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球形锡阳极的浇铸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061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球形锡阳极的浇铸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铸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半球形锡阳极的浇铸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电子元器件、铜丝、线路板等电镀锡工艺中,通常采用纯锡或锡铅合金制造成半球状或圆球状的阳极球,将其吊挂在电解槽中,经过电流作用,使需要镀上锡金属的载体达到表面镀锡层的效果,但是在锡阳极的浇铸成型过程中,浇铸口通常会出现氧化,并且不平整的现象,这严重的影响了锡阳极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并且浇铸成型后的锡阳极浇铸口光滑平整、无氧化现象的半球形锡阳极的浇铸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半球形锡阳极的浇铸成型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模具和向模具中注入锡水的翻斗,所述翻斗的上方设置有向翻斗中补充锡水的保温箱,所述模具包括呈柱状设置并与机座转动连接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周向上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锡阳极成型单元,所述锡阳极成型单元包括若干沿本体轴向设置的半球状的第一凹槽以及与本体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容置锡水的第二凹槽以及与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凹槽通过第一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翻斗上设置有用于与机座转动连接的转轴以及用于盛装锡水并引导锡水注入第二凹槽的空腔,所述空腔包括容置锡水的第三凹槽、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出水口以及连通第三凹槽与第二出水口的第二出水通道。

优选地,所述保温箱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为用于与保温箱连通的进料端和悬置于第三凹槽正上方的出料端。

优选地,所述机座上设置有驱动本体转动的第一油缸和驱动翻斗翻转的第二油缸。

优选地,所述机座上设有控制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工作的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翻斗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油缸铰接。

优选地,所述翻斗上关于转轴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空腔,所述空腔的第二出水口朝向的一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模具。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均布设置在本体的其中一端的,所述滑块的长度小于本体长度的1/2。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口径沿着锡水注入第一凹槽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机座上固定设置有两块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上设置有与转轴配合的第二通孔。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一种半球形锡阳极的浇铸成型装置通过在机座上可转动的设置有模具和翻斗,模具包括本体以及与本体滑动连接的滑块,因此在浇铸过程中,可以翻转翻斗,使盛装在翻斗的第三凹槽内的锡水经过第二出水通道,从第二出水口注入至滑块的第二凹槽中,第二凹槽中的锡水经过第一出水通道,从第一出水口注入至本体的第一凹槽中,第一凹槽中的锡水在第一凹槽中冷却成型形成半圆球状的锡阳极后,推动滑块,使滑块上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一凹槽错位,从而将锡阳极朝向第一出水口的一端切割平整,避免了出现不平整和氧化的现象,滑块滑离第一凹槽上方后,使本体转动一定角度,使锡阳极从第一凹槽内脱落,使第二凹槽内的废料从滑块上脱落,然后转动本体,使滑块移动至第一凹槽的上方,并使另一锡阳极成型单元的第一凹槽朝向第二出水口,在锡水冷却过程中,保温箱可以向翻斗中补充锡水,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装置连续不断的加工,提高了锡阳极的生产效率,并且翻斗在向第二凹槽内注入锡水时,可以通过控制翻斗的翻转角度,控制注入第二凹槽中锡水的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球形锡阳极的浇铸成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球形锡阳极的浇铸成型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 为图2中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图2中的模具和翻斗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 为图2中的模具和翻斗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半球形锡阳极的浇铸成型装置,包括机座1,机座1上设置有模具2和向模具2中注入锡水的翻斗3,翻斗3的上方设置有向翻斗3中补充锡水的保温箱4,模具2包括呈柱状设置并与机座1转动连接的本体5,本体5的周向上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锡阳极成型单元6,锡阳极成型单元6包括若干沿本体5轴向设置的半球状的第一凹槽7以及与本体5滑动连接的滑块26,滑块26上设置有容置锡水的第二凹槽27以及与第一凹槽7一一对应的第一出水口28,第一出水口28与第二凹槽27通过第一出水通道 29连通,本体5的周向上设置有用于滑块26滑动的平面,第一凹槽7设置在平面上,本体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柱25,机座1上设置有与凸柱25配合的第一通孔22,通过凸柱25与第一通孔22的配合,实现本体5与机座1的转动连接,为了使本体5转动更加平稳,可以在第一通孔22处设置有第一轴承23,滑块26可以通过气缸、油缸或者压簧提供动力,实现在本体5上滑动,翻斗3上设置有用于与机座1转动连接的转轴8以及用于盛装锡水并引导锡水注入第二凹槽27的空腔9,空腔9包括容置锡水的第三凹槽10、与第二凹槽27对应的第二出水口11以及连通第三凹槽10与第二出水口11的第二出水通道12,在加工装置不工作时,翻斗3保持水平状态,即第二出水通道12倾斜向上设置,确保在水平状态时,盛装在第三凹槽10中的锡水不会从第二出水口11流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翻斗3与模具2有两种实施方式:

翻斗3与模具2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翻斗3为柱状,两端面为直角梯形,且两端面与翻斗3的轴线垂直,直角梯形两条平行边中较长的边朝上为顶边,较短的边朝下为底边,翻斗3上设置有一个空腔9,第二出水口11设置在顶边与侧边所构造成的锐角处,端面分别垂直设置有转轴8,机座1上固定设置有两第一支承板20,第一支承板20上设置有与转轴8配合的第二通孔21,转轴8与第二通孔21配合,实现翻斗3与机座1的转动连接,为了使转轴8转动更加平稳,在第二通孔21处还可以设置有第二轴承24,在锡阳极的浇铸成型过程中,可以翻转翻斗3,使盛装在翻斗3的第三凹槽10内的锡水经过第二出水通道12,从第二出水口11注入至滑块26的第二凹槽27中,第二凹槽27中的锡水经过第一出水通道 29,从第一出水口28注入至本体5的第一凹槽7中,注入完成后,翻斗3翻转至水平状态,锡水在第一凹槽7中冷却成型形成半圆球状的锡阳极后,推动滑块26,使滑块26上的第一出水口28与第一凹槽7错位,从而将锡阳极朝向第一出水口28的一端切割平整,避免了出现不平整和氧化的现象,然后使本体5转动一定角度,使锡阳极从第一凹槽7内脱落,使第二凹槽27内的废料从滑块26上脱落,并使另一锡阳极成型单元6的第一凹槽7朝向出水口,在锡水冷却过程中,保温箱4可以向翻斗3中补充锡水,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装置连续不断的加工,提高了锡阳极的生产效率,保温箱4的底部设置有一根出水管13,出水管13的两端分别为用于与保温箱4连通的进料端14和悬置于第三凹槽10正上方的出料端15,即在翻斗3处于水平状态时,出料端15流出的锡水可以精准的注入第三凹槽10中,并且翻斗3在向第二凹槽27中注入锡水时,可以通过控制翻斗3的翻转角度,控制注入第二凹槽27中锡水的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翻斗3与模具2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翻斗3为柱状,两端面为等腰梯形,且两端面与翻斗3的轴线垂直,两梯形两条平行边中较长的边朝上为顶边,较短的边朝下为底边,翻斗3上关于端面的中心线分别对称设置有一个空腔9,空腔9的第二出水口11分别设置在顶边与侧边构成的锐角处,两第二出水口11朝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模具2,翻斗3端面的中心线上分别垂直设置有转轴8,机座1上固定设置有两第一支承板20,第一支承板20上设置有与转轴8配合的第二通孔21,转轴8与第二通孔21配合,实现翻斗3与机座1的转动连接,为了使转轴8转动更加平稳,在第二通孔21处还可以设置有第二轴承24,在锡阳极的浇铸成型过程中,可以翻转翻斗3,使盛装在翻斗3其中一空腔9的第三凹槽10内的锡水经过第二出水通道12,从第二出水口11注入至滑块26的第二凹槽27中,第二凹槽27中的锡水经过第一出水通道 29,从第一出水口28注入至本体5的第一凹槽7中,注入完成后,翻斗3翻转,使翻斗3的上另一空腔9中的第二出水通道12倾斜向下朝向与其一侧的另一模具2上的滑块26的第二凹槽27,从而使盛装在翻斗3的第三凹槽10内的锡水经过第二出水通道12,从第二出水口11注入至滑块26的第二凹槽27中,第二凹槽27中的锡水经过第一出水通道 29,从第一出水口28注入至本体5的第一凹槽7中,将两侧的模具2均注入锡水后,翻转翻斗3,使翻斗3翻转至水平状态,锡水在第一凹槽7中冷却成型形成半圆球状的锡阳极后,推动滑块26,使滑块26上的第一出水口28与第一凹槽7错位,从而将锡阳极朝向第一出水口28的一端切割平整,避免了出现不平整和氧化的现象,然后使本体5转动一定角度,使锡阳极从第一凹槽7内脱落,使第二凹槽27内的废料从滑块26上脱落,并使本体5上另一锡阳极成型单元6的第一凹槽7朝向竖直方向,保温箱4的底部设置有两根出水管13,出水管13的两端分别为用于与保温箱4连通的进料端14和悬置于第三凹槽10正上方的出料端15,出料端15分别设置于第三凹槽10的正上方,因此在锡水冷却过程中,保温箱4中的锡水可以分别通过两根出水管13精准的向翻斗3中补充定量的锡水,使第三凹槽10中锡水的量补充至未进行浇铸时的量,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装置连续不断的加工,在翻斗3和模具2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翻斗3可以分别对两侧的模具2进行浇铸,这使锡阳极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翻斗3在向第二凹槽27中注入锡水时,可以通过控制翻斗3的翻转角度,控制注入第二凹槽27中锡水的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机座1上可以设置有驱动本体5转动的第一油缸16和驱动翻斗3翻转的第二油缸17,并且第一油缸16和第二油缸17均与机座1上的控制单元18连接,在浇铸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控制单元18,控制第一油缸16和第二油缸17的工作,从而实现对本体5转动角度的控制和对翻斗3翻转角度的控制,这样的控制方式更加精准、简单,并且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翻斗3上可以设置有连接柱19,连接柱19设置在翻斗3的侧部的中间位置,并且连接柱19与翻斗3的轴线垂直,连接柱19一端与本体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油缸16铰接,在翻斗3进行翻转时,可以驱动第二气缸推动连接柱19,从而使翻斗3绕转轴8的轴线转动。

本体5的轴线可以与转轴8的轴线相平行,这样可以使得翻斗3在对模具2注入锡水时,不容易与模具2发生碰撞。

第一凹槽7可以均布设置在本体5的其中一端的,滑块26的长度小于本体5长度的1/2,这样可以使第一凹槽7中的锡阳极在冷却成型后,滑块26可以滑动至本体5的另一端,当本体5转动一定角度时,锡阳极可以全部从第一凹槽7中脱落,不会受到滑块26的阻挡作用。

第一出水通道 29的口径可以沿着锡水注入第一凹槽7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可以使得浇铸时,第一出水口28与第一凹槽7连接处冷却成型后的固体锡直径较小,滑块26滑动时更容易将锡阳极朝向第一出水口28的一端切割平整,并且滑块26中的废料在倾倒的时候,更容易从第一出水通道 29中脱落出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