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CrMo材料V型导轨渗碳淬火校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13465阅读:1293来源:国知局
20CrMo材料V型导轨渗碳淬火校直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通过对20CrMo材料V型导轨渗碳淬火、校直工艺的研究,减小了V型导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量,降低了校直断裂报废的损失,为同类产品的多用炉淬火及校直提供了可借鉴的工艺方法。

技术背景

V型导轨具有不对称的结构,在热处理过程(渗碳及淬火)中,正是由于结构的不对称,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分布也不均匀,两者的叠加,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采用常规的热处理方法,无法有效控制其变形量,导致变形量超差,校直过程中容易断裂,造成热处理生产过程中报废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对20CrMo材料V型导轨渗碳淬火、校直工艺的研究,减小了V型导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量,降低了校直断裂报废的损失,为同类产品的多用炉淬火及校直提供了可借鉴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20CrMo材料V型导轨渗碳淬火、校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在渗碳时采用平放进炉渗碳,减少渗碳变形,渗碳后带热校直,并进行去应力退火消除校直应力;其次,淬火时采用油冷方式,控制油搅拌速度,减少应力分布不均造成的变形,淬火后带热校直、平放回火时效;减小了V型导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量,降低了校直断裂报废的损失;具体如下:

1)20CrMo材料V型导轨渗碳前保证变形量小于等于0.1mm;

2)工件垫平进炉加热、渗碳,减少热变形;

3)渗碳出炉后,带热及时校直,至变形≤0.1mm,校直后去应力退火;

4)垫平工件进炉加热、淬火,采用油冷方式,控制搅拌器转速至100r/min;

5)淬火出炉后,带热及时校直,至变形≤0.1mm;

6)校直后低温回火,有效控制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量,且变形不反弹。

本发明步骤3)中,渗碳层深1.5-2.0mm;去应力退火温度165℃,时间8小时。步骤6)中,低温回火温度165℃,时间8小时。

本发明在渗碳及淬火前校直保证变形量,加热过程中将工件垫平,减少原始变形及加热软化、自重导致的变形的影响。渗碳及淬火后分别及时带热校直,并增加去应力退火,消除校直应力,从而减小热处理变形。

由于V型导轨具有不对称的结构,导致在热处理过程(渗碳及淬火)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校直易断裂。故渗碳及淬火前保证变形量小于等于0.1mm,进炉加热时垫平工件,减少热变形。淬火采用油冷方式,控制油搅拌转速至100r/min,淬火后带热校直至0.1mm,进炉平放回火时效。可有效控制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量,且变形不反弹。

为减少V型导轨变形的不断叠加,在渗碳前校直至变形量≤0.1mm,渗碳后带热校直至变形≤0.1mm,并增加去应力退火,消除渗碳及校直应力。淬火出炉后,趁组织还未完全转变,带热及时校直至变形≤0.1mm,冷却至室温后回火处理。

本发明针对20CrMo材料V型导轨渗碳、淬火后变形大,校直易断裂的情况,首先在渗碳时采用平放进炉渗碳,减少渗碳变形;渗碳后带热校直,并进行去应力退火消除校直应力。其次,淬火时采用油冷方式,控制油搅拌速度,减少应力分布不均造成的变形;淬火后带热校直、平放回火时效。本发明减小了V型导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量,降低了校直断裂报废的损失,为同类产品的淬火及校直提供了可借鉴的工艺方法。

附图说明

图1-1是现有技术中V型导轨的不对称结构示意图;

图1-2是V型导轨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V型导轨热处理工艺图;

图3是本发明中V型导轨校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20CrMo材料V型导轨渗碳淬火、校直方法,技术要求:20CrMo钢V型导轨,宽度33mm,高36mm,长700mm,要求渗碳层深1.5mm-2.0mm,淬火后硬度HRC58-62,变形<0.1mm。

工件外形及尺寸,如图1-1和图1-2;图2是本发明中V型导轨热处理工艺图;图3是本发明中V型导轨校直示意图。一种20CrMo材料V型导轨渗碳淬火、校直方法,首先在渗碳时采用平放进炉渗碳,减少渗碳变形,渗碳后带热校直,并进行去应力退火消除校直应力;其次,淬火时采用油冷方式,控制油搅拌速度,减少应力分布不均造成的变形,淬火后带热校直、平放回火时效;减小了V型导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量,降低了校直断裂报废的损失;具体如下:

(1)工件渗碳之前校直变形量≤0.1mm,增加去应力退火,消除渗碳及校直应力;

(2)将工件垫平进炉加热、渗碳;

(3)渗碳出炉(渗碳层深1.5-2.0mm)后,带热及时校直,至变形≤0.1mm,校直后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温度165℃,时间8小时。

(4)垫平工件进炉加热、淬火,采用油冷方式,控制搅拌器转速至100r/min;

(5)淬火出炉后,带热及时校直,至变形≤0.1mm,校直后低温回火(165℃)8h。有效控制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量,且变形不反弹。

操作时,工件每次进炉前应保证工件的变形量,且应经过去应力退火消除机加工及校直应力;工件摆放时,注意一定要垫平,不得有明显的高低,防止加热后由于自重变形;同时,工件间隔应≥20mm,防止淬火冷却不足;注意控制搅拌器转速不能太高,以防止冷却扰流太大而增加变形量;渗碳及淬火后,趁着组织未完全转变,要带热及时校直,防止组织转变稳定后校直难;淬火后回火时,工件应垫平摆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