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炭复合材料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的CVI致密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011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炭‑炭复合材料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的CVI致密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致密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炭-炭复合材料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的CVI致密化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舟是一种高温热场部件,主要用于高温热处理,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粉末冶金或硬质合金烧结而成。炭-炭复合材料是炭纤维增强炭基体的一种新型先进材料,因其具有卓越的耐烧蚀性能、抗热震性好、强度高、整体结构可设计性强、尺寸精度高、结构简单,重量轻等优异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热场部件。炭-炭复合材料烧结舟的制备主要分为预制体编制、预制体致密化、高温石墨化、精密加工、抗氧化涂层等步骤,其中预制体致密化是获得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非常关键的一步。CVI工艺是把炭纤维预制体置于专用的CVI炉中,加热至要求的温度,通入碳源气(如CH4等),这些气体热解并在炭纤维上沉积炭,以填充多孔预制体中的空隙,它是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预制体致密化的首选工艺。工程化过程中,CVI需要根据不同的零件结构、装炉方式设计合理的气流通道,让气体与预制体接触表面积越多越好,同时又要让气体尽量穿过预制体形成梯度扩散。目前大部分的炭-炭复合材料热场构件主要涉及坩埚等零件,这些零件属于浅且非盲孔型零件,不需复杂的工装就能实现预制体的CVI致密化。而深盲孔型(长径比大于14)烧结舟在CVI致密化过程中如果不采用装置对气体的流向和分布进行导向和控制,不仅难以快速获得致密的预制体,而且还会影响炭基体的沉积质量和形态,如图1所示为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加快沉积速度、可有效避免表面积碳产生的炭-炭复合材料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的CVI致密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炭-炭复合材料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的CVI致密化装置,它包括导流棒、气体混合筒、衬板以及由石墨上盖板、石墨下盖板和石墨筒组成的沉积室,所述的石墨筒固定于石墨上盖板和石墨下盖板之间,石墨上盖板和石墨下盖板上分别开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的衬板设置于石墨筒内,衬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导气口,衬板的顶表面上且位于每个导气口的正上方均固定有气体混合筒,所述的导流棒为柱形状,导流棒内开设有型腔,导流棒的柱面上均有分布有多个连通型腔的导流槽,导流棒的下端部插装于气体混合筒内,导流棒上套有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

所述的导流槽垂向设置。

所述的石墨上盖板平行于石墨下盖板设置。

所述的衬板平行于石墨下盖板设置。

所述的气体混合筒的顶端面与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的底端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可在预制体表面形成内高外低的压力差,气体从内表面向外逐层沉积,有利于加快沉积速度;同时,解决了内表面难以致密化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棒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流槽,从而可形成气体定向流动,有利于均匀、快速沉积。(3)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筒可实现进气口气体的均匀混合,有利于提高预制体密度均匀性。(4)本实用新型的衬板具有均匀分布多孔结构,可实现多个烧结舟预制体同时沉积,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导流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气体混合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流棒,2-气体混合筒,3-衬板,4-石墨上盖板,5-石墨下盖板,6-石墨筒,7-沉积室,8-出气口,9-进气口,10-导气口,11-导流槽,12-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2~5所示,一种炭-炭复合材料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的CVI致密化装置,它包括导流棒1、气体混合筒2、衬板3以及由石墨上盖板4、石墨下盖板5和石墨筒6组成的沉积室7,石墨上盖板4平行于石墨下盖板5设置,所述的石墨筒6固定于石墨上盖板4和石墨下盖板5之间,石墨上盖板4和石墨下盖板5上分别开设有出气口8和进气口9,所述的衬板3设置于石墨筒6内,衬板3平行于石墨下盖板5设置,衬板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导气口10,衬板3的顶表面上且位于每个导气口10的正上方均固定有气体混合筒2,气体混合筒2可实现进气口气体的均匀混合,提高预制体密度均匀性,有效避免表面积炭的产生。

如图2和图3所示,导流棒1为柱形状,导流棒1内开设有型腔,导流棒1的柱面上均有分布有多个连通型腔的导流槽11,导流槽11垂向设置,导流槽11可形成气体定向流动,有利于均匀、快速沉积,导流棒1的下端部插装于气体混合筒2内,导流棒1上套有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12,气体混合筒2的顶端面与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12的底端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装配过程如下:先将导流棒1装入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12内,然后将气体混合筒2固定在导流棒1的下端部,随后将组装后的气体混合筒2的底部对齐置于导气口10之上,从而实现了该致密化装置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先将沉积室7加热至要求的温度,再经进气口9向沉积室7内通入碳源气,碳源气顺次经导气口10、气体混合筒2、导流棒1的型腔、导流槽11进入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12的内表面,气体热解并在预制体内表面上沉积炭,以填充多孔预制体中的空隙,随后碳源气逸出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12,气体热解并在预制体外表面上沉积炭,最后碳源气经出气口8排出,从而实现了深盲孔型烧结舟预制体12的致密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