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浴加热的化学镀镍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1583阅读:26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镍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水浴加热的化学镀镍槽。



背景技术:

化学镀镍在电镀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化学镀镍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功能多样、用途广泛,化学镀不仅可以在金属表面施镀,通过特殊的活化、敏化处理,也可以在非金属表面上进行。化学镀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镀镍液温度恒定、受热一致,然而,目前的加热方式难以保证镀镍液温度均匀、易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且市场上很多厂家通过将加热管置入镀镍液中,直接加热镀镍液,这样不仅会造成镀镍液局部过热,且加热管上会逐渐沉积镍,然后在镀液中形成镍渣或其他小颗粒,造成镀层起砂、毛刺等问题,引起槽上镀,将增加维护难度及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电、蒸汽双系统加热的利用水浴加热的化学镀镍槽,使得镀镍液受热均匀、保证镀镍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

一种利用水浴加热的化学镀镍槽,包括多个加热管和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钢板槽、中间钢板槽和外钢板槽,所述内钢板槽和中间钢板槽之间形成水浴槽,所述中间钢板槽与外钢板槽之间形成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填充隔热材料,所述外钢板槽下端设有与所述水浴槽连通的进水口、上端侧面设有与所述水浴槽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电加热管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水浴槽的底部。

所述内钢板槽和中间钢板槽之间形成水浴槽,所述水浴槽内装有水,目的是利用水浴层热能传输均匀特性,促使化学镀镍槽中的镀镍液在加热过程中,升温过程均匀快速,提高化学镀镍的稳定性镀层的均匀性;所述中间钢板槽与外钢板槽之间形成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填充隔热材料,是为了减少水浴槽内热量的散失,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所述电加热管的数量为偶数,且以等距、交错排列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水浴槽的底部两侧。

所述电加热管的安装方式,提高了水浴层受热的均匀性,进而能提高化学镀镍的稳定性镀层的均匀性。

还包括蒸汽管,所述蒸汽管设置在所述水浴槽内。

同时采用所述电加热管和所述蒸汽管为所述水浴槽内的水提供热量,容易实现所述水浴槽内的水受热均匀。

所述蒸汽管包括等距环绕在所述水浴槽侧面的第一段蒸汽管和以U形设置于所述水浴槽底部的第二段蒸汽管,且所述第一段蒸汽管和所述第二段蒸汽管连通。

所述蒸汽管的分布方式有利于所述水浴槽内的水受热均匀。

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加热管和所述蒸汽管均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电连接,且均受所述温度控制系统控制。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是为了控制所述水浴槽的水温,使得所述水浴槽的水温恒定,且通过控制所述电加热管和所述蒸汽管实现。

还包括控制所述水浴槽水位的水位控制阀,所述水位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出水口的管道上。

所述水位控制阀控制所述水浴槽内的水面高低,保证所述水浴槽内的水充足,因为水浴槽内的水受热蒸发会减少。

还包括控制所述水浴槽压力的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所述外钢板槽上且与所述水浴槽相连通。

所述泄压阀是为了控制所述水浴槽内的压力,因为水浴槽内的水受热蒸发,会增加水浴槽内的压力,当所述水浴槽内的压力过高,容易发生意外。

所述内钢板槽采用经过40%浓度的硝酸钝化的316L型不锈钢板,所述中间钢板槽和所述外钢板槽采用304不锈钢,所述隔热材料为石棉材料。

316L型不锈钢板在经过40%浓度的硝酸钝化后,产生较厚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化学镀镍与316L型不锈钢的还原反应;所述隔热材料为石棉材料,保证了隔热效果,减小水浴槽内的热量散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水浴加热的化学镀镍槽,通过开设有水浴槽,利用水浴层热能传输均匀特性,促使化学镀镍槽中的镀镍液在加热过程中,升温过程均匀快速;采用电加热管和蒸汽管想和配合的方式同时加热,保证水浴层受热均匀;蒸汽管分布在水浴槽结构的设计,也保证了水浴层的受热均匀;安装有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水浴层的温度,保证水浴层温度恒定;安装有水位控制阀,能自动地调节水浴槽的水面、保证水浴槽能的水量;安装有泄压阀,避免因为水浴槽内压力过高而出现事故、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水浴加热的化学镀镍槽的剖面图;

图中,1、内钢板槽;2、中间钢板槽;3、外钢板槽;4、水浴槽;5、保温层;6、隔热材料;7、进水口;8、出水口;9、电加热管;10、蒸汽管;101、第一段蒸汽管;102、第二段蒸汽管;11、温度控制系统;12、水位控制阀;13、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水浴加热的化学镀镍槽,包括多个加热管9和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钢板槽1、中间钢板槽2和外钢板槽3,内钢板槽1和中间钢板槽2之间形成水浴槽4,中间钢板槽2与外钢板槽3之间形成保温层5,保温层5内填充隔热材料6,外钢板槽3下端设有与水浴槽4连通的进水口7、上端侧面设有与水浴槽4连通的出水口8,电加热管9均匀地设置在水浴槽4的底部。

电加热管9的数量为偶数,且以等距、交错排列的方式设置于水浴槽4的底部两侧。

还包括蒸汽管10,蒸汽管10设置在水浴槽4内。

蒸汽管10包括等距环绕在水浴槽4侧面的第一段蒸汽管101和以U形设置于水浴槽4底部的第二段蒸汽管102,且第一段蒸汽管101和第二段蒸汽管102连通。

通过电加热管9和蒸汽管10给水浴槽4内的水加热,使得水浴槽4内的水受热均匀;利用水浴加热化学镀镍槽内的镀镍液,使得镀镍液受热均匀。当镀镍液的温度满足镀镍的条件时,可以进行镀镍处理。

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11,电加热管9和蒸汽管10均与温度控制系统11电连接,且均受温度控制系统11控制。

当水浴槽4内的温度高时,温度控制系统11控制电加热管9和蒸汽管10,降低电热管9和蒸汽管10的温度,使得水温下降;当水浴槽4内的温度降低时,提高电热管9和蒸汽管10的温度,使得水温上升。

还包括控制水浴槽4水位的水位控制阀12,水位控制阀12设置在出水口8的管道上。

当水浴槽4内的水位下降低于水位控制阀12时,浮球阀开启,密封面打开,水位控制阀12开启供水;当水位上升到水位控制阀12时,浮球阀关闭,活塞下移将密封面封闭,水位控制阀12停止供水。

还包括控制水浴槽4压力的泄压阀13,泄压阀13设置在外钢板槽3上且与水浴槽4相连通。

当水浴槽4内的压力超过泄压阀13设定的压力值时,自动开启泄压,保护化学镀镍槽,防止发生意外。

内钢板槽1采用经过40%浓度的硝酸钝化的316L型不锈钢板,中间钢板槽2和外钢板槽3采用304不锈钢,隔热材料6为石棉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水浴加热的化学镀镍槽,利用水浴层热能传输均匀特性,以及使用电加热管和蒸汽管同时对水浴层加热,使得镀镍液受热均匀、保证镀镍的质量;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电加热器和蒸汽管,保证水浴槽温度恒定;同时在化学镀镍槽上安装有水位调节阀和泄压阀,能够自动调节水浴槽内的额水位以及水浴槽内的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