模具的使用性能。长期将使用,容易造成压铸模具的动模座、定模座出现塌陷现象。后期对模具进行补救会对模具的使用进度造成影响。并且,现有的压铸模具中,浇口套封料位少,从而存在在压铸时出现飞料的可能性,既浪费原材料,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有浇口套耐压块的冷室机压铸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设有浇口套耐压块的冷室机压铸模具,包括相对应设置的定模座和动模座,该定模座、动模座上相对应设有浇口套,于该定模座上绕所述浇口套位置设有定模座凹槽,于所述凹槽中设有定模座耐压块,于所述动模座上对应该定模座凹槽设有动模座凹槽,于该动模座凹槽中对应该定模座耐压块设有动模座耐压块。

所述定模座凹槽为长方形凹槽,该定模座凹槽的上部中间位置对应所述定模座上的浇口套位置设有第一避让凹陷。

所述动模座凹槽为长方形凹槽,该动模座凹槽的上部中间位置对应所述动模座上的浇口套位置设有第二避让凹陷。

所述定模座耐压块与该定模座上的浇口套的顶部持平,所述动模座耐压块与该动模座上的分流锥的上平面持平。

所述定模座耐压块、动模座耐压块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该定模座凹槽、动模座凹槽中。

所述定模座上浇口套的下部、中部位于该弧形凹陷中。

所述动模座上浇口套的下部、中部位于该弧形凹陷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靠,能够避免由于积料出现压塌的现象,并且浇口套封料位置变大,去除了飞料的隐患,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和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浇口套耐压块的冷室机压铸模具,包括相对应设置的定模座1和动模座2,该定模座1、动模座2上相对应设有浇口套3,于该定模座1上绕所述浇口套3位置设有定模座凹槽4,于所述凹槽中设有定模座耐压块5,于所述动模座2上对应该定模座凹槽4设有动模座凹槽6,于该动模座凹槽6中对应该定模座耐压块5设有动模座耐压块7。

所述定模座凹槽4为长方形凹槽,该定模座凹槽4的上部中间位置对应所述定模座1上的浇口套3位置设有第一避让凹陷41。

所述动模座凹槽6为长方形凹槽,该动模座凹槽6的上部中间位置对应所述动模座2上的浇口套3位置设有第二避让凹陷61。

所述定模座耐压块5与该定模座1上的浇口套3的顶部持平,所述动模座耐压块7与该动模座2上的分流锥的上平面持平。

所述定模座耐压块5、动模座耐压块7的顶部分别与所述定模座凹槽4、动模座凹槽6的顶部持平。

所述定模座耐压块5、动模座耐压块7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该定模座凹槽4、动模座凹槽6中。

所述定模座1上浇口套3的下部、中部位于该弧形凹陷中。

所述动模座2上浇口套3的下部、中部位于该弧形凹陷中。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采用异种材料做成的定模座耐压块5、动模座耐压块7分别紧固在定模座1和动模座2上面,可以方便地增加模具的封料位置,又不影响排气效果,保证了不积留铝渣在定模座1、动模座2上,将压塌现象、飞料问题解决在模具设计和模具加工阶段。

在使用时,模具的动模上行,动模座耐压块7、定模座耐压块5接触,压铸机机台锁紧,动模座耐压块7、定模座耐压块5贴紧的同时,机台给予很大锁模力,在压射成型时,动模座耐压块7、定模座耐压块5不会分离;动模下行,动模座耐压块7、定模座耐压块5分开,动模再次上行,完成一个压铸成型工作循环。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靠,能够避免由于积料出现压塌的现象,并且浇口套3封料位置变大,去除了飞料的隐患,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和维护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