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机器人喷砂作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 全自动机器人喷砂作业用Y型喷枪。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铸件在抛丸处理时,一般采用密闭式的喷砂房进行喷砂,由于喷砂时需要较大的气压才能将钢丸喷出,并且还需保证钢丸撞击到大型铸件表面时,是否能保证足够的力量进行抛丸,故而一般来说,喷砂房的内壁一般采取耐磨、防撞击处理,其具体的结构一般为在喷砂房的内壁设置单独的防撞块或者耐冲击泡沫,并且在这些结构的中间设计一定的泄漏孔,将抛丸后的钢丸排放至地面便于收集以及回收。
此外,现有的大型铸件或者部件在进行喷砂处理时,基本上采用人工喷砂移动喷砂,或者在喷砂房内设置顶点固定喷砂的Y型喷枪,Y型喷枪从钢丸箱内获取钢砂,直接往大型铸件或者部件上喷砂,更为先进的是将喷砂Y型喷枪做成一定范围内可旋转喷涂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即使是这种喷砂结构,仍然不能保证大型铸件或者部件上喷砂的均匀性能,喷砂时仍然会出现某些部位重复喷砂,而一些部位很难喷涂到的缺点。对于结构复杂的部件或者大型铸件,即使是多次喷涂,仍然很难达到预期的喷涂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全自动机器人喷砂作业用Y型喷枪,其目的在于采用机器人喷砂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部件表面喷砂质量可控,喷头走过的地方喷砂均匀,质量可靠;机器人每喷砂地方由程序控制,不会出现重复喷砂,避免重复喷砂;喷砂头经过改进,出砂效率高,提升喷砂效率,减少产品生产周期;通过以上喷砂Y型喷枪的改进,大型铸件的喷砂效果对比品质达到客户图面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机器人喷砂作业用Y型喷枪,包括连接接头,连接接头内部设有通孔,而且连接接头整体呈圆柱形;此外并且连接接头的一端连接左进砂管和右进砂管,另一端连接喷砂出口管,左进砂管和右进砂管通过锥形管插入至喷砂出口管内,左进砂管和右进砂管、喷砂出口管整体形成“Y”字型结构;喷砂机器人通过动力臂和法兰固定在连接接接头上,进而驱动连接接头运动,从而实现自动喷砂。本实用新型的喷砂作业用Y型喷枪,在使用时,根据大型铸件的部件外形,采用平板车分两次装载部件进行喷砂作业,喷沙机器人采用六轴工业机器人,可对大型铸件的部件内部进行作业,避免人工再进行修补作业;喷砂头采用Y型汇合强力出砂,同样气压条件下,出砂密度高,提高机器人喷砂效率。此外,为了保证部件表面喷砂均匀,达到客户要求,提高部件表面耐腐蚀性及使用寿命,采用六轴工业机器人对部件表面进行喷砂,在使用机器人喷砂后表面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同时降低了工作强度。
进一步地,左进砂管和右进砂管靠近连接接头的外侧还设有可拆卸的卡箍,可拆卸的卡箍通过至少一根长螺杆固定在连接接头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左进砂管和右进砂管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进砂部、连接部和插入部,其中从进砂部至插入部的直径依次递减,形成阶梯状管件。
进一步地,连接接头的通孔为“Y”字型结构,其包括左进砂管孔、右进砂管孔和喷砂出口管孔,左进砂管和右进砂管、喷砂出口管分别插入对应的管孔 。
进一步地,喷砂出口管通过垫片和至少两根短螺杆固定在连接接头的另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喷砂作业用Y型喷枪,在使用时,根据大型铸件的部件外形,采用平板车分两次装载部件进行喷砂作业,喷沙机器人采用六轴工业机器人,可对大型铸件的部件内部进行作业,避免人工再进行修补作业;喷砂头采用Y型汇合强力出砂,同样气压条件下,出砂密度高,提高机器人喷砂效率。
2.为了保证部件表面喷砂均匀,达到客户要求,提高部件表面耐腐蚀性及使用寿命,采用六轴工业机器人对部件表面进行喷砂,在使用机器人喷砂后表面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同时降低了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全自动机器人喷砂作业用Y型喷枪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剖视图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实施例的整体效果图;
图3为图1的实施例的左进砂管的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实施例的连接接头的三维剖视图;
其中:1-连接接头,101-通孔,102-左进砂管孔,103-右进砂管孔,104-喷砂出口管孔;2-左进砂管,3-右进砂管,4-喷砂出口管,5-动力臂,6-法兰,7-锥形管,8-可拆卸的卡箍,9-长螺杆,10-垫片,11-短螺杆,12-进砂部,13-连接部,14-插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全自动机器人喷砂作业用Y型喷枪,包括连接接头1,连接接头1内部设有通孔101,而且连接接头1整体呈圆柱形;此外并且连接接头1的一端连接左进砂管2和右进砂管3,另一端连接喷砂出口管4,左进砂管2和右进砂管3通过锥形管7插入至喷砂出口管4内,左进砂管2和右进砂管3、喷砂出口管4整体形成“Y”字型结构;喷砂机器人通过动力臂5和法兰6固定在连接接接头1上,进而驱动连接接头1运动,从而实现自动喷砂。本实用新型的喷砂作业用Y型喷枪,在使用时,根据大型铸件的部件外形,采用平板车分两次装载部件进行喷砂作业,喷沙机器人采用六轴工业机器人,可对大型铸件的部件内部进行作业,避免人工再进行修补作业;喷砂头采用Y型汇合强力出砂,同样气压条件下,出砂密度高,提高机器人喷砂效率。此外,为了保证部件表面喷砂均匀,达到客户要求,提高部件表面耐腐蚀性及使用寿命,采用六轴工业机器人对部件表面进行喷砂,在使用机器人喷砂后表面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同时降低了工作强度。
参见图2,左进砂管2和右进砂管3靠近连接接头1的外侧还设有可拆卸的卡箍8,可拆卸的卡箍8通过至少一根长螺杆9固定在连接接头的端面上。左进砂管2和右进砂管3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进砂部12、连接部13和插入部14,其中从进砂部12至插入部14的直径依次递减,形成阶梯状管件,如图3所示。喷砂出口管4通过垫片10和至少两根短螺杆11固定在连接接头1的另一端。
从图4中可以看出,连接接头1的通孔101为“Y”字型结构,其包括左进砂管孔102、右进砂管孔103和喷砂出口管孔104,左进砂管2和右进砂管3、喷砂出口管4分别插入对应的管孔 。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机器人喷砂作业用Y型喷枪,采用了机器人喷砂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部件表面喷砂质量可控,喷头走过的地方喷砂均匀,质量可靠;机器人每喷砂地方由程序控制,不会出现重复喷砂,避免重复喷砂;喷砂头经过改进,出砂效率高,提升了喷砂效率,减少了产品生产周期;通过以上喷砂Y型喷枪的改进,大型铸件的喷砂效果对比品质达到客户图面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