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617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制艺品的制造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铜制艺品由于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自古至今都广受人们喜爱,而铜制艺品的工艺也是从古延续至今的,虽然现有技术的发展,铜制艺品的工艺也逐步得到改善,不同的铜制艺品采用的工艺也是多种多样的,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铜制艺品的精美细腻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铜制艺品生产工艺,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而现有的多种铜制艺品制作工艺,由于其制备过程中具体工艺(比如烘烤、浇灌)步骤存在着瑕疵,一方面,会出现破裂和砂眼,另外一方面,密度和硬度不够,容易变形,再一方面,不能获得高精美度,高细腻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表面质量高、密度和硬度好且精美度和细腻度高的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模

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然后用泥料敷在模型外面制成外范,同时用泥料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泥芯,最后加热烘烤后,蜡膜全部熔化流失,使外范和泥芯套合形成型腔;

b、预热

将外范和泥芯套合先用80—90℃的温火加热,加热1-2小时后缓慢冷却30分钟,继而放入炉窑经过300—400℃的高温加热;

c、浇注

经过高温加热后,在具有较高余热温度的外范和泥芯内直接将熔化的铜液注入浇口,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范、芯,取出铜坯铸件;

d、铜坯打磨

对铜坯铸件的表面进行抛光打磨,使铜坯铸件表面具有光滑的表面;

f、修饰及表面着色

对打磨后的产品进行修饰,产品进行修饰后将金属漆喷在产品上,使其不被氧化,再放入烤箱烤到110-150℃,然后再取出冷却,即为成品。

所述外范制成后分割成数块使外范从模型上脱下。

采用上述的方法后,由于外范和泥芯进行了两种不同处理温度的预热处理,使外范和泥芯本身硬度较高,由此使采用外范和泥芯制成的铸件不易破裂和出现砂眼,另外铜液在经过高温加热后直接注入浇口,外范和泥芯的预热使得铜液流动性得到提高,从而使注入到型腔内的铜液能够填充均匀,增加了成品的密度和硬度,另外其合理的工艺使得制成的铜器,表面细腻,造型精美,玲珑剔透,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模

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然后用泥料敷在模型外面制成外范,外范制成后分割成数块使外范从模型上脱下,同时用泥料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泥芯,最后加热烘烤后,蜡膜全部熔化流失,使外范和泥芯套合形成型腔;

b、预热

将外范和泥芯套合先用80—90℃的温火加热,加热1-2小时后缓慢冷却30分钟,继而放入炉窑经过300—400℃的高温加热;

c、浇注

经过高温加热后,在具有较高余热温度的外范和泥芯内直接将熔化的铜液注入浇口,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范、芯,取出铜坯铸件;

d、铜坯打磨

对铜坯铸件的表面进行抛光打磨,使铜坯铸件表面具有光滑的表面;

f、修饰及表面着色

对打磨后的产品进行修饰,产品进行修饰后将金属漆喷在产品上,使其不被氧化,再放入烤箱烤到110-150℃,然后再取出冷却,即为成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制模,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使外范和泥芯套合形成型腔;B、预热,将外范和泥芯套合先用温火加热,缓慢冷却,继而放入炉窑高温加热;C、浇注,将熔化的铜液注入浇口,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范、芯,取出铜坯铸件;D、铜坯打磨;F、修饰及表面着色,对打磨后产品进行修饰,产品进行修饰后表面着色即为成品。采用上述的方法后,使采用外范和泥芯制成的铸件不易破裂和出现砂眼,外范和泥芯的预热使得铜液流动性得到提高,从而使注入到型腔内的铜液能够填充均匀,增加了成品的密度和硬度,另外其合理的工艺使得制成的铜器,表面细腻,造型精美,玲珑剔透,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赵平;王自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星机械(镇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27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