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碱性甘氨酸盐溶液浸出铜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27073阅读:23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碱性甘氨酸盐溶液浸出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色金属,在各行各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可以利用的铜资源中约有70%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

从黄铜矿中浸出铜采用的浸出方法主要有氯化物浸出、氨浸、硫酸盐浸出、酸浸、生物浸出等,其中酸浸是最主要的浸出方法,但是酸浸存在着以下问题:1)脉石矿化导致的高耗酸;2)酸浸产生的单质硫钝化铜的浸出;3)钙、镁、铁、锰等影响浸出效率;4)浸出渣中回收贵金属金等需要过多消耗碱液从酸性条件转换到碱性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碱性甘氨酸盐溶液浸出铜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碱性甘氨酸盐溶液浸出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矿粉制浆,甘氨酸使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矿浆里加入甘氨酸或事先调配的甘氨酸溶液、加入碱液,调节浆液ph,搅拌,使铜元素浸出,另一种是把甘氨酸加入到强碱溶液制成碱性甘氨酸盐溶液,将配制的碱性甘氨酸盐溶液加入到矿浆里,调节浆液ph,搅拌,使铜元素浸出;

(2)将浸出完成后的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铜元素液及废渣;

(3)含铜元素液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含铜元素液中加入nas或nahs,使其中的铜元素转化为cus沉淀,再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对含cus的固体进行还原反应处理得铜,另一种是把含铜元素液通过溶剂萃取-电解沉积的方式处理得到铜。

优选的是将步骤(3)产生的固液分离液或萃余液中加入cao或ca(oh)2,使其中的杂质生成沉淀,再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液相加入碱液调节ph后返回步骤(1)循环使用。

所加的碱液、强碱溶液是naoh溶液。

含铜矿粉是细磨至-45μm的黄铜矿精矿粉。步骤(1)浸出条件为:甘氨酸0.1-0.5mol/l,矿浆浓度1-10%,溶液ph9.8-11.5,搅拌速度200-400r/min,搅拌时间8-20h。

进一步的,步骤(1)搅拌时保持矿浆温度20-70℃。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在碱性环境下浸出铜,可以避免酸性条件下浸出导致的高耗酸及由于单质硫钝化铜浸出的问题;此外,有些铜矿石中同时含有伴生金银等贵金属,这些贵金属必须进行回收,酸性条件下浸出铜,需要将矿浆转变为碱性才能进行回收贵金属操作,而碱性条件下则不需耗费碱液调节ph。该方法将浸出环境调整为碱性,操作简单,同时药剂廉价、易得,且可以循环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下面通过较佳实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所举实例。

实施例1

一种用碱性甘氨酸盐溶液浸出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l搅拌槽中加入10g黄铜矿(全部细磨至-45μm),制浆,加入0.12mol/l的甘氨酸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为10,在室温(约23℃)条件下,持续搅拌8h,搅拌强度为300r/min。其中矿浆浓度为1%,调浆后甘氨酸浓度约为0.1mol/l(制浆所需的水主要来源于甘氨酸溶液、naoh溶液,naoh溶液加入量少,所以甘氨酸溶液浓度降低量不大);

(2)将步骤(1)浸出完成后的混合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nas,搅拌、过滤得到cus沉淀;

(3)最经计算得到黄铜矿中铜的浸出率为40.5%;

cus沉淀进行后续的常规还原处理得到铜。

实施例2

一种用碱性甘氨酸盐溶液浸出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l搅拌槽中加入20g黄铜矿(全部细磨至-37μm),制浆,加入0.21mol的甘氨酸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为10.5,所成矿浆浓度20%,调浆后甘氨酸浓度约为0.2mol/l,保持矿浆温度30℃,持续搅拌12h,搅拌强度为300r/min。同样的,制浆所需的水主要来源于甘氨酸溶液、naoh溶液,naoh溶液加入量少,所以甘氨酸溶液浓度降低量不大;

(2)将步骤(1)浸出完成后的混合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nas,搅拌、过滤得到cus沉淀;

(3)最经计算得到黄铜矿中铜的浸出率为60.3%;

cus沉淀进行后续的常规还原处理得到铜。

实施例3

一种用碱性甘氨酸盐溶液浸出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l搅拌槽中加入40g黄铜矿(全部细磨至-25μm),制浆;把甘氨酸加入到naoh溶液制成碱性甘氨酸盐溶液,将配制的碱性甘氨酸盐溶液加入到矿浆里,调节浆液ph为11,所成矿浆浓度5%,调浆后甘氨酸浓度为0.3mol/l,保持矿浆温度40℃,持续搅拌18h,搅拌强度为200r/min。矿浆中所需水的来源是naoh溶液和添加的水,视naoh溶液浓度调节需要额外添加的水量;

(2)将步骤(1)浸出完成后的混合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nas,搅拌、过滤得到cus沉淀;

(3)最经计算得到黄铜矿中铜的浸出率为65.7%;

cus沉淀进行后续的常规还原处理得到铜。

实施例4

一种用碱性甘氨酸盐溶液浸出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l搅拌槽中加入70g黄铜矿(全部细磨至-10μm),制浆;把甘氨酸加入到naoh溶液制成碱性甘氨酸盐溶液,将配制的碱性甘氨酸盐溶液加入到矿浆里,调节浆液ph为10.5,所成矿浆浓度7%,调浆后甘氨酸浓度为0.4mol/l,保持矿浆温度70℃,持续搅拌20h,搅拌强度为400r/min。矿浆中所需水的来源是naoh溶液和添加的水,视naoh溶液浓度来调节需要额外添加的水量;

(2)将步骤(1)浸出完成后的混合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nas,搅拌、过滤得到cus沉淀;

(3)最经计算得到黄铜矿中铜的浸出率为89.3%;

cus沉淀进行后续的常规还原处理得到铜。

实施例5

一种用碱性甘氨酸盐溶液浸出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l搅拌槽中加入80g黄铜矿(全部细磨至-10μm),制浆,加入0.41mol的甘氨酸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为10,所成矿浆浓度8%,调浆后甘氨酸浓度为0.4mol/l,保持矿浆温度50℃,持续搅拌18h,搅拌强度为400r/min。同样的,制浆所需的水来源于甘氨酸溶液、naoh溶液,naoh溶液加入量少,所以甘氨酸溶液浓度降低量不大;

(2)将步骤(1)浸出完成后的混合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nas,搅拌、过滤得到cus沉淀;

(3)最经计算得到黄铜矿中铜的浸出率为80.4%;

cus沉淀进行后续的常规还原处理得到铜。

实施例6

一种用碱性甘氨酸盐溶液浸出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l搅拌槽中加入100g黄铜矿(全部细磨至-18μm),制浆,加入0.51mol的甘氨酸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为10,所成矿浆浓度10%,调浆后甘氨酸浓度为0.5mol/l,保持矿浆温度50℃,持续搅拌16h,搅拌强度为400r/min。同样的,制浆所需的水来源于甘氨酸溶液、naoh溶液,naoh溶液加入量少,所以甘氨酸溶液浓度降低量不大;

(2)将步骤(1)浸出完成后的混合液过滤,将滤液通过溶剂萃取-电解沉积的方式处理得到铜;

(3)最经计算得到黄铜矿中铜的浸出率为83.4%。

实施例7

一种用碱性甘氨酸盐溶液浸出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l搅拌槽中加入80g黄铜矿(全部细磨至-25μm),制浆,加入0.51mol的甘氨酸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为11,所成矿浆浓度8%,调浆后甘氨酸浓度为0.5mol/l,保持矿浆温度60℃,持续搅拌14h,搅拌强度为300r/min。同样的,制浆所需的水来源于甘氨酸溶液、naoh溶液,naoh溶液加入量少,所以甘氨酸溶液浓度降低量不大;

(2)将步骤(1)浸出完成后的混合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nahs,搅拌、过滤得到cus沉淀;

(3)最经计算得到黄铜矿中铜的浸出率为86.7%;

cus沉淀进行后续的常规还原处理得到铜。

黄铜矿的氧化原理如下:

浸出原理为:

为降成本、减排放,浸出完成后的混合液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生石灰或熟石灰,使其形成石膏、硅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沉淀,过滤后加入naoh调节ph,返回调浆循环利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