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分体式角度微调工具。
背景技术:
在光学加工领域中,棱镜类零件在进行上盘工序时,普遍是将零件的侧面光胶或粘在长方体工具上,再进行研磨和抛光,然而,现有技术在研磨和抛光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进行角度微调,只能靠经验慢慢用研磨和抛光的方法去改变。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导致工作效率低,而且在进行微调中,角度也不够精确,最终导致上盘进度不准。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分体式角度微调工具,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体式角度微调工具,包括底座一和底座二,其中,所述底座一和所述底座二的顶端均设置有玻璃板,两玻璃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且两玻璃板之间留有间隙,此外,所述底座二上的玻璃板与所述底座二之间设置有若干调节板,相邻两调节板之间以及最底侧调节板与所述底座二之间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钢珠和微调旋钮。
其中,所述底座一和所述底座二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所述底座一的高度大于所述底座二的高度。
其中,所述底座一和所述底座二之间形成横置L形结构。
其中,所述钢珠分布于所述调节板的边缘处。
其中,所述微调旋钮上设置刻度。
其中,所述微调旋钮为电动微调旋纽。
其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动微调旋纽控制连接。
其中,还包括摄像头角度采集器,所述摄像头角度采集器与所述控制器数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钢珠和微调旋钮的配合,可轻松的调整调节板之间的间距和角度,进而调整玻璃板的角度,实现上盘角度的微调,调整零件的加工角度,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对角度的调整提供了精度的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角度微调工具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角度微调工具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
1、底座一;2、底座二;3、玻璃板;4、玻璃板;5、间隙;6、调节板;7、钢珠;8、微调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角度微调工具。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角度微调工具包括底座一1和底座二2,其中,所述底座一1和所述底座二2的顶端均设置有玻璃板3、4,两玻璃板3、4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且两玻璃板3、4之间留有间隙5,此外,所述底座二2上的玻璃板4与所述底座二2之间设置有若干调节板6,相邻两调节板6之间以及最底侧调节板6与所述底座二2之间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钢珠7和微调旋钮8。
具体使用时,由于相邻调节板6之间以及调节板6与底座二2之间均设置钢珠7和微调旋钮8,因此,可通过微调旋钮8来调整调节板6之间或调节板6与底座二2之间的间距,而在调整间距时,在钢珠7的作用下,调节板5相互之间或调节板6与底座二2之间会进行角度的变动,从而实现角度的调整。因此,在具体工作时,将垫块放置于底座一1的玻璃板3上,将零件放置于底座二2的玻璃板4上,通过微调旋钮8和钢珠7来调整调节板6之间或调节板6与底座二2之间的角度,即可实现零件上盘角度的调整。
另外,在具体应用时,为了保证底座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可将底座一1和底座二2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而为了保证调节使得便捷性,可将底座一1的高度设计为大于底座二2的高度,并使得底座一1与底座二2之间形成横置的L形结构,从而可为调节板6提供安装空间,方便角度调整时的便捷性。
此外,在具体应用时,为了保证角度调整时的便捷性和流畅性,可将钢珠7分布于调节板6的边缘处,而为了保证角度调整时的精确性,还可在微调旋钮7上设置刻度,从而使得根据刻度来调整,保证角度调整的精确度。
另外,在具体应用时,上述分体式角度微调工具还可实现在线自动角度调整,具体为:
可将上述微调旋钮8设计为电动微调旋钮,实现电动调整,同时,还可配置一控制器(未示出)和摄像头角度采集器(未示出),通过摄像头角度采集器采集零件上盘的角度,然后将数据传输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内部逻辑进行计算,并控制电动微调旋钮进行角度的调整,实现在线自动角度的调整。
由此可见,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且方便的零件上盘的角度进行调整,避免了人工调整时的费时费力,工作效率底下的问题,同时也有效的保证了上盘角度调整的精确度,并能够实现在线自动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