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维修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由于长时间使用其表面会产生大量毛刺,不仅对设备的工作性能产生影响,在使用或维修过程中对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需要对这些部件进行打磨,使其不会阻碍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现有的打磨机通常是通过工人手持工件,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琐屑散落在打磨机工作台面上,细小的粉尘混入在空气中,很容易被工人吸入,影响人员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设备维修用打磨装置,防止粉尘混入空气,改善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同时可以对琐屑进行回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疗设备维修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面和电动打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了操控杆和透明材质的打磨箱,所述的打磨箱底部固定在工作台面上,打磨箱顶部设有一活动设置的盖体,盖体顶部设有提手,打磨箱底部设有抽拉式琐屑盘,所述的电动打磨机固定在打磨箱一侧外部,电动打磨机的输出杆穿过打磨箱侧壁伸入其内部并与砂轮连接,所述的操控杆设置在打磨箱与电动打磨机相对的另一侧,打磨箱上设有一与操控杆匹配的开口且开口外侧通过一密封软布覆盖,操控杆穿过该密封软布中部密封设置,操控杆于打磨箱内侧的端部设有夹板,夹板通过螺栓与一固定板活动连接,操控杆于打磨箱外侧的端部设有操控把手,操控杆中部通过一万向座活动支撑,万向座位于打磨箱外侧且其底部与工作台面连接固定。
所述的打磨箱的侧面上还设有一吸尘口。
所述的盖体一侧与打磨箱转动连接,打磨箱与盖体连接的一侧设有与盖体对应的挡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可以在打磨箱内打磨作业,打磨所产生的粉尘不会混入空气,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而且打磨所产生的琐屑可以通过抽拉式琐屑盘进行收集并统一处理,整个打磨过程可以通过操控杆在打磨箱外侧操控,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打磨箱、2盖体、3提手、4工作台面、5万向座、6操控杆、7操控把手、8夹板、9固定板、10螺栓、11吸尘口、12挡板、13砂轮、14开口、15密封软布、16电动打磨机、17输出杆、18抽拉式琐屑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2所示:一种医疗设备维修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面4、电动打磨机16、操控杆6和透明材质的打磨箱1,打磨箱1通过采用透明材质,使打磨箱1内部情况可以在外侧进行观看,便于打磨过程中实施各种操作,所述的打磨箱1底部固定在工作台面4上,打磨箱1顶部设有一活动设置的盖体2,盖体2一侧与打磨箱1转动连接,打磨箱1与盖体2连接的一侧设有与盖体2对应的挡板12,当盖体2打开时可以通过挡板12限位放置,盖体2顶部设有提手3,方便打开或关闭盖体2,打磨箱1底部设有抽拉式琐屑盘18,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琐屑可以通过抽拉式琐屑盘18进行收集并统一处理;
所述的电动打磨机16固定在打磨箱1一侧外部,电动打磨机16的输出杆17穿过打磨箱1侧壁伸入其内部并与砂轮13连接,砂轮13位于打磨箱1内侧用于打磨作业,所述的操控杆6设置在打磨箱1与电动打磨机16相对的另一侧,打磨箱1上设有一与操控杆6匹配的开口14且开口14外侧通过一密封软布15覆盖,操控杆6穿过该密封软布15中部密封设置,通过密封软布15的设置可以实现在外部操作打磨的同时保障打磨箱1的密封效果,操控杆6于打磨箱1内侧的端部设有夹板8,夹板8通过螺栓10与一固定板9活动连接,通过螺栓10固定夹板8和固定板9配合对医疗设备进行夹紧固定,操控杆6于打磨箱1外侧的端部设有操控把手7,操控把手7可以控制操控杆6另一端的医疗设备进行活动,操控杆6中部通过一万向座5活动支撑,操控杆6活动穿过该万向座5滑动设置,万向座5位于打磨箱1外侧且其底部与工作台面4连接固定,通过万向座5可以对操控杆6进行支撑,便于打磨操作中的各种调整活动,不影响操控杆6的正常使用,使用时方便省力。
所述的打磨箱1的侧面上还设有一吸尘口11,通过吸尘口11与匹配的吸尘设备连接,对打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过滤排放,防止粉尘混入空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