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重小于100Kg的小规格整体辊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74397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重小于100Kg的小规格整体辊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小规格整体轧辊的净重小于100Kg,小规格整体辊铁水出炉后要先进行球化和孕育处理,然后起包进行浇铸。整体辊规格小,使铸造车间的中工频炉设备以及造型、炉前和浇铸工序都不容易控制。

1、小规格整体辊出铁水量少,无论是3t中频炉还是5t中频炉,操作者在出炉球化时不能对出铁水量进行很好的控制,很有可能出现球化不良或出炉后铁水温度太低的问题。

2、对炉前工序来说,小规格整体辊铁水量少,除了出炉球化不好控制外,在扒渣和孕育的过程中铁水降温速度比大规格整体辊要快,所以要提高出炉温度,电耗也相应增加。

3、小规格整体辊铁水量小,但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能省,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铁水球化和孕育好的净重小于100Kg的小规格整体辊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净重小于100Kg的小规格整体辊的制造方法,包括造型、熔炼、浇铸、开箱四个步骤,在造型步骤中,砂型自底部向上依次由底箱的砂型、冷型、中间砂箱的砂型、冷型和冒口箱的冒颈砂型组成,其中底箱用双箱造型,底箱的砂型以上的砂型部分对称设置为两组,每组砂型均是两个串联的小规格整体辊砂型,使整个砂型可以一次浇铸四个小规格整体辊。

进一步的,所述冷型的内壁喷涂金属型喷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冒颈砂型采用石英砂粘土造型。

进一步的,底箱的中间连接浇铸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采用一次四支“糖葫芦”式浇铸,浇铸铁水量接近单支浇铸的4倍,生产过程中更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铸造砂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用于净重小于100Kg的小规格整体辊的铸造,铸造过程包括造型、熔炼、浇铸、开箱四个步骤,如图1所示,在造型步骤中,砂型自底部向上依次由底箱7的砂型8、冷型3、中间砂箱4的砂型5、冷型3和冒口箱1的冒颈砂型2组成,其中底箱7用双箱造型,底箱7的砂型8以上的砂型部分对称设置为两组,每组砂型均是两个串联的小规格整体辊砂型,使整个砂型可以一次浇铸四个小规格整体辊。本发明中每组砂型两个串联,整个砂型一次4个浇铸,不仅可以解决单个浇铸出铁水量少,球化和孕育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避免了扒渣和孕育的过程中铁水降温速度快,而提高出炉温度的问题,当浇铸温度过高时制品容易造成补缩不良等缺陷。本发明一次浇铸4个,浇铸速度比较理想,铁水在砂型中自下而上向上旋转上升,有利于避免夹渣现象,提高铸件的整体质量,同时砂型为立式的,可以避免补缩缺陷。

为了更好的造型和固定砂箱,在下边的冷型3和底箱7的砂型8之间设有连接中圈砂型6,为保证铸造成品的辊身质量,所述冷型的内壁喷涂金属型喷涂料。

为保证砂型稳定,所述冒颈砂型采用石英砂粘土造型。

为方便浇铸,保证浇铸速度和质量,在底箱的中间连接浇铸管,所述浇铸管由为浇铸漏斗9和浇铸管模型11组成,浇铸漏斗9内为浇铸漏斗砂型10,浇铸管模型11内为浇铸管砂型12。 浇铸时,浇铸铁水13由钢包内倒入浇铸漏斗,充填砂型,并由冒口砂型中流出。

在熔炼步骤中,采用中工频炉熔炼,对轧辊铁水进行熔炼,熔炼温度1450~1500℃。

在浇铸前,对轧辊进行球化孕育处理,球化剂为稀土镁硅铁合金,加入量1.0~1.6%,孕育剂为75硅铁,添加量为0.1~1.0%,反应温度为1400~1500℃;

浇铸采用静态浇铸,以1300~1350℃的浇铸温度进行浇铸,浇铸后,对冒口进行发热、捣冒口和保温处理。

开箱需要冷却至常温开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