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包包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122阅读:1978来源:国知局
铁水包包底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及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的,其提供用于包底形状为椭球型的铁水包的一种铁水包包底结构。



背景技术:

包底形状为椭球型的铁水包,由于其包底形状复杂,现阶段采用利用尺寸较大的构型简单的定形砖进行砌筑而成;

其存在如下缺陷:

1)尺寸较大的构型简单的定形砖与铁水包包底其曲线完美契合;

2)尺寸较大的构型简单的定形砖其生产难度大且无法保证其砖体致密度的一致性;导致包底在使用中上下线变化不一致,产生巨大内部应力并导致定形砖掉落或被破坏,影响包底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尺寸较大的构型简单的定形砖重量较大,运输及砌筑难度大,不利于包底的快速砌筑。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铁水包包底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水包包底结构,其由仿铁水包其包底各位置曲线而制备的多个砖体彼此对接而成,保证包底结构与铁水包其包底的完美契合,同时多个砖体更容易保证其各自砖体致密度的一致性,同时多个砖体对接间的砖缝在包底结构高温使用时,膨胀应力有更多的空间可以释放,减小了砖体因为膨胀应力而被破坏的可能性,进而保证包底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铁水包包底结构,包括设置于呈椭球状的包底其中心的一端对应连接的一组第一耐火砖、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耐火砖其两侧的且一端对应连接的两组第二耐火砖组件、以及对应设置的且分别与所述两组第二耐火砖组件连接的一组第三耐火砖;

所述第一耐火砖、所述第二耐火砖组件、以及所述第三耐火砖彼此间相互匹配且彼此对接后外端形成仿形轮廓,所述仿形轮廓与呈椭球状的包底其轮廓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耐火砖外端设置有与呈椭球状的包底其中部弧形端面相匹配的第一砖体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耐火砖组件外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砖体弧面相配合是使用的第二砖体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耐火砖组件由包括耐火砖组成件a和耐火砖组成件b。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耐火砖体外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砖体弧面相配合使用的第三砖体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耐火砖组件由至少两块耐火砖组成件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水包包底结构,其由仿铁水包其包底各位置曲线而制备的多个砖体彼此对接而成,保证包底结构与铁水包其包底的完美契合,同时多个砖体更容易保证其各自砖体致密度的一致性,同时多个砖体对接间的砖缝在包底结构高温使用时,膨胀应力有更多的空间可以释放,减小了砖体因为膨胀应力而被破坏的可能性,进而保证包底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仿形轮廓;

1第一耐火砖;

2第二耐火砖组件,21耐火砖组成件a,22耐火砖组成件b;

3第三耐火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水包包底结构,包括设置于呈椭球状的包底(图中未表示)其中心的一端对应连接的一组第一耐火砖1、对应设置于第一耐火砖1其两侧的且一端对应连接的两组第二耐火砖组件2、以及对应设置的且分别与两组第二耐火砖组件2连接的一组第三耐火砖3;

第一耐火砖1、第二耐火砖组件2、以及第三耐火砖3彼此间相互匹配且其彼此对接后形成仿形轮廓100,仿形轮廓100与呈椭球状的包底(图中未表示)其轮廓相匹配。

第一耐火砖1外端设置有与呈椭球状的包底(图中未表示)其中部弧形端面相匹配的第一砖体弧面(图中未表示)。

第二耐火砖组件2外端设置有与第一砖体弧面(图中未表示)相配合是使用的第二砖体弧面(图中未表示)。

第二耐火砖组件2由包括耐火砖组成件a21和耐火砖组成件b22;

相应的,本实施例不限定第二耐火砖组件2其包括耐火砖组成件数量。

第三耐火砖体3外端设置有与第二砖体弧面(图中未表示)相配合使用的第三砖体弧面(图中未表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一种铁水包包底结构,其由仿铁水包其包底各位置曲线而制备的多个砖体彼此对接而成,保证包底结构与铁水包其包底的完美契合,同时多个砖体更容易保证其各自砖体致密度的一致性,同时多个砖体对接间的砖缝在包底结构高温使用时,膨胀应力有更多的空间可以释放,减小了砖体因为膨胀应力而被破坏的可能性,进而保证包底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